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者易焦慮、憂鬱 心理師:稍加不討人喜歡 你可以過更好

我們想讓你知道…不是要你選擇自私,只是要你能夠安然地回應自己的需求,就像你回應他人的需求一樣。

書摘,討好,心理,人際,職場,焦慮,憂鬱,自我成長

▲《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圖/商業周刊)

● 《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商業周刊

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忍不住要討好別人,他們可能難以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是不願意特立獨行;就算沒做錯事,也可能會道歉;變更計畫時會懷有罪惡感;他們覺得與其要解釋為什麼沒辦法,不如直接答應。也許他們兼有以上行為,也許你就是如此?

在我擔任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務中,我每天都看到在這種複雜的兩難局面中苦苦搏鬥的人:他們沒辦法討好每一個人,卻又不允許討好自己。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所以祕訣就是別再試著討好他們。

討好的原因

我們討好是因為害怕失去對方,但在此過程中,討人歡心不僅徒勞無功,我們還失去了自己。討好行為的根源很容易理解。人類屬於群居動物,我們依賴群體提供火源、食物及保護,假如被討厭,後果相當嚴重。恐懼、罪惡、羞愧都是本能的感受,目的是保護我們安穩地生活在群體之中。

書摘,討好,心理,人際,職場,焦慮,憂鬱,自我成長

▲人類屬於群居動物,假如被討厭,後果相當嚴重,恐懼、罪惡、羞愧都是屬於本能的感受。(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然而,現代生活已和遠古大不相同,但這些感受卻沒有隨之演化。我治療室中的案主只不過是忘記別人的生日、打電話請病假、取消和朋友的晚餐約會,卻都感覺彷彿犯下滔天大罪。不論任何事情,只要影響別人或令人稍微不舒服,他們都會極度不自在。討好並不是某種怪癖或個性,而是制約的產物。

討好的陰暗面

任何人都可能有討好問題,不論性別、年齡或地位。不過長久以來,這個問題都只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說討好者只是「隨和」或「人太好」。討好是一種犧牲自我的強迫症行為,對討好的對象和討好者本身來說,傷害力一樣強大。討好並不是一種可以學習與之共處的良性習慣,這不是充滿好意又無傷大雅的小怪癖。

這是焦慮的展現,是因為討好者害怕失去掌控(他人的情緒)而出現的行為。討好者會想方設法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影響他人或引發不快。不論是討好或極力避免使他人不開心,如果放任這種衝動,討好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身體健康惡化、自我價值低落、自暴自棄。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要討好的對象無窮無盡,我們的角色和責任往外延伸、擴張,界線模糊不清。旁人期待我們在職場上保持彈性、隨時回應朋友的需求、擔任伴侶的好搭檔,還要抽身照顧年幼子女及年邁父母,永遠沒有打卡下班的一刻。社群網路將討好者推到無遠弗屆的線上觀眾面前,他們的自尊來源被外包給行銷演算法及陌生人比讚的大拇指。

書摘,討好,心理,人際,職場,焦慮,憂鬱,自我成長

▲社群網路將討好者推到無遠弗屆的線上觀眾面前,更使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圖/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有忍不住討好別人的毛病,最明顯的討好行為是想方設法讓身邊的人更輕鬆自在,不過這只占討好者的一小部分,討好行為還有其他多種形式及偽裝。人際關係中如果存在討好的壓力,可能引發多種反應,包括藉由故意不討好來表現自主,不過這些反應都只是自我價值低落、缺乏權力、害怕拒絕的防禦行為。

不是要你選擇自私,只是要你能夠安然地回應自己的需求,就像你回應他人的需求一樣。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要繼續討好下去,還是真誠地做自己。

以經營關係來說,討好自己其實才是負責、慷慨大方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同時真誠過活,我們擁有同時幫助他人與自己的資源及能力,撥出一些心力關注自己並不會減損對他人的關心。

停止苦苦追逐他人

這本書提供討好的替代之道,但不是阻止你關心他人,事實上,作者呼籲提升關心的品質,更加真誠、公平、適當、一致地關心自己和他人。付出適當程度的關心,敢於承受某些人無法接受你真實樣貌的風險,這樣你才能擁抱另一些人對你無條件的接納。

亦將協助你適應被討厭,而不是只是保持沉默;引導你復元,而不是一味擔心失敗;教導你接受批判,而不是逃避。我沒辦法告訴你如何停止討好別人,卻又不會讓任何人不開心,我只能告訴你,就算稍微不討人喜歡,你還是能照常過生活,甚至過得更好。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這種關係根本就不牢靠,此外還占據了建立其他穩定健康關係的空間。

書摘,討好,心理,人際,職場,焦慮,憂鬱,自我成長

▲本文提供討好的替代之道,但不是阻止你關心他人。(圖/翻攝自Unsplash)

作者解釋討好行為的原初動機,並以另一種角度加以說明,為討好者提供建議,協助你從照顧別人的位置上退下來,轉而開始照顧自己。我們會發現,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其實只是反映他們與自我的關係,而不是對我們的公正評價。我們可以學習關注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如果發覺自己感覺憎恨,那就該與憎恨的對象設下界線。

為失去做好準備,因為失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人不希望你停止討好。如果他們告訴你:「你變了」,你要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是:「我不喜歡你不照我的方式行事。」

熱門點閱》

► 邵宗海/殷鑑阿富汗事件 不如深思台灣目前面對的是「誰」?

► 塔利班重新掌權!中東局勢驟變 美國撤軍阿富汗 台灣應如何看待?

► 蘇育平/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已「復國」 塔利班下一步?

► 林忠正/藍白猛攻五倍券!全因為支持者組成?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