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山樓成為會說話的歷史

陳碧涵

你知道離你最近的中山樓不在陽明山而是在你的錢包嗎?新臺幣100元的背面就是中山樓的身影;然而這乘載著臺灣民主演進歷程的中山樓,又存在多少人的記憶之中呢?

「中山樓」位於美麗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依山而起,依勢而建,氣勢雄偉,渾然天成,顯現了國家殿堂的尊榮,是我們的國家地標。「中山樓」曾是國民大會專屬議場、歷任元首接待各國貴賓或舉辦國宴的場所,見證了我國憲政發展及近代史事的重要場域,深具歷史意義,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然而隨著國民大會的解散,中山樓也走入歷史、褪去風華,成為一座靜悄悄的老舊建物。

地質的沉積尚會留下岩層 歷史的陳跡不該只剩下價格

今年年初,筆者前往中山樓訪察,橫在眼前的建物長年飽受硫磺的侵蝕,防水層的龜裂、多處館舍嚴重漏水;此情此景有如歷經滄桑的老人,獨自佇立在風雨中默默地衰頹老去,讓人感到十分震懾與痛心。

中山樓因身處群山懷抱、隱密、莊嚴而神祕,散發出只可遠觀無法褻玩的氣質,因而參觀人數稀少。場域內所收藏之珍貴動產(黃君璧、季康等大師書畫作品)、自然資源(天然硫磺泉、火山地景、動植物)與建築藝術(世界獨一無二「硫磺口」建物、視覺聽覺無死角之大會堂、天圓地方的風水思考),均讓外界無從近用。

筆者多次質詢教育部、文化部等相關部會,要求修復與活化這座具有時代意義的中山樓!並提案請觀光局規劃串聯故宮、錢穆故居、士林官邸、林語堂紀念館、華岡美軍眷區、草山行館、陽明書屋及中山樓等景點,打造一條「文化大道」的觀光路線,希冀能夠讓中山樓的活化內容更為具體而有深度。

這樣的呼籲,在相關單位近一年的研析作業後,於12月25日正式由臺灣圖書館提出11項中山樓活化策略:包含古蹟動產的維護、文創產品的開發、教育場域的運用、交通路線的引入、溫泉區域的評估等項目。

但檢視這些活化策略後,讓人感到十分憂心,鼓勵學校辦理校外教學、畢業典禮、串聯陽明山周邊相關活動(花季、海芋季)似乎都不是「深化」中山樓本身歷史意義的途徑,相反的,將讓中山樓淪為各類活動的「協辦單位」,與以中山樓為主體的文化觀光概念背道而馳。此外溫泉開發的評估、在國宴廳設置輕食餐廳,這類型建構在中山樓歷史發展外的業務,似乎只會讓中山樓「內」成為「包裹著古蹟外皮」的溫泉會館、展品賣場抑或是景觀餐廳。中山樓的活化首重「保存」與「傳承」,「使用」並不等於「活化」,「曲解性」的使用,只會讓中山樓產生了「價格」卻失去了原來在歷史與文化上的「價值」。

再者,若缺乏「全面思考」,只會讓中山樓「外」的活化依舊如堵塞的血脈;目前山仔后區域缺乏整體性規劃,狹窄而經常堵塞的交通動線,以及人車集合與接駁區域的缺乏,這些紊亂的景致,似乎都難以讓觀光客「安心上路、滿載而歸」。在這份活化策略報告書中,對於中山樓與其他周邊的人、地、物、產、景故事的連結與想像都只是點到為止,力道薄弱,也可預見未來的發展性將十分有限。

筆者肯定各部會的努力之餘,更期許相關單位應該跳脫窠臼,以新意破格的思維去規劃中山樓的活化與未來。當韓國在首爾地區封路重建、復原百年皇城;當土耳其在伊斯坦堡積極修復聖索菲亞大教堂,臺灣又該如何活化中山樓?透過民國的想像、文化的傳揚、兩岸歷史臍帶的相繫、民主精神的傳遞、追夢與築夢的嚮往,重塑中山樓成為會呼吸的記憶與人文資產!

「文化大道」不該只是一條公車行駛的道路,她應是一條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文化巡禮之路,讓這條文化大道成為每個人一生中必遊的渴望旅程;讓我們與山、與風、與霧、與文化、與歷史、與中山樓;在旅程中聆聽著說不完的故事,在建物中感受歷史的絮語叨叨。中山樓要活化就讓「她」成為會說話的歷史吧!

●作者陳碧涵,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副教授兼教務長,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舞蹈系暨碩士班系主任。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