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料理競賽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近來掀起熱潮,在社群網路討論度相當高。(圖/翻攝自Netflix)
● 祁立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作家
Netflix排行榜第一名《黑白大廚》超好看。韓國競技實境秀本來就是口碑保證,加上料理對決這種老題材,不意外受到好評。
廚師對決,製作美食,由專業評審或大眾評審品嚐,這背後隱喻某種批評的方式,審美的標準。評審之一的白種元是主持人、企業家、美食作家,白大叔基本上就是個吃貨,吃遍各地美食,只有好吃才能晉級。另一個評審安成宰是米其林三星餐廳的行政主廚,他評選的是技術活。食材怎麼表現,飾菜有什麼效果,無一處無來處。
放到文學寫作,文學獎競技,或最近《自由副刊》文章〈名校天空〉的爭議,完全也可以類比。那篇文章底下有人留言發問:「到底怎樣算好文章?」這是大哉問了。你不妨用美食來類比。有的評審標準是好看,好讀,有趣味。有的評審則偏重技術層次,寫這一段有什麼意義,用這個意象的效果在哪裡?副刊文章由編輯決定,有時候考量作家的名聲,而文學獎則是評審共識,所以得面面俱到。
▲ 年紀輕輕就獲多項文學獎的中山女中校友林纓在《自由副刊》發表的〈名校天空〉一文,描寫自己對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成功高中等明星高中的記憶,但遭批視野狹隘、內容八股。圖為中山女中校門。(圖/記者楊惠琪攝)
就像劇裡說的:辣的,炸的,重口味,很容易就會好吃,但技術一般般。至於精緻料理,從創意到刀工到擺盤,都是藝術品,但口味可能沒那麼適合,伊尹說調和鼎鼐,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從料理可以類比的寓意太多了。
擔心會暴雷就不多說了。但參賽廚師裡,我注意到兩位,第一位是明星廚師崔玄碩,即便每個大廚都已經獨當一面,但他展現過人的領導才能。一開始會以為他就是個綜藝咖,到處當評審講美食,早就沒在做菜了。但實際動手料理,他其實思考了許多層次。譬如韓國經典小菜海帶湯,經過他的再創造,成了西式佐海鮮的醬汁,這已經不只是好吃與否的層次,而是文化輸出與融合。
另一位是港點女王鄭智善。港點可以說是各地菜系裡的最高境界,道道都是功夫菜,鄭智善初登場表演糖絲拉花就驚豔全場,混亂的團體賽裡她也是最冷靜的大廚。雖然後來…(消音)但還是希望接下來繼續看到她出場。
▲ 《黑白大廚》的熱度甚至讓訂位平台提供黑白大廚餐廳預約專區。(圖/翻攝自Catch table官網)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祁立峰」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辣的,炸的,重口味,很容易就會好吃,但技術一般般。至於精緻料理,從創意到刀工到擺盤,都是藝術品,但口味可能沒那麼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