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欽/為什麼藍白陣營集體誤判美中貿易戰?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本G20峰會期間會晤。(圖/路透)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從去年四月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台灣思想界最大的謎團是為什麼偏藍與偏白陣營屢屢對於貿易戰的發展預測錯誤?

我是一個喜歡追究過去的人,起初是去年起我注意到臉書上只要是立場偏藍或偏白者,幾乎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對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估計錯誤,當然如同Kahneman 和Tversky 研究所揭示的,人因為有後見之明的偏誤,所以今日回顧,多數人會高估自己當時預測的準確性,但是只要每個人將自己的臉書翻到去年四月之後的紀錄,就我所見,藍白幾乎在這件事情的估計產生大量系統性的偏誤,甚至還有極為弱智的陰謀論更是大誤。

不僅如此,美中貿易戰半年之後,我刻意到YouTube 找到黃智賢等各種藍營名嘴主持的政論節目,觀察他們當時如何評估美中貿易戰,發現不僅今日依舊活躍的藍營名嘴幾乎百分之百錯誤,即使是立委、學者、昔日官員,甚至包括負責兩岸事務的前官員,集體犯下系統性的偏誤,期間不斷地修正,但依舊難以完全矯正錯誤。

如果這個觀察是正確的話,顯然是台灣思想的一個重要事件:為什麼美中貿易戰中,偏藍白者會集體偏誤?而且這修集體偏誤具有特定的方向性:都是朝向高估中國與低估美國的方向偏差?

原因至少有以下六種可能:

一、意識形態論

長期大中國意識影響了對於大局的判斷,即使像柯文哲這樣年紀的人,無論統獨意識,也都是在中國醬缸文化中長大,又長期缺乏社會人文知識,也難以擺脫其影響,只能透過中國的框架觀察事物,也連帶影響柯粉看待國際事務的框架,進而造成集體偏誤。

二、利益論

與中國的利益關係往來,影響了對美中貿易戰的判斷,利益不僅包括兩岸商業利益,還包括中國長期促進兩岸往來或明或暗的各種統戰利益,以及特定媒體的言論控制結果。

三、資訊來源論

資訊來源包括兩類,雖然也可能有少數外文大外宣的影響,但主要還是以中文為主:第一類是因為受到台灣特定媒體的影響。第二類是受到中國媒體的影響。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中貿易戰之初,郭正亮在《風傳媒》寫了幾篇文章,例如〈美國圍堵不了「中國製造」崛起〉,今日回顧,郭正亮的觀點之中蘊含不少錯誤,但是這錯誤或許與郭正亮的資訊來源有關,在這幾篇文章中,有不少內容或許受到來自對岸文章的影響,進而影響其判斷產生偏誤。

四、資訊比重論

由於有限理性的影響,人們的判斷對不同時期的資訊有不同的比重,或許藍白陣營者給予去年四月前中國崛起與川普亂美新聞的比重過高,而忽略了長期以來美中之間存在大量落差的基本資訊,因而產生了判斷的偏誤。

五、中立傾向論

不少有藍白傾向者都自認為中立,受中國允執厥中的傳統影響深遠,所以普遍有自以為中立、美中各打五十大板或是藍綠一樣爛思想者,大多無法克制地要站到自以為中立的位置去,認為中間永遠是最接近最正確者,卻不知道這其實與啟蒙以來的理性觀相違背,很多台灣人都是這種思想傾向的俘虜而不自知。

六、黑天鵝論

藍白傾向者之所以錯得如此離譜乃是非戰之罪,因為川普乃是一罕見黑天鵝事件,又喜歡強調談判要出奇不意,所以判斷出錯並非反常,綠營中部分人士猜對實屬運氣。

過去我於台灣讀書的年代,藍營知識份子的數量遠超過綠營,多年後為綠營超過後便一去不復返,同時也開啟了柯韓的民粹時代,如今美中貿易戰中藍白所可能產生的系統偏差情形,或許也是值得近一步探究的現象。

熱門點閱》

►台積電只能自謀出路嗎?

►談郭董選總統:治理企業與治理國家不一樣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法國INSEAD博士,專長為策略管理與組織經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