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理念髮夾彎? 民進黨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我們想讓你知道…民進黨對於過去所做所為,擺出明顯的雙重標準,昨是今非,髮夾彎與不認帳。

▲ 民進黨漠視真相來撕裂社會、製造對立。(圖/記者李毓康攝)

● 陳昭姿/立法委員

某黨政色彩鮮明的報社近日刊登了一篇未經查證、充滿謬誤,僅用形容詞與情緒性言語堆砌的專欄文章〈民眾黨的存在價值在哪裡?〉。通篇將台灣民眾黨與中國國民黨相提並論,用「放雞屎」、「票匭韓粉」等字眼來做不實的指控。我真心、真切的想請問原筆者陳杉榮先生,漠視真相來撕裂社會、製造對立,難道不就是為執政黨造謠的幫兇嗎?

民進黨從1993年在野時,就前仆後繼的提出完善國會調查權以及藐視國會罪的概念,直到完全執政後的2016年才終止,期間也面對過來自行政院的覆議案,民進黨還以緊急釋憲聲請與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在2016年後絕口不提國會改革,此舉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期間扮演今日在野黨角色,或更明白地講,提出相同甚至更嚴厲的國會改革修正案內容的立委,至少包括陳水扁、洪奇昌、謝長廷、陳定南、盧修一、葉菊蘭、柯建銘、顧立雄、周春米、段宜康、陳明文、邱議瑩、鄭麗君、許智傑、邱志偉、林淑芬、高志鵬、吳秉叡、林佳龍與李俊俋等。

▲ 包含林佳龍在內的民進黨政要,都曾經提出相同甚至更嚴厲的國會改革修正案。(圖/記者陳弘修攝)

陳先生如果不想自己做功課,隨時可向我辦公室索取上述每項提案與緊急釋憲案的聲請內容,希望陳先生不要活在認知作戰與意識形態中,企圖迴避前述其實永遠無法抹滅的紀錄。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民進黨對於強化立委職權的國會改革法案努力了近30年,但在獲得完全執政後,立即以當年他們對抗執政黨的態度,來對待今日的在野黨。更糟糕的是,對於過去所做所為,擺出明顯的雙重標準,昨是今非,髮夾彎與不認帳。

柯文哲沒有變,民進黨對他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令人不解。黃國昌沒有變,他對弊案的查證,專業的論辯,可受公評與考驗。陳昭姿沒有變,對國家立場與守護台灣主權堅定不移,只是不選擇性的失憶,且有是非不雙標。

陳先生撰文非但不查證,還指稱民眾黨票投韓院長,八席立委隨時可提告此事。花東三法與民眾黨毫不相關,柯文哲未曾受恩蔡英文,是民進黨邀請柯文哲來「光復」台北市。此外,民進黨應該感謝民眾黨實現當年他們的國會改革理想。

我想起了迄今還發行的英文版《日本時報》(Japan Times),這是我當年在日本慶應大學進修時天天閱讀的報紙,報紙名稱下標有一行字:We have no fear and no favor. 我把它翻譯成:本報不偏不懼。希望台灣的媒體能夠藉以好好省思,不枉人民授予的第四權。

▲ 柯文哲未曾受恩蔡英文,是民進黨邀請柯文哲來「光復」台北市。(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寵物店開不成走上絕路 營業使用出租先完成地址審查

►裝睡還是真睡? 缺電與否 政府、民眾認知差很大

►賴清德好鬥性格掀起動盪國運 狹隘格局注定悲慘結局

►美出口管制不分敵友 台灣須有自己的半導體總體戰略!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