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採檢耗時久 出動輪班星人仍須「校正回歸」

我們想讓你知道…PCR很花時間和人力,即使物資設備上沒有問題,台灣醫療人力緊張的情形也會限制檢測速度,延遲合情合理。先前就有提過,不要過度在意數字,一定會上上下下一段時間。乖乖待在家裡、戴口罩、勤洗手、不要恐慌。

●Oliver Chen/免疫醫學研究員

先說結論:

檢測病毒核酸的PCR很花時間和人力,即使物資設備上沒有問題,台灣醫療人力緊張的情形也會限制檢測速度。不要過度在意數字波動,一定會上上下下一段時間。乖乖待在家裡、戴口罩、勤洗手、不要恐慌。

篩檢為什麼這麼久?

以筆者的實驗室來說,從樣本送進PCR機器開始定量,到數據出來要30-50分鐘(看設定),這個時間還完全沒包括樣本準備所需要的時間(從受試者鼻孔挖出來→萃取→把病毒不穩定的RNA轉換成穩定可以用來定量的DNA)。

即使沒在做分子生物實驗的人,都可以想像這麼花時間的實驗法,一定不會想要一次只測一個樣本。更何況機器在定量的時候就是變成石頭其他事情都做不了。所以一般「會等到樣本足夠可以塞滿一次能檢測的量才會送檢」。

除此之外,不同的試劑、不同的機器、不同的設定都會影響到檢測的時間。更何況為了避免偽陽性,檢體還會測好幾段不同的序列(就像辨識一個人的身份不只是看長相、還看聲紋、指紋、血型、媽媽畢業的國小之類的)。

所以一個人的檢體根據使用試劑的差異,可能會是好幾個檢測樣本。一般廠商標榜PCR可以一個小時測完,實際操作時間從取樣開始到可以輸出判讀,大概都是好幾倍以上。

▲real-time PCR 機器。(圖/FACEBOOK/Lydia Tsai 蔡沐妍)

還能再快點嗎?

來做點簡單的算數,筆者實驗室機器一次可以跑將近400個左右的樣本。看機器設定、可以一次進行多少批次的檢驗、試劑型號、需要檢測多少不同的序列,進行一次PCR的樣本人數上限大約是50-100左右。

可以理解醫護一次只能戳一個人的鼻孔,超高速採檢加換人的時間一個人三分鐘、一次十個醫師專職進行採檢(無法照顧其他病人),最快也要半小時才可以收齊足夠一個批次的檢體進行下一步。等到萃取完、處理成DNA、跑完PCR定量後又是兩個小時以上。

所以大家覺得「一個小時可以跑數百個樣本很快啊,怎麼測不完?」但事實上就是花三個小時才測了50-100人。這個還是預設沒有任何意外、超高速、受測者非常配合、醫護、醫檢師都完全不休息的情況。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急診室外設立快篩站。(圖/記者李毓康攝)

輪班星人救疫情?

當然醫院機器可能不只有一台,所以就是看各個檢驗單位,速度限制步驟可能是採檢的醫護人數、負責後續處理的醫檢人員、儀器試劑、以及行政流程。以上述非常樂觀的假設100人/3hr,配上十倍的人力(100名採檢醫護),一天工作12小時輪班星人,也只有100/3*12*10 = 4000人受測者的檢驗量。

一間超大型的醫院的量能上限就是這樣,更何況一般中小型醫療檢驗所。而且這些都只是檢測到數據出來的部分,還沒算上數據出來之後的判讀、核對病人身份、和資料上傳,這些加一加絕對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快的。

PCR另一個問題就是很貴,筆者實驗室有兩種試劑,一種是常規5cc大概12000台幣。另一種是快速試劑,5cc大概15000台幣(實際價位跟廠牌、劑型有關)。5cc可以跑多少個樣本呢?差不多800個,也就是兩次機器檢測的量而已,跑一次就是6000-8000,即使全國統一批貨打折也是很貴,真的不是可以隨便做的檢驗。

▲ 台大醫院快篩站。(圖/記者林敬旻攝)

沒事就待在家!

所以沒有症狀、沒有和公佈的足跡有重疊、沒有和已知陽性患者接觸過的人,不要急衝醫院要求檢測!像前幾點說的,真正能夠作出準確判讀的PCR很花人力、時間和金錢,去醫院等待的時間和路上都會增加自己(還有別人)的風險,更會消耗沒必要的醫療資源,反而耽誤全國的防疫。

不要焦慮、不要亂跑,各種證據都顯示多數人都是輕症或是無症狀,而絕大多數人感染後兩週就不太會有傳染力。真的擔心感染家人的話,就在家裡也戴好口罩多洗手,做好隔離防護是不管有沒有確診都要做好的!

▲ 柯文哲下令「沒事給我待在家」。(圖/翻攝柯文哲臉書)

國際上的疫情統計

 世界各國一開始的時候多數都有檢疫量能不足的問題,荷蘭去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因此當時公布的每日新增感染者數其實反映的不是真實的感染人數,而更偏向是檢測量能的上限。

所以不要太在意每天數字波動,長期看趨勢才會明顯。看到很多人說防疫中心怎麼不公布當日+700,也許「公布時的解釋和前幾天是否應先告知民眾相關資訊」有改進的空間,但也可以想像防疫中心也有很多考量。

荷蘭和許多歐洲國家,公布每日感染人數的依據是檢測出來的日期,而不是採檢的日期。所以甚至會看到防疫週休二日、或是週六到週一感染人數非常低,週二爆增的波動。長期來看(幾個月的角度),一般多會採計多日平均值來觀察疫情變化趨勢,因此按採檢日或檢驗數據日期來記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如果台灣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有效控制,補上採檢日數據對於監測疫情變化跟追蹤各縣市的分布是有幫助的。

 

▲22日首出現校正回歸一詞。(圖/指揮中心提供)

換種公布、統計方式?

 也有看到有人說這麼難統計為什麼不一週公佈一次?檢疫量能不夠的時候,一個月統計一次也可能會有最後幾天需要要校正的問題。同樣的道理,大家不要看到補上數據後,疫情好像有慢慢趨緩就放鬆警戒,因為很有可能後面幾天又會再補上來不及上傳的資料。

現在就認為疫情開始趨緩之後,可能又再次失落,是沒必要的心理衝擊。做好防護、平常心看數字。也有看到「檢測日期或是數據出來日期都有缺點,那為什麼不用發病日?」的說法。

發病日是一個很耗費人力,也不容易做到精準的時間點了。因為輕症跟無症狀的人發病日是很難判讀的,特別是有些症狀不那麼典型或是不容易察覺,患者未必會意識到當時的症狀就是發病,或者是容易跟同時間感染的一般感冒、流感混淆。而感染時就已經住院的病人也常常難以判讀。

加上每個人對自己身體不適的解讀也不一樣,所以紀錄採檢日其實對於追蹤疫情的精確度已經是相對好的標準。

 

▲莊人祥貼出本土確診每日發病趨勢圖。(圖/翻攝莊人祥臉書)

減少謾罵 加強防疫

 

疫情爆發,很難說沒有急需改進的地方,但在這個時間點上攻擊中央或地方,其實不一定能夠改善現況。防疫中心委婉地公佈數據沒有立刻直指地方的呈報時差,其實是很溫柔地承擔(當然中央對在疫調系統和設備人力預備不足不是沒有責任)。

目前的疫情可以看到的主要都是集中在雙北,人力吃緊和高壓,可以想像地方防疫動能已經非常緊繃,真的沒有必要為了數字反應不夠快速而抨擊。第一線的醫護、檢疫人員和警消已經很辛苦了,抨擊檢疫不夠快速精準,即使是針對中央或是雙北的決策單位,最後額外的壓力還是會落到第一線的頭上。

大家確實做好防護,數字怎麼波動和每個人做好自身防護一點關係也沒有。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記者林敬旻攝)

「台灣政府怎麼沒有預備好篩檢量能和預備好統計系統」這件事情的確值得檢討。建設性的建議值得發聲,而情緒化的指責不會解決試劑機器和人力的問題,把能夠用的全部心力、人力投注在現階段的圍堵上才是當務之急。

不要恐慌、不要焦慮、不要出門群聚、戴好口罩、必要時在家裡也要做好隔離,天佑台灣。

熱門點閱》

► 陳秀熙/斬斷傳播鏈!精準危險分層 建立主動快篩監視系統(許辰陽、陳立昇、嚴明芳、任小萱)

► 苦苓/只有這個方法能救中國國民黨

► 劉德海/進軍半導體市場又拿下疫苗 美韓高峰會 南韓或成最大贏家

► 「校正回歸」非重點! 無漏網確診者才是關鍵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Oliver Chen」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