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烽火外交」再起?新形態兩岸外交戰

 

▲蔡英文執政的3年多,我國的邦交數已經從22減至17,比例高達23%。(圖/攝影中心攝)

▲▼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據路透社報導,前一陣子主動說要在一百天內重新檢討與我國外交關係的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其內閣似乎快要做出決定了,而且可能對我國不利。民進黨政府外交高層這幾天正好不在台灣,使得這個新聞的真實性似又增添了幾分。

蔡英文執政的3年多,我國的邦交數已經從22減至17,比例高達23%;這樣高的斷交比例,自1980年代後期李登輝政府起算的話,恐怕只有陳水扁執政時期差可比擬。

本文不擬討論因為兩岸關係惡化而導致我國邦交國數字大減,甚至礙及我國在國際場域彰顯主權等事,而是希望點出一個可能但無法完全證實的新形態兩岸外交戰,亦即北京當局對我國的「烽火外交」。

▲歷史已經證明,陳水扁的「烽火外交」失敗了。扁的8年任期期間,我國丟了9個邦交國。(圖/記者李毓康攝)

「烽火外交」原本是陳水扁在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第一個任期內的用語,希望利用策略性的點燃邦交戰烽火(利用金錢外交進行外交佯攻),讓中共官員必須在某些特定國家增加承諾以求滅火(避免該外國政府承認中華民國),損耗中共外交資源,但我國在少數較有把握的國家卻不一定只求點燃烽火,而會適時奮力一擊,試圖在兩岸外交戰中贏回一局。

歷史已經證明,陳水扁及其總軍師邱義仁的「烽火外交」失敗了。在陳水扁的8年任期,我國丟了9個邦交國(包括中美洲最富國哥斯大黎加),只搶回3個小島國。

至於何謂北京當局對我國的「烽火外交」?當馬英九政府與北京當局「外交休兵」(不互爭邦交)的默契不復存在,我國的某些邦交國原本就已有點鬆動。家大業大的北京當局為了降低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鞏固其代表「中國」的主張,並拉下蔡英文及民進黨的執政聲勢,會利用各式外交資源或影響力,引誘我國的邦交國或增進彼此的政治關係(點燃烽火)或適時與其建交。此時我外交部門為了維護邦交,必須耗費額外資源、疲於奔命以求滅火,又往往很難掌握到底哪些邦交國會真的斷交。

▲所謂北京當局的「烽火外交」並非不可能。即使沒有這個名詞,北京當局的涉台外交仍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它的內容。(圖/大陸外交部)

前述的北京版「烽火外交」還有對我國不利的連帶效應。一旦北京當局在我國的某些邦交國「點燃烽火」,某些沒有被列為北京當局外交主攻或佯攻對象的國家,不僅可能會自動湊過去探詢北京當局的意願,甚至可能會故意放消息考慮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等於幫北京當局點燃烽火),藉以獲得蔡英文政府更多「關愛的眼神」,拿到更多的資源。

所謂北京當局的「烽火外交」並非不可能。即使沒有這個名詞,北京當局的涉台外交仍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它的內容。

正因為如此,民進黨政府的外交預算在這3年逐漸攀升(從240億元到265億元),機密預算則增加了十幾億元。合理的推論是,外交前線吃緊,需要更多的銀彈資源以用在邦交國和重要國家如美國之上。這難道不是北京當局對台「烽火外交」所欲達成的目標之一嗎?

邦交國是彰顯中華民國主權的最重要來源之一。面臨著北京當局可能的「烽火外交」策略,蔡英文政府只能被動應戰,四處增加外交承諾以求滅火,卻不知到底哪把火會真正燒了起來。眼看我國的外交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又回到過去兩岸邦交鬥爭的老路,真是可惜又可嘆。

熱門點閱》

►認清「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條件

►台灣地位若未定 政府都不政府了

►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系副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