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韓彬原是一位熱愛動物的獸醫,在日復一日的疲憊和忙碌中,她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YouTuber。(圖/翻攝自YouTube/ 월급쟁이부자들TV)
● 瓦基(莊勝翔)/前台積電副理,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Podcast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讓自己不後悔的「放棄框架」
她出社會時,是一位熱愛動物的獸醫,是一般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是她內心知道,自己在日復一日的疲憊和忙碌中,過著茫然的上班生活。她開始利用下班時間參加許多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像是當美妝網紅、音樂劇演員、學繪畫、當部落客、開發App等。在過程當中,她才逐漸發現自己真正的志向,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YouTuber,還販售起獨家的筆記本商品。
通常我們讀到這種故事時,心中都會發出「哇」的一聲,有點羨慕又有點忌妒。我們著迷於她的成就,卻忽略了使她成功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她懂得放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她有寫筆記的習慣(後來成為了她的商業利基)。她會記錄自己做過的嘗試,寫下當時的心情、整理執行的成果。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失敗、檢查、再度嘗試,她快速地放棄各式各樣不適合自己的事情。
她一開始試著拍美照當IG網紅,放棄。挑戰當音樂劇演員,歌唱得不夠好,放棄。學繪畫和影像軟體,但太粗線條容易犯錯,放棄。經營部落格,但漸漸失去興趣,放棄。開發一款全新App,成本和難度太高,放棄。
這些失敗和放棄的經驗,讓她更快速地找到真正熱中的斜槓副業:經營YouTube頻道。後來她還寫出《原子時間》這本書,傳授自己的時間管理祕訣,並販售自己設計的時間管理筆記本。
如何決定是否要放棄?
我們該怎麼決定是否要「放棄一件事情」?我大力推薦英國企業家史蒂・巴特利特(Steven Bartlett)曾經提出的「放棄框架」,透過少數幾個選擇題就可以幫我們做出「放棄」的決定。
▲ 英國企業家史蒂・巴特利特(Steven Bartlett)曾經提出「放棄框架」。(圖/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
懂得放棄的人不是魯蛇,而是贏家。
在經營自媒體的路上,我也是新手,但我秉持做實驗的精神,設定一個「假設」,進行持續且連貫的「執行」,過一陣子再回來「檢查」結果,驗證了我的假設之後,再做出下一個「行動」。
我在打造自己的說書事業時,特別是針對「社群平台」這個部分,除了大家常見的Facebook、Instagram之外,有更多是被我放棄的項目。我就是用「放棄框架」的思考方式,放棄(或半放棄)經營以下這些社群。
1. Twitter
在歐美國家,Twitter是政商名人和意見領袖最愛用的發文平台,可是在台灣表現如何呢?我用「自動發文」的機制,在Twitter上面持續發表了接近三年的貼文,至今只累積了150位追蹤者,且沒有發生過任何的讀者互動。不過,因為我用的是自動發文機制,所以基本上我從來不用去管理它,這個成果只是讓我知道,Twitter在台灣還不是一個成氣候的平台。我用放棄框架來思考:
▪正在想是否放棄它?是。
▪為什麼你想放棄它?因為它的效果很差。
▪你相信自己可以把它弄得更好嗎?可以,我能夠邀請讀者前往追蹤和互動,也能在上面發表更符合平台格式的內容。
▪為了把它弄得更好,付出的努力值得嗎?不值得,我的九成觀眾來自台灣,整體使用者習慣都不在Twitter上,投入的努力換不回值得的報酬。
▲ 在歐美國家,Twitter是政商名人和意見領袖最愛用的發文平台,但在台灣還不是一個成氣候的平台。(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2. Matters、方格子、Medium
一開始我在這三個平台上也有發文,主要目的有兩個:第一是增加觸及該平台讀者的機會,第二是為我自己架設的「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增加搜尋引擎權重。我後來觀察,會從這三個平台「點擊」回到閱讀前哨站,而且還「訂閱」電子報的轉換率,其實非常低。此外,閱讀前哨站的搜尋權重,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準,凡是書籍心得文章,基本上都在搜尋前三名的位置。綜合上述兩點,我也決定暫停在這些平台上同步發表文章,改以引導讀者回閱讀前哨站或訂閱電子報為主要目標。我用放棄框架來思考:
▪正在想是否放棄它?是。
▪為什麼你想放棄它?因為要花心力維護。
▪這個挑戰是否值得它潛在的報酬?不值得。
3. YouTube
我在一開始架設部落格的時候,就曾經想過要拍攝說書影片,或者製作成動畫版的影片。但後來我考量到製作影片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太高,也需要更昂貴的設備和剪輯軟體,因此作罷。直到我創立了Podcast節目「下一本讀什麼」,才重新檢查自己的想法,盤點當時市場上的情況。最後我決定將Podcast說書音頻轉換成靜態版的YouTube影片,這個方式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極低,又能夠滿足部分聽眾喜歡用YouTube收聽的需求。我用放棄框架來思考:
▪正在想是否放棄它?是。
▪為什麼你想放棄它?製作影片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太高。
▪這個挑戰是否值得它潛在的報酬?值得,因為YouTube是世界第二大的搜尋引擎。我採取「Podcast靜態影片」的方式來解決。
如何決定繼續做下去?
任何一項新的計畫,必須在執行之後定期檢查成效,然後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接下來分享一個PDCA成功的案例。
我從2022年開始嘗試一種新的貼文「每日小筆記」,白色背景搭配黑色純文字的150到250字短文筆記。由於有讀者很好奇我每天都做了哪些筆記?我所謂的持續做筆記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就向讀者公布一個新的計畫:「接下來我每天都會貼一則筆記。」除了直接分享我的最新筆記之外,也希望達成長期的複利效應,讓創作的內容可以接觸到更廣大的讀者,對自己也是一個額外的驅動力,讓我保持每天撰寫筆記的習慣。
那麼,執行這個計畫的一個月過後,成效如何呢?檢查實際的數據發現,除了我在社群平台上面的舊發文排程之外,我從2022年3月27日開始每天多發表一篇小筆記,累積28天之後,獲得了下面的成果:
▪Facebook:觸及人數增加了85.4%。
▪Instagram:觸及人數增加了519.2%。
▲ 作者從2022年開始嘗試一種新的貼文「每日小筆記」,白色背景搭配黑色純文字的150到250字短文筆記。(圖/翻攝自Instagram/ @readingoutpost)
接著,我進一步分析這兩種社群媒體的差異,因為我在Facebook的貼文數量比較多,所以每日小筆記的貢獻程度,稍微少了一點,但還是帶來了接近一倍的成長。而Instagram的發文數量比較少,所以新增了每日小筆記之後,觸及人數竟然暴增了五倍以上。
這套方法,除了增加社群平台的觸及率之外,對我而言,最有收穫的就是促使我每天都要寫出一些東西,等於是另類的寫作儀式。這使我必須保持文字的敏銳度,持續思考、聯想、探究不同想法之間的關係,讓我保持創作的手感。
當我們透過檢查,發現數據支持了自己的計畫,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執行的紀律。我始終相信,微小的改變,能帶來巨大的成果。
放棄和半途而廢的差別
最後,我想特別提醒一件事情,那就是放棄和半途而廢,是天差地遠的兩件事。
放棄是當我們實際採取行動、多方嘗試、檢視結果之後,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適當的放棄並不是代表我們很弱,只是表示我們把寶貴的時間、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半途而廢是當我們用半吊子的態度去執行,漫不經心地用感覺和情緒做出的決定。半途而廢的人並沒有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其他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上面。
放棄是一種選擇,是堅持過後才瀟灑放手的美德。半途而廢是一種放任,是漫無目的地自以為灑脫。
因此,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把「刻意練習」或「恆毅力」奉為圭臬,覺得放棄的人就是懦弱或魯蛇。我們要的事情其實很明確,就是事前的規劃和實際的執行,透過自己累積的經驗和數據,發展出更為敏銳的直覺,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值得堅持的。
只有放棄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才能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挖掘出值得堅持到底的事。
▲ 瓦基(莊勝翔)著,《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天下文化。(圖/天下文化)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轉載自《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只有放棄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才能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挖掘出值得堅持到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