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志/不要放棄治療!升級減緩指數級暴增確診數

我們想讓你知道…要控制疫情,要重症清零,要減災,要避免醫療崩潰,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疫情警戒等級。

▲提高疫情警戒等級,是控制疫情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圖為去年五月,全國升三級後,萬華華中橋空拍景。(圖/記者林振民攝)

● 潘建志/台北市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

要控制疫情,要重症清零,要減災,要避免醫療崩潰,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疫情警戒等級。

Omicron海嘯來襲 台灣選擇躺平

Omicron/BA.2海嘯,大部份國家都經歷過了。其中有六個國家,我覺得最值得台灣參考。香港和南韓損失較慘重,澳洲差強人意,新加坡,日本,紐西蘭稍好,但是連新/日/紐,也在近兩個月中,付出約當台灣人口1,800人的病故代價(1)

各國都有類似台灣四級疫情警戒的防控標準,以牛津大學的計分方式,從零到100,升上2級約25分,升上3級約76分,升上四級約96分。

最近更新的資料(2, Stringency Index),香港是75分,新加坡是60分,南韓是40分,日本是43分,紐西蘭是56分,澳洲是54分。香港約在3級,其它國家約2.5級。台灣分數意外的低,只有30分。

除了牛津大學的計分,彭博社有另一套算法( 3,LOCKDOWN SEVERITY ),香港目前是71分,新加坡是43分,南韓是41分,日本是47分,紐西蘭是38分,澳洲是41分。相比台灣還是很低,目前只有22分。

在面臨指數級爆發Omicron海嘯前夕,台灣目前的警戒分數,實在太低了,比BA.2都爆發完之後,號稱要走向共存的國家(澳洲/南韓)還低,也太奇怪,人家是共存,我們變躺平。台灣除了戴口罩,對於人員流動沒太多限制,境照繞,歌照唱,餐照聚,舉照選。阿公八大、男模會館、商務酒店,夜夜笙歌。台灣警戒會這麼低,是因為之前Delta清零,就降下來沒什麼升過了。

▲對比世界各國防疫等級政策,台灣的防疫標準顯然過於寬鬆。(圖/潘建志醫師提供)

香港和新加坡,在Omicron來臨時,都升高防疫等級。南韓是先升後降,而澳洲和紐西蘭,則是在Delta來臨時就調高等級,紐西蘭甚至升到4級,之後過渡到Omicron後t再逐漸解封。日本雖然沒升級,但一直到現在,還是對人流有管制,大力推行在家上班,也協調企業調整上下班時間,錯開尖峰,值得台灣學習。

紐西蘭在去年8月時猛升4級,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太誇張。但現在計算兩年多來,全部的病死/確診數 (CFR,Case Fatality Rate),紐西蘭卻是最低的,0.06%,一萬個生病死六個,全球最佳;新加坡次之,0.11%。紐西蘭疫苗打的不算多,第三劑接近50%,和台灣接近,新加坡第三劑可是打到了70%。紐西蘭兩年來反覆使用升4級「過激」防疫方式,但經濟也沒有崩潰。

避免重創經濟 防疫警戒等級可調為2.5級

台灣這套警戒標準以前沒用過,只在去年五月升過三級。仔細想想,四級的分法不太好用,因為2級25分到3級76分的間隔跳太大了,中間應該加上一個2.5級50分。比較六個國家,台灣就算不升到3級,至少也該升到2.5級(部份停業,部份停課,在家上班WFH),才能有減災的效果。

要避免對經濟的衝擊,有很多方法,不見得一定要停止所有開店營業項目,比方可以從限制「高風險」活動和場合開始。台灣有過很多次群聚事件,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場域,大家心知肚明。不需要完全限制經濟活動,只限制一部份的行業,給予補助,這樣人民比較能接受。

▲台灣在去年五月升過三級,去年七月降級後,就沒在升過防疫等級。(圖/記者李毓康攝)

學生重症死亡雖然少,有出現確診還是要隔離,防止擴散。若確診人數一直增加,就算中央不規定停止上學,很多學校也會自行停課。現在才單日確診破千,就已經有2,500位學生染疫,412所學校停課,之後會更多。這波BA.2疫情有個現象,就是青少年、兒童染疫機率和其它年齡層一樣高,小孩從學校中染疫,帶回去家中感染給長輩,家庭感染,變成引起老人重症和死亡。台灣12歲以下尚未開打疫苗,可考慮小學、幼稚園停課,改線上教學,父母親可請有薪照顧假,政府給予補助。這都是2.5級可以考慮的作法。

空前的破千例確診數 不要放棄治療!

兩年來,台灣沒有遭遇過超大量感染的狀況,不,應該說幾十年都沒有過傳染病單日確診破千人的紀錄。未來如何演變很難預測,但現在已經接近隔離和疫調量能的上限了。提高疫情警戒等級,從去年的數據可以發現,差不多兩星期才有降低人流的效果,甚至上海升到4級,硬封城兩周後,確診數都還在增加,要實施要提早做才有用。其他的防疫方式,比方打疫苗已經來不及了,口服藥也還沒有足夠的到貨量。

台灣3月1日在個案數很少的時候,宣佈不再使用四級疫情警戒標準,在3月17日時還清零。過了一個月卻突然破千,可說是豬羊變色!先不管共存清零沒什麼意義的討論了,至少我們要記得還有這個防疫的重要手段。

壓平曲線,Flatten the curve,升高防疫等級當然有用,世界各國都還在實施。能避免醫療崩潰,多救些人命,付出一點經濟代價是很值得的,香港重症放醫院外面的慘況相信大家還記得。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緊急委員會,在4月13日時一致同意,現在不是對COVID-19降低警戒的時候。

要減災,政府要勇敢負起責任,超前佈署。

熱門點閱》

►呱吉/議會席次減一又如何?以最適人口數調整發展政策

►霧谷晶策/美印領袖線上峰會聚焦俄烏!2+2會談兩國有分岐也深化合作

►陳昶宇/童施打疫苗利大於弊 多少家長願讓孩接種?

►林氏璧/兒童打莫德納安全嗎?比照青少年隔12週再接種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BillyPan 潘建志醫師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