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堃安/電信管理法施行後,第二類電信事業何去何從?

我們想讓你知道…「第二類電信事業」若經營方式未涉及上述《電信管理法》第5條之規範內容,則基本上不在《電信管理法》之管制範疇,應回歸受一般性之《公司法》規範,由經濟部為主管機關。

 

▲ 雲端、電腦、車載等技術屬第二類電信事業。(圖/路透)

● 廖堃安/律師

依《電信法》第11條,電信事業可分為第一類電信事業及第二類電信事業。第一類電信事業,指設置電信機線設備,提供電信服務之事業;第二類電信事業,指第一類電信事業以外之電信事業。

白話而言,第一類電信事業係自有機線設備的電信業者,例如大家熟知的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或有線電視業者等;而第二類電信事業則涵蓋甚廣,有與第一類電信事業網路互連,而同樣從事向公眾提供電信服務者,也有各式其他與電信相關之加值服務者,利用電信服務所產生之終端分享提供服務,例如與雲端、電腦、車載等技術再為結合。

在《電信法》中,將此二類電信事業均納為規範對象,各有其應遵循之法規。

《電信管理法》設3年過渡期間

然而,於《電信管理法》公布施行後,其第83條以下揭示了將以《電信管理法》取代《電信法》之意旨。

第83條第5項規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三年內,尚未申請登記之第一類或第二類電信事業,應由主管機關依原有法令管理。」此為因應新法施行之過渡期間。

而於三年過後,依同條第6項,原依《電信法》取得許可、特許之電信事業,或獲核准籌設者未於該條第1項規定之期限內辦理登記者,其原有籌設、特許或許可執照將於該法施行三年後之次日起,失其效力。

同時,相關原依《電信法》授權訂定之子法亦將併同廢止,由主管機關另依新法授權訂定子法。

「第二類電信事業」走入歷史

而對於第二類電信事業,遍查《電信管理法》,亦僅在上開第83條第5項有提及,那麼,於《電信管理法》施行三年過後呢?

新法並無直接對「第二類電信事業」進行規範,代表此一名詞似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者,新法係直接針對提供電信服務之行為樣態進行規範。

於《電信管理法》第5條規定:

「提供電信服務,且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應向主管機關辦理電信事業之登記:
一、與他電信事業進行互連協商或申請裁決。
二、申請核配第五十六條規定以外之無線電頻率。
三、申請核配設置公眾電信網路之識別碼或信號點碼。
四、申請核配用戶號碼。」

亦即,新法改以利用電信資源,包括頻率及電信號碼所設置的公眾電信網路,列為應確保安全之首要目標而進行規範。

▲ 第二類電信事業在新法實施後,此名詞走入歷史。(圖/記者林敬旻攝)

經營方式若不受新法規範 回歸 《公司法》

在此情形下,原先之第二類電信事業,便必須先自行審酌其經營方式,究竟是否屬於新法下規範之對象?

若其經營方式有涉及上述《電信管理法》第5條之規範內容,則必須辦理登記,並辦理一系列「轉軌」措施,除經主管機關公告者外,從公司經營型態、股東組成、董事長身分國籍等,均必須再次檢驗或進行規劃;其依原《電信法》、《第二類電信事業管理規則》下所應負擔之義務,亦會轉為受《電信管理法》、相關新訂定子法之規範。

若其經營方式未涉及上述《電信管理法》第5條之規範內容,則基本上不在《電信管理法》之管制範疇,應回歸受一般性之《公司法》規範,由經濟部為主管機關。

因法令變更重新登記 規費不應由業者負擔

而在細部作業上值得一提者,若係需要辦理新法下各項登記、改組之原第二類電信事業,其是否應再次繳納主管機關要求之規費?

從法制之合理性而言,原第二類電信事業於依舊法辦理登記時,已繳納過一次規費,嗣後因法令變更而須重新辦理登記,非可歸責於業者,似不應由業者重複負擔規費,而應由主管機關負擔並輔導協助業者進行轉軌。

至於首次依新法辦理登記之業者,則仍應依規定繳納規費。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這

熱門點閱》

► 單驥/廣明光電滅頂賠償案:科技戰後的法律戰

► 林志潔/聯電美光案啟示 美國共謀犯罪與法人刑事責任

► 陳一新/蓬佩奧會楊潔篪 美中關係未來五個月難緩解

► 李復甸/舉世未見!國民參審如「非驢非馬的混合制」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廖堃安專欄

廖堃安專欄 廖堃安

寰瀛法律事務所律師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