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人 先承認自己的卑劣與醜陋 

我們想讓你知道…現在的我們跟所有生命一樣都是值得被愛的存在。「理想我」的概念卻是在否認這個事實。

▲作者指出,理想我(ideal self)的概念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但他認為這個概念反而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不幸。(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 鄭宰榮/韓國作家、曾任專欄作家、翻譯、雜誌記者

「理想的自己」是不現實的幻想

我想成為更好的人。但是我身上有許多不足。做事時,我無法付百分之百的努力;面對身邊的人,也無法完全理解和照顧。我何時才能成為更好的人呢? 我夢想自己能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我要持續忍耐和努力,直到夢想成真。

乍看之下,以上這段看起來像是一位善良、謙遜的人的真心話。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讀的話,這是習以為常的反省文,下定決心要做的內容也極為老套。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下定決心想要成為更理想的人,但「現實中的我」是各方面不夠好的存在。可是,現在的自己可能已經是最棒的自己了,也就是說,如果已經達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最佳程度,那麼,喜歡現在自己的樣子,不是更加正確的做法嗎?「理想我」說不定是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

《管他的》(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的作者馬克.曼森(Mark Manson)在自己的網站上提出一個有趣的主張:跑完全馬比吃巧克力蛋糕讓我們感覺更幸福。養育子女也比在電動遊戲中獲勝讓我們感覺更幸福。跟朋友們創業一間小公司也比買一臺新電腦讓我們感覺更幸福。

這是多麼有魅力的一段話。由此可以看出,設定艱難的長期目標後,可以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找到幸福。在此,我想把馬克.曼森的話總結為「成為理想我的過程中,能感覺到幸福」。

這也是一段令人感動的話。在遊戲中獲得勝利的喜悅感,無法跟養育子女獲得的幸福相提並論,相對地,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痛苦也不大相同。雖然跑完全馬會給我們帶來比吃巧克力蛋糕更大的幸福感,但是跑完全馬的瞬間非常痛苦,感覺像是就要死去。

養育子女當然也比打一場遊戲難上千倍萬倍。幫小孩洗澡、餵食、教育等,這些繁瑣的事情一做就是長達二十年以上,同時還要花許多錢。況且,跑馬拉松是有終點的,可是養育子女並沒有終點。父母親一生擔憂子女的各種事情,甚至直到臨終之前,還會對子女感到抱歉和後悔。或許就是身為父母的宿命吧。

跟朋友們創業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規模不大,也有很高的失敗機率。一旦創業失敗,不只是朋友和投資者們,也會影響到家人。一臺新電腦只要分期付款就可以帶回家,但創業失敗所負擔的損失可不只一臺電腦的價錢。

理想我不是「真正的我」

理想我(ideal self)的概念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但我認為這個概念反而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不幸。理想我是愛自己的敵人。理想我會讓我們永遠無法愛自己。

首先,這個概念的前提是「失敗的我是不夠好的、醜陋的」、「為了成為理想中的我,我要更加努力」,乍看是相當棒的覺悟,但同時也隱含了否定現在的自己的意思。想要改變「現在的自己」的告誡,也是不能好好享受做「現在的自己」的告誡。也就是說,如果愛上現在的自己,就會變得不幸。

「現在的我」並不是醜陋或是有害的存在。雖然有些地方不夠好,但就如同在街道上漫步的貓咪和隨風搖擺的樹枝那樣美好動人,現在的我們也是可愛美麗的存在。認為自己比其他生命高等是傲慢,但是也完全沒有理由自認為比其他生命體低等。現在的我們跟所有生命一樣都是值得被愛的存在。「理想我」的概念卻是在否認這個事實。

人人都有卑劣和醜陋的權利

理想我是永遠不存在的,而追求一個不存在的目標對人生沒有任何益處。如果問任何一個人:「你已經成為『理想的自己』了嗎?」有人會給予肯定的答案嗎?應該沒有人會這麼回答吧,因為就連世界首富、政治人物、備受尊重的博愛主義者也無法自信滿滿地回答「是的」。

理想我是只存在腦中的虛構概念而已,就像獨角獸或天使等這些想像出來的產物,永遠無法看見和碰觸。更大的問題是理想我不是每個人根據理性和選擇創造出來的形象,表面上好像是自己決定想要變成那個樣子,其實很多都是受社會規範和傳統價值觀影響而塑造出來的形象。因此這種根本不存在的虛構產物,加上不是由自己,而是他人制定出來的目標,當然更加難以達成。

執著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會讓我們無時不刻被痛苦折磨著,時時刻刻感受無法達成目標的失敗感。這樣一來,人生只會充滿對自己的失望感。

「理想我」不是「真實我」,我們無法成為理想我。這並不是在否定成長和努力的價值。我們當然需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是也要接受極有可能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個事實。就算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不是世界末日。

所有人類都有卑劣和醜陋的權利。早上起床後,站在鏡子面前看看自己。你可能看到自己頭髮凌亂、臉也有點腫,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否定這個樣子。只要愛這些樣子,然後認真尋找,就會發現許多有魅力的地方。雖然眼睛有點發腫,但就像洋娃娃的眼睛那樣可愛。被壓扁的頭髮,看起來也有一種不做作的美。練習把自己看成美麗的人,滿意現在的自己,同時慢慢地努力改善就夠了。

「怎樣才能夠變成『理想我』呢?」這句話也可以視為:

「怎樣才能夠改變我現在這個煩人的模樣呢?」
「有什麼方法可以討厭和否定自己嗎?」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要變得更好,可以這樣思考:

我要怎樣做才能變得比現在更不錯呢?

你正在慢慢變得更好,因此你並不需要遠大而不現實的目標。而且,目光總是望向未來,反而會成為真正了解現在的自己的絆腳石。我們要更「固執」的愛自己,更「固執」的對自己感到滿意和稱讚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

▲鄭宰榮所著,《對別人說不出口的,也不要對自己說》,采實文化出版。(圖/采實文化提供)

熱門點閱》

► 韓國歐爸穿胸罩3天 崩潰:盼我的女兒不需承受這種痛

► 一天僅擁有2小時的自由 上班族如何解放人生?

► 圖表也能以假亂真 揭穿新聞的數據假象

► 「類百貨公司」誠品越來越難逛 招商不易竟辦特賣會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對別人說不出口的,也不要對自己說」。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