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吳釗燮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近日率團至AIT華府總部。(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 吳崇涵/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
● 周德義/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助理、政大外交系碩士生
近日有關台美關係的大事,莫過於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團至AIT華府總部,與美方重要國安高層進行長達七小時的會談。面對台美「特殊管道對話」的檯面化,以及美方近期對台積極作為,反應台灣在美中兩大強權之間的特殊地位。
相較於民進黨政府全面「親美」的外交政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堅持所謂 「親美、友日、和陸」的外交策略。而此方針包含兩個成分:國防(Defense)和對話(Dialogue)。一方面與美國及其亞太盟友(日本)合作增強台灣國防能力,另一方面持續和北京進行對話交流,目的在減少台海緊張情勢,避免爆發戰爭。而細看國民黨的「雙D戰略」,不難發現其和近年東亞國際關係學界開始深入探討的 「避險」(Hedging)概念極為相近。
「避險」成重要議題 東南亞國家提倡「不選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多次呼籲亞洲各國「不選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避險成為近幾年國際關係學界關注議題。主要與東南亞國家不斷提倡的 「不選邊」策略有關。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不只一次呼籲亞洲各國「不選邊」,並且希望美中兩國領導人能在東亞場域好好「坐下來談」。東南亞國際關係學者也積極推廣「避險」相關學說與論述。那到底甚麼是避險呢?
避險有許多不同面向的解釋,大致上從國際關係理論中「抗衡」與「扈從」的辯論而來,包含了「軟抗衡」與「有限扈從」。也有學者認為避險是不在大國之間選邊,或是將經濟與安全籌碼分別放在不同強權上。亦有學者認為避險就是將大國都納入一個區域體系中,讓所有對區域有影響力之強權,在同一個場域競逐。
東南亞國家對於避險的奉行其來有自。於冷戰時期對於共產國際的忌憚,使各國對於中國的發展保有更多彈性空間。面對中國巨量經濟發展,因為政治與意識形態上的不同,東南亞各國面對中國的崛起,遂採取介於抗衡與扈從之間的策略。東南亞成為避險的最佳示範範例。
若華府迫使盟國表態 避險空間將縮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不會強迫盟友選邊站。(圖/路透)
台灣近幾年積極推廣「新南向」政策的同時,國民黨的「親美、友日、和陸」策略,與東南亞各國積極將不同強權「全面納入」不謀而合。學理上即是避險理論的體現。台灣未來如何在美國維持「戰略模糊」下,充分運用避險優勢,防止戰爭的爆發,有待各界繼續對避險的定義與因果關係,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畢竟,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就提及,美國會支持其盟友依據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做出「具主權性的決策能力」。而布林肯 (Antony Blinken)也說,美國不會強迫盟友選邊站。不過,一旦華府迫使東亞盟友明確表態時,避險空間將縮小,亞洲就會回到現實主義權力競爭之狀態。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國民黨的「親美、友日、和陸」策略,與東南亞各國積極將不同強權「全面納入」不謀而合。學理上即是避險理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