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運-8遠干機。(圖/國防部提供)
●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近期西太平洋與台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的軍事動態,有緊張也有舒緩,但政治與軍事的意義都不同;台灣所關切的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邊緣,是否還是持續出現中國軍機,而形成緊張的氣氛?
近期第一島鏈東海與西太平洋的軍事動態
依據英國《金融時報》2021年7月1日的報導,美國與日本近年來持續聯合規劃應對東海與南海可能發生的衝突相關演習,就雙方規模與演習的內容,仍屬於中低力度的項目,如美日南海的演訓多屬兩棲聯合救災演練,而在陸地上的演訓也多屬於彼此磨合;即使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表示:「這些演練都有高度可替代性,將可直接適用於釣魚島或台海周邊任何衝突。」
▲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在五角大樓報告。(圖/翻攝美國國防部官網)
雖然放話要增強在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的演訓,但也未邀請台灣加入演訓行列。另外,日本補給艦「濱名號」2021年6月29日與印度反潛護衛艦「基爾丹號」(INS Kiltan)在東海實施聯合訓練雖然罕見,但也仍屬海上補給的低度訓練,視為是為加入美國印太戰略強化行動,則實在太過牽強。
2021年美日「東方之盾」大規模聯合演訓
2021年美國與日本「東方之盾」(Orient Shield)聯合演習為歷年來最大規模,雙方合計出動超過3,000兵力,演習自6月18日舉行至7月11日。不僅在北海道演練結合太空、網路、電戰等新型跨領域作戰的模式。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隸屬於美國陸軍第17野戰砲兵旅(17th Field Artillery Brigade)的M142「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以及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特科(砲兵)團的M270多管火箭系統(MLRS),6月29日於北海道矢臼別演習場進行實彈聯演。
▲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圖/Lockheed Martin)
雙方在共享敵方位置之下,由美軍HIMARS先射擊1枚、再由日本陸自MLRS發射4枚火箭,模擬打擊10公里外的敵方目標。此演訓目的在驗證日本正推動的「領域橫斷作戰」。
規劃中美日相關單位以電戰和網路作戰手段讓敵方陷入混亂,同時配合無人機獲取目標資訊,再傳送給砲兵單位,由其發動攻擊。美國防空飛彈也首次進駐鹿兒島縣奄美大島。
於7月1日美日也在奄美大島進行聯合防空演習,參演者包括美國陸軍第38防空砲兵旅(38th Air Defense Artillery Brigade)的美國陸軍的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以及陸自第8高射特科(防空砲兵)群的03式中程地對空飛彈,雙方模擬協同攔截來襲的航空機和飛彈;這是美國愛國者三型飛彈首次登上該島部署,以驗證兩國面對中國大陸時的聯合作戰能力,也證明兩國已在日本西南離島建立聯合飛彈網。
6月中旬至7月底中國軍機出現西南海域動態特性
近期一個半月(自6月15日至7月31日)中國軍機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數量與頻率又逐漸降低,當日出現3架以上的次數僅6月15日的分批28架次(運8反潛機2架、運8電偵機2架、殲16戰機5架),其他當日均低於3架以下(僅6月17日7架),其餘6月16日至7月31日47天之中,出現軍機計有21天,出現頻率為44.7%,其中每日均僅2架或1架計有19天,這種單機出現頻率竟高達40.4%,其中顯示若干的特性:
▲6月15日中共解放軍進入我西南空域活動示意圖 。(圖/國防部)
▲6月17日中共解放軍進入我西南空域活動示意圖 。(圖/國防部)
一、2021年6月15日台灣西南海域與巴士海峽分別出現大批軍機,總計28架各式軍機(殲16機14架、殲11機6架、轟6機4架與低速的運8型反潛1架、遠干機1架、空警500機2架);惟此係反應7大工業國組織成員「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日本」於英國康沃爾(Cornwall)舉行的7大工業國峰會(G7)在6月13日結束議程時,提出將台海局勢列為重要事項的聲明。
二、在47天內,出現的軍機僅6月15日與6月17日2天,其餘45天再無出現1架任何形式的高速殲擊或轟炸戰機。
三、47天內有45天出現的都低速的運8型反潛、遠干與技偵機。
三、低速的運8型反潛、電偵、遠干機出現的海域,仍然僅侷限於台灣西南海域巴士海峽以西的小區域,當切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西南角之後即返航。
四、出現的低速機中,仍是運8型反潛機頻率最高,47天中出現17次出勤率為36%,且多為單機執行偵潛任務;其次分別為運8型遠干機7次出勤率為14.9%、技偵機僅1次出勤率為2%。
由上述的論述與分析可知,美日於東海與西太平洋的演訓,純粹是因應對中國的政治和軍事意涵,與南海的活動並無關係;然而位於台灣西南海域防空識別區至巴士海峽的軍機活動卻是越來越緩和,多為運8型反潛機的單機活動,且出現頻率逐漸增高,有別於過去在其後方同時出現電偵機、空警機和各型殲擊戰鬥機,進行協助與警戒。
這表示單機反潛機出現僅是針對例行的反潛任務偵巡與戰場管理經營;但是當反潛機有必要穿越巴士海峽進行偵查時,這就表示水下可能有美國或日本的潛艦出沒,經由巴士海峽進出南海與西太平洋。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熱門點閱》
► 洪雪珍/頂尖體育選手「贏家通吃」?職涯選少人走的路 更需智慧與支持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近期一個半月(自6月15日至7月31日)中國軍機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數量與頻率又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