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壽農
儒家有「禮運大同篇」。由於「大同」兩字似與共產世界的「人人穿藍衣、人人吃粗食」一致;因此在過去極端反共的臺灣,無人深入描述「大同世界」,深恐被戴上了紅帽子就死定了;筆者後來發現,其實「大同」與共產的「吃穿相同」相距甚遠,它的本意是「前提相同」──僅「前提」而已。
關鍵在於「大」字的涵義。《中庸》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這裡的「大」字應作「前提」解,若「大同」的「大」也如是解,那麼它就是「前提相同」。其實,孔子輕視事事相同,在《論語‧子路》中就說:「小人同而不和。」。「吃穿相同」、「穿同一條褲子」,在孔子眼中,恐怕都是小人之同,而非君子之同。
因此,「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是個前提相同,依制度運轉的世界。至於前提的內容,則以「天下為公」排第一。「天下」非一人、一姓、一族、一國所獨有,而屬人類全體,舉凡現代的開放移民、免關稅、免簽證,都是追求此理想的軌跡,就此來看,「天下為公」使人類更自由,而非更相同。
●作者葛壽農,台北,網路作家,退休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工程科學博士主修作業研究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