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選之人》為不公義發聲 謝盈萱、王淨演活解嚴後世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我非常喜歡這部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它確認了我們每個人都在為比我們更大、更重要的東西而奮鬥,也確認了我們作為驅動者的能動力。

● 王曉丹/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暨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所長

《人選之人-造浪者》出乎意料地療癒了台灣世代間因彼此不解的哀傷。身為大學老師,我們這些中年人常常無法理解下一個世代的情緒與動態,進而感到沮喪。但在連續八小時熬夜觀劇後(真的是好看到忘了睡覺),我開始重新看待新世代。這部劇的角色似乎做到了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儘管過程中有許多掙扎,但變革卻是簡單而自然。

※本篇內容有劇透,讀者可斟酌閱讀※

以下是列舉劇中下一個世代不同於我們的轉變。

不姑息權勢性侵 蓉之不想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

第一,陳妍霏飾演的「趙蓉之」的爸爸運用權勢傷害並威脅他人,但她對於爸爸的舉動不是假裝顧全大局或口是心非的大戲,而是細膩地感受,探問媽媽「妳明明不快樂,為何不離婚」,或者在幫了大忙返還裸照光碟時說,「不要謝我,我只是不想成為像我爸這樣的人」。這種決斷與清晰度,是我們這個世代難以做到的。

同志不再意味不能說 儷雅作文方的強力後盾

第二,鍾瑶飾演黨部發言人同志女友「朱儷雅」,所有鏡頭都在為伴侶關係而開心,時而霸道帥氣,時而優雅配合,每次出場都讓人感到幸福與喜氣。這與上一個世代不同,同志意味著不能說,蒙著一個令人不解的帷幕,在禁忌裡害怕。最經典的是發言人被周刊爆料外遇女下屬,發言人轉述對兩人親密關係的影響,「朱儷雅覺得很好笑」。這種信任與篤定,多麼令人羨慕啊!

▲ 鍾瑶、謝盈萱飾演同志戀人。(圖/Netflix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性騷擾受害者不再噤聲 亞靜勇於面對過去 

第三,在過去,職場性騷擾的受害者常常會感到驚懼和自責。但是在劇中,由王淨飾演的「張亞靜」卻能夠立即反擊,之後冷靜地蒐集證據,並與支持她的上司訪問其他受害者,錄下訪談,反思與自己處境的異同。這樣的冷靜應對是何等的能動自如而不勉強。

加入加害者的敵對陣營 亞靜憑真材實料復仇

第四,「張亞靜」在戲中遭受數位性暴力的傷害。儘管感到憤怒與瘋狂,但她的行動卻是到加害者所屬陣營的敵對黨工作,希望在工作上擊敗他。當她體認到體制無法幫助她時,便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知識找尋取回裸照的機會。最後,她甚至上媒體接受專訪,清楚地表達了自己所受到的壓力和傷害。這些行動展現了現代女性所具備的勇氣和智慧。

弱勢者間的支持與連結 文方與亞靜相互幫對方解圍

▲ 在亞靜遭受性騷擾時,文方為她據理力爭;而當文方遭受排擠時,亞靜則利用自己的專業幫助她。(圖/翻攝自Facebook/人選之人)

第五,傳統上,弱勢者的姿態是希望得到強勢者的認同,而彼此之間則是相互比較和競爭。但是在這部劇中,我們看到了弱勢者之間的相互支持與連結。例如,謝盈萱飾演黨部發言人「翁文方」,在「張亞靜」遭受性騷擾時,不僅認同(「翁文方」喝醉時說,「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這樣人會慢慢地死掉」),而且據理力爭,甚至得罪一幫男性情誼串連的權力網。而當「翁文方」遭受排擠時,「張亞靜」便利用自己擅長的輿情與技術專業幫助她,創造出的網路聲量讓黨部高層絲毫不敢忽視,讓翁文方成功突圍。

貧瘠關係轉為豐富生命力 家競在婚姻中看見自己的不足

第六,當解嚴世代成為理性中年,我們失去的是一個夢──夢想進步可以創造更好的生活,貧瘠的關係可以轉變成豐富的生命活力。現在的世代讓這一場夢得以延續,當進步中年面對文化中並未給予足夠兩性相處的養分時,還是可以成功改變。就像黃健瑋飾演文宣部主任「陳家競」所做的,必須在破碎的婚姻中理解自己的不足,當面向太太認錯並學習成長。這種在傷痛和挫折中實現的原諒,實在無比珍貴。

▲ 黃健瑋飾演的角色,其難為之處是世界上很多人都有著相同的困擾。(圖/大慕影藝、公視提供)

為遠大目標奮鬥 許一個更棒的未來

第七,還有一些,來不及寫......

我非常喜歡這部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它確認了我們每個人都在為比我們更大、更重要的東西而奮鬥,也確認了我們作為驅動者的能動力。不論勝負,我們都期盼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目標,為台灣創造更棒的未來。這樣的情懷真是無比美好。

願這場嘉年華式的夢永遠不會消逝,並成為我們的現實。但願美夢成真。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王曉丹」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