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君/美中角力下的後疫情觀光商機 台灣可有準備?

我們想讓你知道…要讓觀光更上一層樓,就應該要「觀光生活化」、「分享生活態度」,讓觀光客去分享在地人自己覺得很棒的事物。市民美好生活的延伸,就是最好的觀光!

▲▼EVA AIR,長榮航空,客機,航班,Hello Kitty彩繪機,Hello Kitty夢想機,空中巴士Airbus A300-300,B-16332,出國,旅遊,桃園機場,航空業,觀光,桃機,防疫,機組員,機師,居檢,派飛,檢疫,旅遊泡泡,邊境管制。(圖/記者李毓康攝)

▲ 疫情讓整個旅遊產業幾乎關機,稍一解封,大家想恢復原來生活型態去旅遊,甚至出現報復性的旅遊消費。(圖/記者李毓康攝)

● 陳國君/前新北市觀光局長

這兩三年的旅遊產業,簡單說就是「無常為常」。

首先是疫情。疫情讓整個旅遊產業幾乎關機,稍一解封,大家想恢復原來生活型態去旅遊,甚至出現報復性的旅遊消費,都在情理之中。

疫情震盪讓觀光產業人力調節不及

但這樣子的震盪,對旅遊產業來說太刺激了!冷的時候,一堆旅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裁員、減薪、放無薪假,很多人因而轉業,想投入這產業的新人也會躊躇不前;等到熱起來,整個產業人力短缺,旅遊商機看得到卻吃不下來多少。據了解,在扣除例休人員後,台北市每家飯店員工大約只能因應4成住房率需求。寒舍董事長蔡伯翰對媒體表示,若未來邊境解封,台北市飯店平均住房率恢復至7成、國際客占8~9成的狀態,人力不足勢必會對營運造成很大的衝擊。

疫情變數讓微利紅海的團客旅游更加艱難

疫情反覆,影響的除了人力,也不利於旅行業的成本控制,加上伴隨疫情救市而來的通膨,讓旅遊的成本攀升,物美價廉的旅行團越來越不容易。

疫情反覆讓人們偏好彈性的旅遊規劃

而疫情反覆也影響了旅遊決策,人們對於自己的旅遊計畫,希望保持更大的彈性空間,除了訂房退票繳訂金,可能也包括旅遊地點、型態、活動、交通的選擇。這對於靠精準操作在微利紅海中求生存的大部份旅行團來說,也不是好消息。

▲疫情,讓觀光直接變成「慘」業!2021年來台旅客人次剩下14萬人,出國人次則掉到只剩下36萬人,桃園機場光是在2020與2021年,虧損就高達新台幣50億元。(圖/記者李毓康攝)

隨疫情而興盛的遠距工作 不見得會減少商業旅行

另外,疫情強迫企業採用遠距工作,可預期疫情退潮之後,很多企業會減少商業出差。

寒舍董事長蔡伯翰對媒體表示,視訊會議雖然有效率,但相較面對面會議的效果、細膩度、深度等仍有些落差,「見面三分情」應該舉世皆然。或許部分國際大公司的內部會議或稽核,次數會調整減少,但相信只要是跨公司的業務拜訪,未來需求還是會逐漸復甦。

而遠端成為工作的新型態日常,住家變成了辦公室,部份旅客不再需要週一至週五進辦公室,會願意延長旅遊時間,在目的地多待幾天遠距工作;另外也會有一些旅客,則希望在假期時完全忘卻工作,好好休息。這些人應該也是偏好高彈性的旅遊規劃。

滿街陸客團的景象難以再現

其次是美中角力。從美中貿易戰開始,中國的開放政策開始反轉,旅行業組團出國受政治影響的程度越來越高,就台灣而言,要重現2014年~2015年全台滿街都是陸客團景象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但禍福相倚,隨著國際企業逐漸從中國抽身,台灣似乎有重回80、90年代,再次回歸國際商業搖滾區的趨勢。

▲ 重現數年前全台滿街都是陸客團景象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但這有讓台灣有回歸國際商業搖滾區的趨勢。(圖/記者李宜秦攝)

對岸的疏離反讓台灣重新靠近國際體系

晶華董事長潘思亮說,90年代的台灣,經濟發展正好,晶華身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國際觀光大飯店,飯店接待的貴賓,多半都是企業老闆、大學校長等最高階主管。然而,隨著中國崛起,台灣慢慢在經濟和國際定位上被邊緣化,甚至劃歸為大中華區的一部分,入住晶華的商務客人,層級也一路下滑。不過,從2017、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中美關係轉變,帶動全球政治、經濟板塊的挪移,「我發現,許多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包括企業老闆、大學校長、學院院長,重新出現在晶華。」「我看到的是,台灣又開始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點。

所以總和來說,未來幾年台灣人的旅遊產業,無論inbound或outbound,無論商務旅遊或私人渡假,無論團體旅行或者個人出遊,可能面對的就是旅遊市場走向精緻化、多元化、高價化,旅遊行為被迫碎片化、彈性化,基於防疫在旅行時更重視衛生健康、更重視社交距離、更重視非接觸化。這些都是挑戰但也是機會。

觀光產業滿滿的挑戰與機會 大家準備好打怪拿勳章了嗎?

▲疫情又猛力衝擊,觀光產業積極轉型,走向精緻與深度,如「雄獅」催生了美學觀光列車「鳴日號」,以及把台鐵最老火車重新改成觀光列車「藍皮解憂號」。(圖/雄獅旅遊提供)

這幾年,不少旅行社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做了很多改變,以雄獅為例,在國門真的解封前,把重心放在國旅,開發鳴日號與藍皮解憂號等鐵道旅遊行程,開設四代店進駐交通樞紐,店面從「報名的地方」轉變為「報到的地方」。並且販售旅遊產品,結合旅遊服務及農產品伴手禮展示,甚至與地方政府串連觀光產業資源,擴大服務能量。還規劃透過自有車隊串接,鏈結地方產業文化,加速驅動在地旅行,發揮場域影響力。

但旅遊畢竟是人民生活的延伸,幾家優秀的旅行社,對大環境造成的改變還是有極限。對於疫情以及國際情勢的因應,政府應該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尤其觀光產業在疫情後高速成長,世界各國都積極發展這個商機,台灣更不能置於國際潮流之外。

觀光產業直接間接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根據WTTC(世界旅遊觀光協會)資料,2019年全球旅遊觀光業產值9.6兆美元,占全球GDP與工作職務量約十分之一。未來十年平均每年成長5.8%(同期全球GDP平均年成長2.7%),在2032年將達14.6兆美元,占全球GDP比率至少11.3%,累計創造1.26億個新工作職務。而同時期台灣旅遊觀光業附加價值大約4664億元,就業人數44.6萬人,占GDP約2.47%,低於世界平均的10%,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此外,觀光產業可以把產值與就業機會帶進農村偏鄉、帶給民俗藝術文化資產等等,在經濟分配上有他的正面意義,所以「觀光旅遊業」被認定是振興地方經濟的主要重要產業之一,台灣更不能放棄。

就政府的角色來說,我覺得台北市可以先帶頭做幾件事情來推展觀光產業:

一、建立觀光人才庫

觀光人力因疫情震盪而短缺,政府可以嘗試建立觀光人才庫,讓過去有相關專長,但基於種種原因不在第一線的人才,可以各種工作型態來支援產業需求。

此外這個人才庫不只是名單,也要有交流學習的機制,利用台北市在世界各地姊妹市眾多的強項,讓想要去國外接觸觀光產業的民眾,以及想要來台灣參與觀光甚至打工度假的朋友,有一個有保障的機制,一邊國際交流學系,也可以一邊支援觀光產業人力。

▲ 花蓮縣吉祥物鴨小寶受邀參加台北自由廣場前舉辦的東京晴空塔妹妹邀台灣各縣市吉祥物大集合。(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二、產官學攜手,建立常態性的旅遊產業疫情彈性調整機制

政府目前作法是當疫情來襲,政府補助旅遊業避免裁員減薪,鼓勵各種形式進修。事實上,當疫情來臨之時,政府除了增加的防疫工作,也需要增加很多醫護以外的人力,很多是服務類型。

那有沒有可能,用後備軍人或者ROTC的概念,讓一部分旅行業的人力,平時就受一定程度訓練或進修,在疫情突起時,能快速轉換到相關專長的防疫工作?

這樣的好處是用政府力量緩解旅遊業遭遇疫情反覆的衝擊,保障參與計畫的從業人員不裁員不減薪,讓有志觀光產業的年輕人,不會躊躇不前。

三、大台北跨域觀光發展聯盟

遊客進行休閒旅遊行為,不會管你行政區域畫分,也不會分你是中央管轄或地方管轄。台北市最有國際知名度,但國外旅客來台灣,全程只待在台北市的並不多。至少,大部分旅客是從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安排行程也常會有九份、平溪、野柳。

▲造訪台北的國際觀光客,多會將新北市的九份、平溪、野柳安排進行程中。(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對國際觀光客來說,北北基桃是同一個旅遊帶,四個縣市在國際上各自單打獨鬥,其實有點重複跟可惜。中央的層級必須兼顧全台,焦點分散,而且就後疫情旅遊趨勢來說,那種一次包括全台重要景點的環島團行程比例應該也會少很多了。

我覺得資源最多的台北市理當要帶頭做北台灣觀光產業的領頭羊,帶領周邊縣市出國宣傳觀光,帶領周邊縣市一起打造會展產業的環境,帶領周邊縣市好好規劃旅遊資源!

過去幾年,台北市政府在觀光產業比較獨善其身,但像淡蘭古道計畫,民間團體千里步道協會倡議,北北基宜跨域合作,效果就很不錯。雖然絕大部分路段都在新北市,但畢竟起點在艋舺,在空間、在歷史與文化上又能銜接到台北市的幾個觀光亮點,可說是一個鄰居好,台北就會好的實例。

四、觀光生活化:與市民團體共同協力建構台北的體驗與感受

▲走入在地人的日常生活,去感受在地的文化,是觀光的一大發展方向。圖為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辦種子教師培訓。(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觀光並不只是去參觀名山聖水、古蹟建築,觀光可以是各式各樣的體驗,走入在地人的日常生活,去感受他們的文化。其實要讓觀光更上一層樓,就應該要「觀光生活化」、「分享生活態度」,讓觀光客去分享在地人自己覺得很棒的事物。市民美好生活的延伸,就是最好的觀光!

但台北市民日常生活裡的哪些適合拿出來?如果只是部份人的生活,那我們一般人就更無從得知、更無從分享推廣啊!

所以我主張一個更多元組成的觀光顧問會,而且要按旅遊地分區組成,像台北的東區跟西區,還有士林、北投,他們的觀光體驗就不一樣,要分開處理。然後我們要跟在地團體合作,里長、文史、生態、運動、攝影....,大家一起重新感受、描述台北的模樣,一起挖出台北觀光的新亮點來分享!

五、政府別再發錢了!那是選舉策略,不是產業策略!

▲劉櫂豪要求觀光局國旅補助因應旅遊淡旺季調整。(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最後,我希望政府不要再輕易把觀光預算拿去發錢了!疫情突然來襲時,對受衝擊產業救急是對的,但持續或反覆的救急就有問題了!發給一般民眾,那更有問題,畢竟他們沒有火燒屁股的狀況啊!

政府的預算有限,本來就會相互排擠;把錢花光了,那些打底的、需要政府做的事情,就會受影響了。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建構完善的觀光環境,引導整個觀光產業往正向發展,才是政府有限的觀光預算該花的地方!

熱門點閱》

►謝英士/讓環境成為選舉的加分議題

►日肉搜業者從珍奶反射影像找地點! 數位時代下妥善管理個資 

►選民含淚選爛蘋果 別再玩灑狗血扣帽子的政治鬥爭! 

►丁學文/步入深水區 美歐中經濟變化成未來景氣關鍵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