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隔絕於RCEP的亞太孤兒:台灣與印度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與印度都沒有簽署RCEP,而相對於印度有人口與軟實力的優勢,台灣卻難逃在RCEP整合之虞,連帶衍生的產業發展與貿易逆差壓力。

● 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院士

台灣與印度不論從大小、產業結構、民風、思維等等,都有極大的差距,但有一個共同點:都不參加RCEP;惟印度是主動地決定不參加,而我們是想參加卻不能參加。在現今政治現實下,在未來又將會有什麼長遠的影響呢?

印度是現今我台灣南向政策的重點國家之一,現正全力吸引國際大廠來印度投資設廠。然許多台資及外資抱怨,印度的政治不很清明。筆者有次公出印度,當地的省長才剛當選,就說原省長建好的省政府大樓太過龐大,她強烈主張,人民需要的是間醫院,因此,她的對策竟不是蓋新的醫院,而是要把新建好的省府大樓,全部改為醫院;由於省府辦公大樓與醫院,兩者的建築設計與安全標準是完全不同,這下可不知又要再多花多少錢,當地人可是議論紛紛。許多跨國公司及台商對印度的「繁文縟節」(red tape)都有深刻的感受。

▲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印度會在拒絕RCEP之後,能以其軟實力另闢蹊徑而仍能異軍突起嗎?這問題也有專家對此寄以厚望,本文認為,區域自由貿易在RCEP、CPTPP、及各相關的雙邊及多邊FTA下,地球在各該區域內,是會加速「變成平的」,印度雖有權拒絕參加,但不能阻止此一區域內平整化的趨勢。而一個自絕於外的印度,今後只能靠其軟實力及人口紅利來爭取一些競爭上的優勢,然畢竟,這也占不到太大的優勢。

但話又說回來,印度就是印度,慢一點,在歷史的長河中,她依然存在;即使再落後一點,不論自己或是外人,也不以為忤,故也沒有人能奈她何。

千里之外的台灣,則是另一個鮮明的對比,在無法加入RCEP之後,既沒有印度大國的底氣,在產業結構上,也都處於浪口刀尖的國際競爭上,即使是台灣強項電子業,也常有「毛三到四」的低利潤之歎,在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下,今年5、6、8月放無薪假最多的8個行業別中,「資訊電子工業」竟也名列其中,台灣是在王志剛任經濟部長時,積極加入資訊科技協定(ITA)成員,自此之後,台灣的IT相關產品出口至成員國可享免關稅,而得到喘息,但現今形勢下,其可能的不利衝擊,仍不容小覷。

其實,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受衝擊而放無薪假的相關產業,如金屬機電業、民生工業、支援服務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運輸及倉儲業都是在製造業中受害較大的行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行業也是在RCEP下,仍會是受衝擊較大的行業;當然,在未來,農產品出口也必將深受重擊,農民也定會是最大受害者。

▲即便台灣在國際上以高科技、半導體聞名全球,但業界依舊有「毛三到四」的低利潤之嘆。(圖/穩懋提供)

另值得注意的是,RCEP的具體要求,對簽約的成員國關稅,後二十年內,減至零為目標,且其覆蓋率達91%。在這樣的目標下,所有簽約的成員國,都會依約定,一步步的把關稅降低;因此,低關稅是個可預期、且是可實現的目標,若此,則它必會如其政策所期,大幅地提升簽約會員國內的貿易、投資與工作機會的創造,因此當會有「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閉鎖效果在,而在協議外的台灣,只能徒呼奈何。

再就台灣而言,所須面對的另一個大風險是,是否外資及本國資本會因此減緩、或甚至外移到RCEP的會員國?上述關稅持續20年的下降至零,這是莫大的誘因與吸引力,站在企業經濟的角度,在當地設廠,一方面享受區域內的大市場,另一方面,也可打著台商的旗號,再回銷台灣,不但雙贏,且也無可厚非,只是,它終究會苦了台灣勞工及年輕世代。

在未來20年,RCEP的會員國其關稅逐步遞減為零的紅利分享過程中,台灣相對地,不論在產業發展、就業機會及貿易逆差上,其所受到的壓力,都必將會快速地攀升,故讓人擔心的是,在這一來一往、一上一下的變化後,現今台灣的經濟是否已到了命運的交叉點呢?

熱門點閱》

► 陳淞山/北京誤判台灣政治局勢 蘇貞昌院長位子更穩固

► 單驥/想再下一城加入CPTPP的中國

► 趙春山/川普不必擔心台美關係 在他卸任後受到傷害

► 陳一新/美官員陸續訪台 為高層來訪鋪路?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工商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單驥專欄

單驥專欄 單驥

政治、經濟與法律常連動在一起,我試著在三者間找到平衡點。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APIAA院士。曾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公平會委員、外貿協會副董事長、中大管理學院院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