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翔/按綠營標準 友台美國3學者皆親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葛來儀等人鼓吹的「嚇阻與保證並重」,其實就是把馬英九當年的「不統、不獨、不武」,改成「不獨、不武、和統」,和侯友宜提出的3D戰略也非常類似。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萊儀(Bonnie Glaser)。(圖/MAC)

▲葛來儀等三位友台的美國學者日前在《外交事務》發表一篇以「台海要止戰,嚇阻與保證必須並重」為主軸的文章(圖/MAC)

● 游梓翔/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

民進黨給人戴「親中」紅帽的標準很寬。如果你根據《憲法》將兩岸視為「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個地區」,就是「親中」;如果你用《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裡的「國家統一前」,談論「統一」問題,「舔共」的帽子就來了。

用這個綠色標準去看,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三位美國學者11月30日在《外交事務》發表的那篇熱議文章,很難不達成一個結論——包括葛來儀和她的共同作者,恐怕都算「親中學者」,如果用民進黨「帽子工廠」的標準的話。

要求台灣不獨、和統 按綠標準 葛來儀等3學者是統派

該文的主軸是「台海要止戰,嚇阻與保證必須並重」。嚇阻方面三位作者和美國的主流觀點接近,認為美國應助台強化防衛,本身也應增強並分散在亞太的軍事存在。但讀完全文,真正重點其實不在「嚇阻」,而在「保證」。

▲ 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三位美國認為「嚇阻」是要向中國大陸傳遞「動武結果會不利」的訊號,「保證」要傳達的則是「不動武結果會有利」。(圖/路透)

作者認為「嚇阻」是要向中國大陸傳遞「動武結果會不利」的訊號,「保證」要傳達的則是「不動武結果會有利」。三人認為,大陸要是認定「動武不利,不動武也不利」,「嚇阻」就失敗了,因此「保證要可信,嚇阻才有效」。

所以文章的論述核心,是台灣和美國必須做出「可信保證」,並要中國大陸給出相應的「可信保證」。三人認為台灣必須保證:絕不搞台獨(不獨),並維持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願和統);美國必須保證:不支持台獨,包括不以主權國家對待台灣(不挺獨),並不反對兩岸和平統一(不反和統);而大陸必須相應保證:不對台動武(不武),採用和平手段實現兩岸統一(要和統)。

又要台灣絕對「不獨」,又要台灣維繫「和統」,按民進黨的標準,這還能不是「親中學者」嗎?你們的帽子只送政敵,朋友就輕輕放過嗎?葛來儀等人的文章其實還說了很多對民進黨和賴清德而言,相當「難堪」的話。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比起信蔡更疑賴 美學者其實「超譯」蔡英文

在要台灣「不獨」方面,三人「信蔡」的程度遠超「信賴」。文章讚揚蔡總統「克制」不搞正式獨立,說她「信守2016年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的宣示,而這部憲法界定的中國包括兩岸在內」。這其實是「超譯」了蔡英文,請問七年多來你有聽她說過「兩岸同屬一中」或「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嗎?

但文章提及蔡總統「把高中歷史課的台灣史和中國史分開」,且不認「九二共識」,這個共識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同一個國家,但兩岸對這個國家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看法不同」。三人雖然提到「民進黨人和不少學者對共識是否存在存有爭議」,但顯然認為少了九二共識,不利於台灣做出「不獨,要和統」的可信保證。

▲ 賴清德今年7月「走入白宮」的發言,引起美國的關切。(圖/總統府提供)

比起「信蔡」,文中「疑賴」非常明顯,認為賴若勝選,「還會升高保證的需要」,理由是「賴主張獨立比蔡更鮮明」,三人列舉了賴清德自稱「台獨工作者」,和七月「走入白宮」的發言,說這「讓北京響起警報,讓華盛頓要求解釋」。文章說賴之前表態會「蔡規賴隨」,是好的開始但並不夠,所以三人才提出了整篇文章最受媒體關注的建議:要賴清德如果當選應該「凍結台獨黨綱」,他們並要賴清德像2016年的蔡英文,宣示遵守《憲法》和《兩岸條例》,三位作者還認為台灣不應有「挑釁行動」,包括搞「正名公投」或是「定義領土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他們總結了這樣一句──「要阻止戰爭,台灣必須讓北京領導人相信和平統一是可能的」。

整篇文章另有很大篇幅在建議美國如何保證「不挺獨,不反和統」,看完葛來儀等人的建議,只會覺得民進黨大內宣的緊密美台關係,根本言過其實。

台美須做「可信保證」 才有和平統一的可能

三位學者對美國的建議包括:第一,「不認知台灣為主權國家」,不使用中華民國旗幟或符號,不稱台灣為「國家」或「盟邦」,誤用時應迅速更正並說明是「無心之過」(honest mistake);第二,官員和國會議員不應做出違反《台灣關係法》的「不智」(ill-advised)發言,像是承諾協防台灣,或給人美台要重建正式關係或軍事同盟的印象,三人還直接批評了拜登多次不當的「協防台灣」言論;第三,美國四大行政高官(正副總統、國務卿和防長)不會訪台,因此國會領袖(包括參院臨時議長與眾院議長)也不應來台,以免給北京「軍事施壓的方便機會」,對台灣安全造成「反效果」(這只差沒寫出「裴洛西不該來台」了);第四,台灣要員在美國轉機「不應成為大規模、公開政治活動的機會」,且台灣當局任何看似可能改變現狀的主張(如「以台灣名義入聯」),美國官員都應私下公開表達關切。

▲ 今年4月5日,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選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會晤蔡英文總統。(圖/路透)

另外葛來儀等人還批評「拜登政府官員很明顯不曾確認過,美國願接受兩岸分歧以談判和非脅迫方式和平解決」,他們也提醒美國不該公開說什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對美國安全不可或缺,暗示美國無法接受兩岸和平統一,這些就是要美國給中國大陸「不反和統」的「可信保證」。在這個思維下,他們認為美國應鼓勵兩岸進行和平解決分歧的對話。

所以文章的重點非常清楚:有了台灣和美國的這些「可信保證」,才能讓中國大陸「動手不利,不動手則有利」,願意和平實現統一,不用武力手段,這樣也能讓台灣人有支持「溫和政治領袖」的誘因。

鼓吹「嚇阻與保證並重」 與侯3D戰略所見略同

完整讀完文章,可以發現,葛來儀等人鼓吹的「嚇阻與保證並重」,要台灣「不獨,願和統」、要美國「不挺獨,不反和統」、要大陸「不武,要和統」,其實就是把馬英九當年的「不統、不獨、不武」,改成「不獨、不武、和統」。和侯友宜提出的3D戰略──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與降低緊張(De-escalation)也非常類似,甚至在「和統」還更進了一步。

▲ 葛來儀等人鼓吹的「嚇阻與保證並重」,和侯友宜提出的3D戰略非常類似。(圖/侯辦提供)

如果按照民進黨的標準,馬英九和藍營是「親中」的話,葛來儀等人當然只有更「親中」。但其實這些建議並非「親中」,都是真正對台灣好的建議,所以蔡「英雄所見略同」,反倒是民進黨仍在發「親中」帽子、走意識形態路線,裝睡的人,無論你怎麼叫他、叫他多少次,他就是故意不醒,你又能如何。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