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PLG職籃13日初登場表現亮眼,七成得票率獲得第15周MVP殊榮。(圖/高雄鋼鐵人提供)
● 徐正賢/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
霍華德(魔獸,Dwight Howard)和林書豪13日連袂出賽,分別在高雄巨蛋、鳳山體育館吸引了超過11,000和5,500人進場觀賽。儘管部分門票為贊助票或公關票,這兩個聯盟、兩場賽事在同一座城市,能夠吸引總計超過16,000人入場,這在幾年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
P+、T1開啟台灣籃球新里程 「台灣籃球應該職業化」言猶在耳
我還記得幾年前,當時的體育署長林德福曾經呼籲「台灣籃球應該職業化」,但當時SBL幾隊領隊明確表示,不看好台灣有職業籃球的市場,仍執意維持SBL的營運模式:長年拿體育署補貼、小本經營、以能夠打完賽事為目標;至於品牌、包裝、行銷、售票等方面沒有進一步考慮,完全不在考量內。
2020年9月P. LEAGUE+成立,讓台灣市場看到職業籃球的可能,隔年,T1 League成立,第一年被部分球迷認為是「分一杯羹」,經營得非常辛苦。去年底,T1 League 迎來魔獸這位NBA巨星,讓聯盟的聲勢瞬間看漲。雖然桃園永豐雲豹球團在操作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憑藉魔獸的個人魅力,加上阿巴西、蔣淯安、胡瓏貿等選手的出色表現,T1 League 的聲量和票房,在第二季的確比第一季進步甚多。
▲T1 League 迎來魔獸這位NBA巨星後,第二季的聲量和票房比第一季進步甚多。(圖/T1提供)
13日也是林書豪在台灣首戰,林書豪個人在賽後訪問也提到,現場的氣氛非常棒,甚至有些中國球迷也說台灣職籃的行銷手法和現場氣氛比 CBA 好得多。相比於疫情前,拿當時氣弱游絲的 SBL 和如日中天的 CBA 相比,很難想像短短幾年,台灣的籃球產業,會有這麼大的天翻地轉。
SBL遭譏為業餘球賽 和P+、T1的關鍵差別在心態
過去談到台灣的運動產業,很多人很習慣的、想當然爾的,會提到台灣的運動產業市場太小,因為產值不大,不值得投入,甚至過去很多投入職棒的企業,都是以「做公益」的心態投入職棒,並不是認為經營職棒隊伍本身是能夠獲利的。
我個人一直認為,台灣的運動產業的潛在產值,遠比大家想像的大。以 SBL 和 P. LEAGUE+、T1 League 相比,明明是同一批選手、同樣的場地、同樣的市場,為何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差異?
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一邊是拿補助、消化預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務員的心態;一邊是必須從零開始、打造品牌、每天都在拼搏,創業者的心態。
以創業者心態經營 台灣運動產業願景可期
兩個截然不同的心態,拿來對比目前主導台灣競技運動發展的體育署、中華奧會、中華體總、高中體總、大專體總、國訓中心、各單項協會、各縣市體育局、運動局、體育處、各地方運動委員會,讓人不禁想,如果這些單位目前掌握的預算、資源、人脈,能夠交付給「必須從零開始、打造品牌、每天都在拼搏、創業者的心態」的組織和人員來經營,台灣的運動產業,會有多不一樣的未來和可能?
▲行政院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懸缺527天的體育署長由國立體育大學教授鄭世忠接任。(圖/教育部提供)
台灣競技體育的盤根錯節、派系角力,複雜的程度,比起江湖電影內容都不為過。經過了 500 多天的等待,台灣終於迎來了新的體育署署長,就像不可能期望換了一個總統,台灣就全面進步一樣,我們的確不可能期望新任體育署署長一上台,就馬上讓台灣的競技體育和與運動產業全面起飛,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仍然期望年輕的新署長上任後,能帶來新的氣象,讓台灣的競技體育和運動產業,能吸引更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台灣的競技體育和運動產業,有機會呈現它應有的潛力和面貌!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Jeff Hsu」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SBL和P. LEAGUE+、T1 League是同批選手、同樣場地、同樣市場,但一邊是拿補助、消化預算的公務員心態,一邊是打造品牌的創業者心態,於是造成了巨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