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北航太展熱鬧閉幕。(圖/全球防衛雜誌提供)
●尤里安/現任軍事戰略評論員,淡江戰研所畢業。
自1991年開始舉辦、兩年一度的台北航太展,到今年已經歷28年,即便近年擴大展覽涵蓋的產業領域(納入國防工業、無人飛行載具等),可惜受到主、客觀的諸多因素影響,展覽規模仍比早期縮小,2017年起展期縮短為3天。未來,台北航太展是否該更換更好的舉辦地點?展覽方式是否該有所改變?或者乾脆停辦等,都值得政府相關部門、主辦單位進一步思考。
目前台北航太展的先天不良,就是主辦單位是外貿協會,而主要支撐展覽的國防館主人國防部,竟然連協辦單位都不是。作為非政府機構的主辦單位,如何能協調國防部、經濟部大力支持展覽?加上台北航太展只是外貿協會全年各種大小展覽的其中之一,相較於電腦展、汽車展、動漫展等參展廠商踴躍、參觀民眾爆滿,顯然外貿協會也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資源在台北航太展,這從本屆展覽可見一斑,世貿中心展覽一館正面只有入口處設有展覽看板,周邊也沒有宣傳相關設施,民眾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到台北航太展的資訊。
官方未全力支持
台北航太展的主辦單位貿協,從年初開始便積極與媒體合作宣傳,負責人員即便人力短缺,仍試圖在不景氣中尋找國內、外相關廠商參展,既要有國外重量級大廠參與,又希望能帶動國內相關廠商聚落共同曝光,整體來說成果不比往年差。當台灣的國際空間受到壓縮,政府更應有實際作為或預算,協助主辦單位改善困境。
此外航太展的行政作業仍有進步空間,例如筆者採訪過的法國巴黎航空展(Paris Air Show)、英國法因堡航空展(Farnborough International Airshow)、新加坡航空展(Singapore Airshow)等,通常都可提前領取採訪證,而不少記者中心除了提供作業空間,甚至還有簡單的飲料、點心等。
▲台北航太展參展、捧場的外國重量級國防廠商逐漸減少。(圖/全球防衛雜誌提供)
歷年來的台北航太展,政府高層大多只會到場主持開幕,政府相關部門對於展覽本身卻不出面協調、支持,反觀全球著名的國際性航太、國防展,背後必然有著政府機關的全力支持。例如民用航空原本就是航太產業的一環,但台北航太展舉辦至今,國內重要民航業者從未捧場參展。如果政府真心支持發展台灣航太展業,就應該重視國內唯一的國際性航太展,那麼至少也要「協調」中華航空公司參展吧。
欠缺戶外展示
受限於只有室內展場,缺乏國際性航空展必要的戶外裝備展示、飛行表演等吸睛焦點,台北航太展的確存在展覽的侷限性,但其實以往台北航太展也曾有過不錯的變通方案。1993年展覽期間,曾在松山空軍基地同步展示AT-3型教練機、A-3型攻擊機及F-CK-1A/B型戰機;2009年也曾規劃於展覽期間配合舉辦2天的松山空軍基地開放,可惜後來由於莫拉克風災救災的影響臨時喊停。其實對於不是在機場或空軍基地舉辦的台北航太展而言,與松山空軍基地搭配確實是一個折衷方案;或許有人要說,如果安排飛行表演會影響松山機場的航班,但新加坡樟宜機場的航班,可以配合新加坡航空展的飛行表演時間調整,松山機場的航空運量不會比樟宜機場多吧,顯然影響有限。
受到台灣政治環境的限制,國軍想與外國軍方或航太、國防廠商交流的機會不多,也無法經常參觀全球的國際性航太、國防展覽,事實上台北航太展可說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可惜軍方似乎不太重視這個寶貴的機會,大多數長官在展覽期間只到國防館視察,卻沒有好好利用時間看看外國廠商的展出內容。其實國防部應該鼓勵各軍種相關單位的參謀軍官等前來看展,才不會變成井底之蛙或被軍火代理商耍弄。
▼民航業界本就是航太產業的一環,理應積極參與本國舉辦的航太展;圖為2009年巴黎航展上的空中巴士A380客機。(圖/全球防衛雜誌提供)
台灣航太展未來願景
除了剛舉辦過2屆的高雄海事展之外,台北航太展是台灣唯一的航太、國防專業展覽,現今政府天天高喊要國防自主,看看南韓在城南基地舉辦的首爾航空展(Seoul ADEX)及近年來展現的國防工業成果,期盼作為台灣重要窗口的台北航太展,能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熱門推薦》
►航太工業發展漸好?台韓持續龜兔賽跑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全球防衛雜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