李淳/科技戰風暴 我們「難以想像的想像」

●李淳/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

美國5月16日以違反國家安全及外交利益為由,將華為及68家海外分/子公司納入所謂「需事前許可」的企業清單中,並於當日生效,全球譁然。美中關稅大戰才剛剛升級,科技出口管制大戰又接續登場。相對於關稅戰,美中科技對抗對台灣的衝擊更大、更深,政府及產業都應該準備啟動最高警戒機制。

先簡單歸納一下美國的出口管制制度。限制機制至少有二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以「企業」為對象,包含完全禁止交易企業、需事前申請許可企業以及無法確認企業(例如美國無法確認某公司是否有違反國安問題,因此交易風險自行負責)。第二個層面是針對「科技」,亦即針對特定科技實施出口許可管制。

去年被實施出口管制的中興通訊(ZTE),因為是被認定違反聯合國禁運決議,因此是屬於最高等級的「完全禁止交易企業」。至於華為及其分公司,則是屬於第二級的出口管制企業,因此任何美國產品(包含實體硬體、數位軟體與技術)想出口給華為時,都需要在事前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

雖然表面上美國產品出口給華為時只是多了一道申請許可的程序,但上週的命令在審查原則中明白寫著「推定禁止」(Presumption of denial),也就是說除非出口人可以證明出口不影響國安或美國利益,否則九成九拿不到出口許可。這也說明了為何Google、高通、英特爾等美商在明令公佈後連申請都懶得申請,就直接停止出貨的原因。

這個禁令更厲害的地方在於把手伸到國外;就算是外國產品,一但有用到美國的零組件或軟體,而且達到「美國含量」門檻時(基本上是25%)也一樣要申請許可。換言之,不僅美國,現在不只是台廠,全世界華為的供應商,應該在忙著計算確認其產品是否可繼續賣給華為。

美國斷了全球貨源,華為表示沒有影響,不用美規技術一樣可以生存。許多專家質疑這個說法,但實際上究竟如何還需時間檢驗。最慘的情形就是華為被鎖在中國大陸境內,不過2018年華為約有一半的總收益來自中國市場,因此就算最後世界冠軍拿不到,規模大幅縮小,但華為這家公司繼續生存下去應該沒有問題,只是這樣的華為還是不是華為,就留給歷史評價了。

從過去關稅戰的經驗,中國大陸政府對於美國這種單邊制裁,應該會予以報復,特別是北京這幾週一直在宣傳的「打奉陪,欺妄想」六字原則下,報復才不會給外界中國被欺負的印象。關鍵是報復項目的選擇;若是按關稅戰「以牙還牙」的方式,外界都猜測北京會不會管制很多高科技產品必須適用的「稀土」。但弔詭的是,因為美國製造業外移,世界主要的稀土進口國早已不是美國,反而是日本、越南、印度,韓國等,所以對美制裁當然有衝擊但效果有限。而若限制其他產品對美出口(或是抵制購買),又可能加速外資台商移出中國大陸的速度,因而最後北京倒底會如何報復,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台灣而言,美中以新興科技為戰場的對抗影響比關稅更為嚴峻。第一,關稅戰的影響已經很大,但畢竟可以花錢消災,付了關稅後仍可繼續進出口(雖然可能已無利潤)。科技戰很不一樣,現在美國用的方式是直接、完全斷絕貿易及投資往來,花錢也無法消災,甚至還有以取消工作證或簽證方式切斷腦力(人才)的傾向。因此若科技對抗戰況持續惡化,影響絕對超過關稅。第二,關稅直接衝擊者是位於中國大陸的台商,兩岸貿易受到間接影響,況且台商可以移轉產地來因應。反觀科技出口管制,連位於台灣的業者,只要產品超過前述的「美國含量」都一律不能出口。這對於華為訂單占比高的台廠而言將會有直接影響。

更需要全面警戒的問題,在於誰會是下一家華為?目前從華為自家的海思半導體,到監視器、無人機,甚至阿里雲都傳出可能是未來的管制對象。若真如此,全球供應鏈將面對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短期調適難逃,最極端的情境就是全球供應鏈最終一分為二,一美一中各自獨立運作。當然還有二個可能,一個是中國最終接受美國條件,進行大規模結構改革,一是美國接受當下成果,不再堅持壓迫中國改變。目前這三個情境都各自有許多幾乎是難以想像的成本、挑戰與門檻,但眼前情勢發展,似乎意味著「對難以想像的想像」正是我們需要開始準備的功課!

熱門文章》

►中美貿易戰「續戰」的受害者

►按讚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為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