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少子化重創世界工廠 產業轉型、鼓勵移民是解方

我們想讓你知道…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單是在於出生人數是否小於死亡人數,而是在於其是否造成勞動人口的下滑。事實上,政策的作為在此議題上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量。

▲▼中國街頭老人與小孩、人口紅利             。(圖/CFP)

▲2022年中國總人口數減少了約85萬人,中共未來勢必將遇到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等問題。(圖/CFP)

● 劉憶如/前財政部長,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個月公布的數據,中國去年(2022)人口負成長,為過去61年來首度。去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去年底的中國總人口因此較2021年下降85萬,成為14億1180萬人。人口負成長,除了降低整體消費力之外,常因其減少勞動力而引發對經濟成長下滑的疑慮。

中國人口負成長 已是不可逆趨勢

因為疫情和清零政策,中國的人口負成長相較於原先預期的時間更快來到。是否可能在短期內回復轉正,有待觀察;但長期而言,中國自然人口負成長,卻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最主要原因在於出生率持續下滑。

去年(2022)中國的粗出生率創下最低紀錄,僅為6.77(每1000個人平均6.77個新生人口)。此外,中國的出生率已有相當一段時間低於全球主要國家,例如2021年的中國粗出生率7.52,相較於英國10.08,美國11.06,甚至印度的16.42,差距甚大。預期印度將在今年(2023)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實不足奇。 (台灣2021年粗出生率為6,2022年僅小幅提升至6.3,當然也是問題)

一胎化世代 扶養負擔重而沒有心力生下一代

提高出生率,因此是中國近年來的重要政策,但效果可能有限。經過長達35年的「一胎化政策」後,中國社會普遍見到獨生子女一人,爸爸媽媽兩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四人等「頭重腳輕」的家庭人口結構。這些「一胎化世代」下的獨生子女,未來全面成長為20至40歲的年輕人時,除了人數已較上一代幾乎減半之外,他們對上一代及上上一代照顧或撫養的責任將更大,也因此更沒有餘裕生育下一代。

▲「一胎化世代」下的獨生子女,對上一代及上上一代照顧或撫養的責任將更大,較少有餘裕能生育下一代。(圖/CFP)

因此,即使一胎化政策已在2013年被二胎化政策取代,也即使前年推出鼓勵三胎化之租稅減免或現金補助政策,但長期趨勢的扭轉已成為極艱鉅的挑戰。

人口減少未必弱化經濟成長 政策作為是關鍵

只是,人口出生率下滑,當然也不僅是中國,更是許多國家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包括日本、韓國、德國、丹麥,甚至台灣;但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卻未必隨之下降。或是說,有許多國家人口並不多,但經濟力卻很強;因此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單是在於出生人數是否小於死亡人數,而是在於其是否造成勞動人口的下滑。事實上,政策的作為在此議題上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量。

人口紅利消失重創勞力密集產業 加速產業轉型正是時候

以中國來說,長期以來吸引大量外人直接投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因為具有充沛的就業年齡人口,因此提供給多國籍企業豐富的勞動生產力,以及相對低廉的工資;這也是造就中國長期以來成為「世界工廠」的前提。但是人口紅利一旦消失,中國「勞力密集產業」的優勢將面對更多挑戰;尤其印度、印尼、越南等國,都有較中國更加年輕的勞動力,因此中國若不能在人口負成長的趨勢下,順勢加速產業轉型,吸引更多「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的國際投資,則出生率的降低就也將會帶來經濟力的下滑。

▲人口紅利一旦消失,中國「勞力密集產業」的優勢將面對不小的挑戰。(圖/CFP)

加強教育、建構社會安全網 維持整體勞動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出生率的下降並不必然帶來勞動力的減少。例如,若能加強教育及職能訓練,提升一個國家的平均勞動生產力,則即使勞動人口減少,工資上升,但這個國家對「外人投資」的吸引力也可能不減反增。或是若建構較佳的社會安全網,讓就業勞工能減少後顧之憂,提升整體勞動參與率,也有幫助;德國許多政策,值得參考學習。

鼓勵外籍人才進駐 彌補勞動人口流失

另外,在對外政策上,若採開放態度歡迎白領藍領外籍人員進駐,甚至移民,則出生率及勞動力也可能可以脫鉤。聯合國在一份人口報告中指出,在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間,對高所得的國家而言,總人口的增長較多源於移民的增加,較少源於「出生大於死亡」的自然人口增加;但有趣的對照則是對所得較低的國家而言,人口的增加則主要源於自然人口增加。因此當一個國家的出生率下降時,移民政策更應積極開放,以彌補勞動人口之流失。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中時評論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劉憶如

劉憶如 劉憶如

前財政部長,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劉憶如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