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基/當生活只剩工作 就會忘了自己擁有無限潛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對於一個人來說,長期目標不該是「我以後要做什麼工作」,而是「我的理想生活型態是什麼」,並依據這種生活方式來選擇或創造要做的工作。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說:「大部分的人高估他們一年內能做的事,卻也低估了他們十年內能做到的事。」(圖/路透)

● 瓦基(莊勝翔)/前台積電副理,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Podcast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十年願景:十年後的你,比你想的更好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經說過一句令人玩味的話:「大部分的人高估他們一年內能做的事,卻也低估了他們十年內能做到的事。」我們常會高估短期的能力,卻低估了我們長期的能耐;也就是說,我們常低估了十年可以成就多少事情,也小看了十年後的自己。

現在,我們就試著用長期的角度來思考:十年後的你——比今天更堅強、更優秀、更成功的你——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做著什麼樣的工作?

這個方法被稱之為「十年願景」,提出這個方法的網路作家馬修・肯特(Matthew Kent)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追求卓越,你將默認自己接受平庸。」所謂的「卓越」是百分百發揮自己的潛力,而所謂的「平庸」則是任憑自己的潛力隨時間枯萎凋零。卓越和平庸的差別,並非跟別人比較,而是與有沒有發揮潛力、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理想有關。

▲卓越和平庸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發揮潛力、致力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圖/pixabay)

我在我的子彈筆記上,寫下十年願景,分別回答了四個問題(以下是我在2019年3月30日第一次做這個練習)。

問題一:仔細描述我一天的生活,包含我遇到誰?做著什麼事情?吃什麼?穿什麼?

當時還在台積電工作的我,仔細思考了自己不喜歡什麼,然後試著避免以後過著同樣的生活。我不喜歡為了流程而必須參與流於形式的會議,更不喜歡為了說服某些人而必須費盡心力準備報告。我不喜歡為了組織的運作,而必須犧牲時間的彈性和自由。我不喜歡做什麼事情都得考量各種績效和評比的影響,也不喜歡花時間在跨部門的溝通和協調。我不想將人生花在這些事情上面,因此我在腦中描繪一個十年之後的人生樣貌。

2029年3月30日,我依然維持十年如一日的晨間習慣,早上起床之後先運動半小時,寫作和閱讀一個小時。接著,我喚醒了伴侶,我們一起做早餐,再叫小孩起床享用。輕便著裝之後,開車載他們前往學校和公司後,我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利用早上的時間處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再用下午時間開線上會議,偶爾接受零星的訪談。

▲作者想像十年後的自己,從事著自己熱愛的教育推廣工作。(圖/翻攝自pixabay)

我不是為了某間公司或某個人工作,我是為了我在乎的那些人工作。我跟少數的基金會和出版業者合作,主要工作內容為推廣教育和閱讀。傍晚,我會接送孩子回家,煮晚餐給全家吃。為了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飯後我和伴侶一起陪孩子看書。我們輕鬆地談天說地,直到沉沉睡去。

問題二:我住在哪裡?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開著什麼樣的車子?

我住在台灣北部的一棟電梯大樓裡,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開著與十年前一樣的老車。由於我和伴侶都有能力遠端工作,工作所在地並不會限制我們選擇居住的地方,甚至我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國家、城市或咖啡廳工作。

問題三:我的職業是什麼?我做著什麼樣的工作?

我主要的日常事務是寫部落格、教學,偶爾協助機構募款。不論透過哪種方式,我希望選擇最有力的管道,持續推廣教育和閱讀。

問題四:那時候的我,對什麼事還保有熱情和感動?

有許多時間跟家人相處、擁有高度自由的生活,讓我充滿了活力。能夠向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寶貴的知識,也時常使我充滿生命力。此外,我從大學就喜歡跳舞,我想到那時候,跟伴侶一起跳舞,仍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

撰寫十年願景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我第一次撰寫十年願景時,遇到一些卡關的情形,我比較容易想像自己十年後的生活,但還不太清楚要怎麼描繪自己十年後的工作。後來我翻出「認識自己」的練習,檢視了一下自己想追求的三個職涯方向:成為模範榜樣、貢獻所長和教學相長、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才幫助我更清楚地寫下十年後的工作樣貌。

現在回顧起來,當初寫下的生活,雖然有些粗糙,但卻清楚定調了我想要追尋的生活型態:自主的工作模式、持續公開分享和教學、擁有許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理想的生活型態不太會改變,反而是工作型態會隨時間和科技的演進而改變。(示意圖/格拉斯麗台北飯店)

自2019年後,每年的1月初,我都會重新做一次十年願景,然而從我開始寫十年願景以來,我想像的生活型態沒有太大變動,只有在工作的形式和管道上面,因為第二年後開始製作Podcast說書頻道,新增了訪談和線上影音的合作。

重複檢視和重新計畫讓我學到,理想的生活型態不太會改變,反而是工作型態會隨時間和科技的演進而改變。這也顯示當我們計畫要打造夢幻工作時,應該思考的先後順序為:生活優先、工作為輔。

許多人談「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議題,到頭來都還是圍繞在原本的工作型態上面打轉,生活只是工作剩餘的縫隙。就好像是在問:「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僅剩下來的那一點點時間,你拿來做什麼?」

這種想法的陷阱就在於,當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只剩下關注眼前的工作任務和排程,卻不曾留點時間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型態時,往往會忘了自己擁有的無窮潛力,也會忘了自己有能力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對於一個人來說,長期目標不該是「我以後要做什麼工作」,而是「我的理想生活型態是什麼」,並依據這種生活方式來選擇或創造要做的工作。

▲ 瓦基(莊勝翔)著,《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天下文化。(圖/天下文化)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轉載自《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