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毛澤東**紐時製造和傳播餓死數千萬人是要把謊言變真理

九峰

每到毛澤東誕辰前夕,國內外一些勢力就開始變著法的給毛澤東制造罪名,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大慶,反毛,反華的聲浪掀起的更早更大。紐約時報去年2012年12月11日和今年2013年10月17日刊登了資深記者JONATHAN MIRSKY的《3600萬中國人的墓碑》(「Unnatural Disaster「)和《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的《大躍進究竟餓死多少人?》(「Milder Accounts of Hardships Under Mao Arise as His Birthday Nears「),後者的文章呼應前文並渲染「大多數中外研究學者都估計,大躍進泡沫破裂後因饑餓和患病而死亡的人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個數字高達4500萬」。其實互聯網時代「大躍進究竟餓死多少人」不難澄清,當泡泡吹的太大的時候,其結果不言而喻。當一個媒體一面倒地幫助制造和傳謠,它的信譽就搖搖欲墜了。

是文字遊戲還是言之鑿鑿的鐵證,老百姓心裏最明白

《3600萬中國人的墓碑》引述「一名經驗豐富的著名記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楊繼繩的觀點,「楊繼繩在書中得出的結論是,從1958年到1962年,共有3600萬中國人死於饑荒,還有4000萬人應出生而沒有出生,這意味著大饑荒使中國人口損失大約7600萬」。而楊繼繩依據是什麼呢?是數字遊戲還是抽樣統計呢?

大躍進是一段並不久遠的歷史,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許多人還活著,如果真是餓死了幾千萬,在這個互聯網年代,幾千萬冤魂顯然是隱瞞不住的。一個人一生中緊密接觸者應該不下20人,正常人的生活圈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再加上祖父母輩,同事,親戚朋友少說也有20人,農村更是每家的大事至少全村人都知道。如果20人中有一人餓死,活著的人不會不知道,以此推算,餓死3000多萬應該至少有數億人知道,為何直等到二、三十年後餓死了3600萬才被楊繼繩這樣的學者們發現呢?為什麼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自由發聲的便利,海外有幾千萬華人,卻沒有具有統計意義的聲音為「餓死幾千萬」背書呢?

1958年中國人口6億,短短3年餓死了3600萬,年均餓死1千多萬。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這三年中餓死了。這麼短時間如此大規模的死亡即使戰爭年代都難以想象。日本人從1931年入侵中國到45年投降,中國給日本人算的總帳是14年屠殺了3千多萬中國人,年均死亡200多萬。日本人在中國實行的三光政策,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在那不堪回首,兵連禍結的年代,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

然而這比起紐約時報刊登的《3600萬中國人的墓碑》文章中揭露大躍進餓死的人數就顯得不足道了,如果大躍進死亡3600萬屬實,年平均死亡1000多萬,如此說來大躍進這個「殺人機器」遠比殺人如麻的日本人還兇殘5倍。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1959、1960、1961三年中至少有一年作為死亡高峰年會大大超過那個1000多萬的平均數,如此中華大地上應該是屍橫遍野,白骨累累,到處都有死亡見證和報道才對。想想3600多萬人不可能瞬間人間蒸發,就算每年埋葬1200萬人,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也會有無數人目睹那慘不忍睹、永世難忘的畫面,怎麼就沒有具有統計意義相關描述的記載呢?

從1939年9月德國吞並波蘭建立猶太集中營到1945年第三帝國覆沒,臭名昭著的納粹大屠殺包括饑餓、疾病、疲勞過度,極端的暴虐行為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和有目的的集體槍殺掩埋,毒氣處死然後再焚屍等共有500多萬歐裔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殺死。年均死亡100萬,卻給世界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記憶和傷痛。

3600萬生存能力極強的中國人,沒有被關在集中營,沒有人槍殺毒殺,難道都自己把自己關在家裏等死?短短3年死了比納粹大屠殺多5倍的人卻沒有留下痕跡和不可磨滅的記憶?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幾億人也都人間揮發了嗎?

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筆者近些年走訪了許多地方,也十分關註網上大躍進死了幾千萬人的討論,但是無論是網間還是筆者探訪的許許多多的老人,當問及誰家大躍進餓死人了,誰見過困難時期餓死人了,回答除了抱怨吃不飽,餓急了什麼招都能使出來,吃青、吃野菜、吃樹皮、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游的,就是沒有人在家裏餓著等死,筆者探訪的人中沒有誰見過身邊人餓死的。當然筆者的探訪範圍不具統計意義,但地域上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楊繼繩是怎樣獲取具有統計意義的調查結果呢?

從楊繼繩的論述來看一部分來自公開出版的統計數據,部分來自地方誌,部分來自個人言論。而統計數據的人口落差已經有權威人士解釋過了,是因為大躍進年代大量農村人口進城,而「62壓運動」是大躍進之後國家反思盲目冒進的錯誤,中央為減輕城鎮人口負擔,一次精簡城鎮人口兩千多萬,讓這些大躍進泡沫時期進城的政府和企業的職工及家屬又回到了農村。在農村待過的都知道,當時的農村人口戶籍登記十分不健全,統計口徑是城市基於戶口登記為主體,農村人口以估計為主體的統計年鑒,出現2000多萬人的缺口就不足為奇了。

互聯網時代「大躍進究竟餓死多少人」不難澄清

撰寫《中國大饑荒,1958-1962》香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周遜說,可能有多達4500萬人在饑荒中喪命。「為什麼全世界都知道猶太大屠殺,沒有幾個人知道中國的大饑荒」?答案很簡單,因為最大的問題出自她自己,她們杜撰出來的歷史如果有人知道就不是杜撰了。

楊繼繩做過許多實地調查,但探訪的都是不具統計意義的個人結論,而且楊繼繩們的所謂調查,是先有結果,再去找證據,完全偏離統計學基本原則。其實還是那句話,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許多人都還活者,資深記者楊繼繩副主編為什麼不鼓勵他們在互聯網張口說話?3600萬人餓死,幾億人知道的事,總歸還應該有百萬千萬的人能在互聯網發聲吧,特別是有相當數量的人身在海外,如果有幾百萬人張口說話,那就具有統計意義了。只有這樣大家才知道你楊繼繩們不是玩的數字遊網絡時代,大V們,楊繼繩們,紐約時報這些西方媒體們,動輒有千萬粉絲,開動你們的宣傳機器鼓勵大家說話吧。如果還是沒人說話,那麼也具有統計意義中華文化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毛澤東時代是個均貧而相對公平的時代,這就是為什麼至今還有那麼多人仍然懷念貧困的毛澤東時代。那個年代雖然許多人饑腸轆轆卻沒有人揭竿而起就是因為包括政府高官在內大家都不富裕。但是硬要說那個時代餓死了幾千萬,恐怕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相信。

如果編造出餓死幾萬、幾十萬也許還有人信,編造餓死幾千萬就只剩下唾面自乾的份了。大紀元統計的4千萬退黨和大躍進餓死4千萬可有一比,已經成了天大的笑話。其實互聯網時代真相並不難查詢,許許多多經歷過大躍進時代的人都還活著,如果真餓死了3600萬人想掩蓋也是掩蓋不住的。公平地講,當今計算機和電子通訊技術的普及,人人都有機會在電子媒介上發聲。建議有實力的傳媒不妨設立一個網站,讓有苦訴苦,有冤申冤,或驗證大躍進真的餓死3600萬,或戳穿謠言,還歷史的清白,讓那些西方「主流媒體」現原形。

紐約時報選擇性刊登的文章,世界著名傳媒的公平公正蕩然無存。

為了抹黑中國、抹黑毛澤東,紐約時報一貫的做法是把謊言重復一萬遍。紐約時報於2013年2月22、25日和7月3日發表了三篇為《彎而不折》作者傅蘋鳴冤叫屈的文章,分別是《夜鶯在唱歌,因為沒有真相》,《真相還是謊言?傅蘋回憶錄引風波》,和《誰有權回憶文革?》。特別是傅蘋本人已經通過「南華早報」放話承認回憶錄有誤,願向蘇州大學道歉後,「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喬•諾切拉撰文為傅蘋辯解:「傅蘋的錯誤——如果你可以稱之為錯誤的話——就是在回憶錄中描寫了一些她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長經歷…」「這裏真正的問題不是傅蘋的書中是否有錯,而是由誰來講述文革的故事」。顯然作者字裏行間有意把傅蘋塑造成敢於揭開文革瘡疤,講文革故事的英雄,即使有錯也被掩飾成揭露黑暗社會的無心之過錯,甚至把傅蘋的謊言當傳奇故事再講一遍:「10歲時,她被紅衛兵強奸」,其故意誤導讀者,羞辱中國的用心躍然紙上。

盡管紐約時報完全失去媒體起碼的公平公正,一而再,再而三地一面倒地為傅蘋辯護,拒絕刊登包括筆者在內任何與其媒體觀點不同的聲音,但是紐約時報也不得不承認「即使是現在,在事情發生近六個月後,仍有些難以理解,為何傅蘋的回憶錄《彎而不折》(Bend, Not Break)在一些華裔移民的社區引發了這樣的憤怒情緒——在這近六個月裏,亞馬遜(Amazon.com)上充斥著成百上千條抨擊傅蘋的負面其實難以理解的恐怕不是華裔移民一面倒的,成千上萬對傅蘋的負面評論,難以理解的是紐約時報這個民主社會的重要傳媒,一而再再而三地地編造謊言,傳播謊言,卻不願相信全體華人的歷史記憶這個鐵一樣的事實。

面對文革,中國人之間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痛恨文革,但是沒有人為此就超越做人的道德底線而像傅萍和紐約時報一樣故意去撒謊。同樣,如果有3600萬人的悲劇,至少會有數億見證者,但是就是沒有人站出來為紐約時報作證,紐約時報,多少也該顧及點臉面,不要總是給中國人留下造謠者大本營的印象。

許多傳媒和文人失去獨立思考和是非判斷的能力

編造出抹黑毛澤東、抹黑中國這樣那樣的故事不奇怪,紐約時報這些西方主流媒體刻意制造和傳播謠言也不奇怪,因為西方對中國的你死我活的熱戰、冷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奇怪的是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出國的一些中國人,其中不乏博士、碩士,卻如此輕信那些一點都經不起推敲的謊言並幫助傳謠,難道謊言說一千遍在他們心中真的就變成真理了?可悲的是一些媒體的主編、版主、撰稿人似乎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獨立思考、邏輯推理和以事實為依據的判斷能力,自願地助紂為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現象呢?

長期以來西方占據了世界文明的道德制高點,掌握著輿論話語權,許多人的潛意識中認為,西方代表著正義,具有高度「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西方傳媒的報道就是事實和真理,因此許多人心理上對西方「主流媒體」的意識形態宣傳採用不加思考全盤接受的態度,於是在西方媒體的誘導下抹黑毛澤東、抹黑中國已經成了海內外,特別是年輕人中的一種流行病。這一波西方發起的意識形態攻勢,不僅西方媒體搖旗吶喊,華文媒體也常常遙相呼應,甚至出現一些中國政府所屬的傳媒積極登載毫無依據的負面文章,而拒絕刊登用事實澄清是非的文章。直到18屆3中全會後全面打擊網絡謠言期間,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微博2013年2月27日稱贊「損毛澤東奇文」 ,可見中國傳媒有多麼「自由」。就算美國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社會,也沒有人敢肆意攻擊自己的開國元勛。許多掌握著話語權的傳媒已經沒有是非對錯、道德和尊嚴,他們所秉持的是所謂「普世價值」的意識形態作為統治版面的唯中國社會絕不容許讓謊言變成真理。

●作者九峰,大陸留美,現居美國鳳凰城,碩畢,從事信息安全和計算機控制和管理工作。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