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殷鑑阿富汗事件 不如深思台灣目前面對的是「誰」?

我們想讓你知道…特別是在美國的「支持」力道始終有不明確的傾向之時,如果全面傾向美國的「卵翼」支持,一旦美國沒能全力援助,自己反而就傾巢翻覆。是否這時就要思考下「到底對手是誰」,應是怎樣出手,才能讓「自保」,以期能正確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 邵宗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英國媒體BBC在描述阿富汗被「塔利班」攻陷的剎那時刻,有一段文字令人印象深刻。報導說:阿富汗已經處於被塔利班全面接管的邊緣,塔利班在佔領全國大部分地區後抵達首都喀布爾郊區。隨著塔利班「勝利在望」,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甘尼(Ashraf Ghani)據報已經逃離喀布爾,前往塔吉克。

阿富汗,塔利班,喀布爾,戰爭,中東政治,共和黨,民主黨,拜登,台灣,美國,兩岸關係

▲阿富汗平民在喀布爾國際機場等待登上撤離班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其實,塔利班會攻佔阿富汗早在8月15日之前就已顯示跡象。就在8月13日,一篇外媒報導已提到:叛軍「塔利班」勢如破竹,持續攻陷更多省會,包括位於南部的第2大城坎達哈,這是自美軍撤離、塔利班發動新攻勢以來,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遭遇的最大敗仗。而且塔利班在那時已控制全國34個省會的2分之1,並已推進至距首都喀布爾僅50公里。

美國援外聲譽重挫

作者所以重述上段文字,不是在描述阿富汗內戰的進程、或叛軍「塔利班」是如何的神勇,而是在提醒我們讀者,阿富汗在被滅亡之前的「甘尼政府」,當時尚有美國政府在力撐,以及尚有美軍在駐紮的這樣背景之下,又怎麼會那麼的迅速就全部交械給塔利班叛軍?

這中間最重要的肇因,依作者覺得:應當是在美國總統拜登在2021年4月14日曾正式宣布,說明將在今年「911恐怖攻擊事件」20週年紀念日前,或更確切的表明是在8月31前,結束美軍在阿富汗的任務,並撤回所有駐阿富汗美軍,來結束這場美國陷入最久的戰爭。當時已有媒體開始憂慮的是:「美國部隊離開後的阿富汗,是否又會像半世紀前的南越一樣迅速淪陷?」

阿富汗,塔利班,喀布爾,戰爭,中東政治,共和黨,民主黨,拜登,台灣,美國,兩岸關係

▲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 Ghani)。(圖/路透)

而事實上,阿富汗淪陷事件,的確正好應證了在1975年,當美軍宣佈要自越戰撤軍後,就迅速導致南越稍後全面被越共攻佔的結果。不過這段阿富汗淪陷給塔利班事件的影響,恐怕不僅只是美國援外聲譽的重挫,恐怕也會影響到它的盟國以及台灣對它的信賴度。

像紐約時報一篇最新報導就指出:美方突然撤軍,會讓全球的盟友和潛在盟友懷疑是否必須在民主和專制之間做選擇,並意識到一些民主國家不再掌握權力,也讓外界開始相信「美國不會無限支持盟友」,分析員更指出,對於台灣等其他美國的盟國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面對阿富汗事件,作者並不建議台灣的思考只是指向「前車之鑑」,因為「前車」的例子實在太多啦,譬如近的有伊拉克、越南,遠的尚有1950年的朝鮮半島、1949年的中國大陸;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向來思考?特別是在美國的「支持」力道始終有不明確的傾向之時,如果全面傾向美國的「卵翼」支持,一旦美國沒能全力援助,自己反而就傾巢翻覆。是否這時就要思考下「到底對手是誰」,應是怎樣出手,才能讓「自保」,以期能正確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如何消弭兩岸爭端

實際上,讓作者更覺得需要驚覺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在8月14日發表聲明時所說,除了重申美國完全自阿富汗撤軍的堅定立場,並特別強調「不能接受美國無止境介入另一國的內部衝突」。如果說,拜登一再重申自己是第4位指揮駐阿富汗美軍的總統,他不願意、也不會把這場戰爭,傳給第5位美國總統。若把這個說法轉移到台灣,是否在兩岸情勢緊急之際,對可能引發兩岸軍事衝突事件,拜登也會有這樣的立場?

阿富汗,塔利班,喀布爾,戰爭,中東政治,共和黨,民主黨,拜登,台灣,美國,兩岸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非常堅定要從阿富汗撤軍。(圖/路透)

而且,拜登說的可能不只是上面這句話,他也說過「自己國家的安危要自己負責」,這到底是拜登的政策或是美國舉國上下的共同想法?可是在台灣的人民,別忘了 911事件曾讓美國舉國上下「 千夫所指」的賓拉登,一直是塔利班在庇護,現在塔利班一下攻陷阿富汗,就因為美軍提前撤退,我們尚能相信美國會一直貫澈「堅守保台」的承諾?更何況台灣至今還沒有到美軍也有入駐的事實境界。

可不可以給台灣自己一個啟示,就是不妨轉個向,與對岸直接來尋求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或許有人說,那不是提早或直接向對岸「投降」了?這當然可說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作者所說的「信心」,不是說兩岸在發生衝突之時,雙方「軍事實力對比上」的假設定論,而是說在轉向到更讓彼此可以冷靜思考兩岸未來整合時,我們應更具信心「對岸會覺得應具有肚量」來聆聽台灣的看法。

淡江教授黃介正這句話或可參考:「兩岸最務實的作法是要設法避免戰爭,第一步就是要重啟溝通管道,以防意外發生時誤判」。如果能夠在沒有任何國際社會的介入,或美國給予不切實際的承諾的背景下,兩岸透過真誠交換看法的過程,至少會消弭雙方兵戎相見的結局。

熱門點閱》

► 軍事家/絆索部隊的實踐 駐台美軍重現?

► 黃奎博/與高端疫苗保護力有關的三大風險爭議

► 李沃牆/發行成本逾23億「振興五倍券」跟「普發現金」孰優?

► 振興發現金OR五倍券好?五倍券如何「完勝」發現金 一張圖告訴你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邵宗海

邵宗海 邵宗海

政治大學中山所教授兼所長、文化大學教授兼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抱持「只寫我相信而且有佐證的事實」理念寫作。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