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蒼
自從金溥聰回來台灣接任國安局局長後,馬英九政府的資訊戰逐漸出籠。在此筆者嘗試解析馬政府的戰法,並尋找解決之道。
首先盤點馬政府在資訊戰上有多少發言管道。馬政府可透過政府管道,以官方名義發佈聲明。政府還可透過許多親政府的媒體進行發聲,或以新聞報導進行誤導及抹黑。最後,政府有許多與官方立場相同的團體,可以透過這些團體來加以放話。
透過這些管道,馬政府可以做出怎樣的操作?由於服貿內容公開透明的展示對政府不利,政府也認為人民不會有時間去看,因此必須不斷的重申之前的服貿宣傳話術。這些話術不會提到真正的內容,只會提到「這個東西對台灣有利」、「台灣不能逃避開放競爭」、「各大工商團體支持服貿」。
這種情報操作,必須不斷的堅守對自己有利的立場,批評學生破壞法治,破壞程序正義,而同時對自己的問題也要略過不提,例如忽略張慶忠的行為對法治的傷害,也忽略國民黨以黨紀綁架民意的問題。
為了讓這些話術具有威力,還需要一些配套措施。馬政府要先做出讓步的動作,名義上滿足學生訴求,但事實上並沒有。例如提出一個無法監督政府的政院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滿足立法需求的同時,也保有未來黑箱作業的空間,這樣做樣子的滿足,就可以聲稱是「四個訴求滿足三個」。再來則是製作民調,塑造出支持的民意。之前是使用親中的旺旺中時民調中心結果,顯示六成民意支持服貿;這次是由國發會自己製作民調。目前網路上已有人接到來自國發會的民意調查電話,並表示其中的內容充滿了扭曲與話術,企圖引導作答者同意政府的方向,而做出來的數據也果不其然的有57%民眾反對學生續佔國會,這樣就可以拿來作為要求學生離開佔領的國會議場的民意基礎。
接著,由各大相關團體發表聲明支持服貿,或呼籲學生回家,對於馬英九未達訴求之事則以模糊的「四個訴求滿足三個」來回應。再來,則是檯面下的手法。透過第三方的牽線,私下與運動關鍵人士會面並且放話,讓核心人物對關鍵人物產生不信任感,甚至質疑立場,可以逐漸排除重要人士的影響。
透過媒體、小道消息放話,先造神,將社運人士捧上天,待許多人把林飛帆、陳為廷的形象等同於社運的時候,再一次把他們抹黑。這個可能是針對道德方面的抹黑(比如亂丟菸蒂之類的),
或是政治色彩上的抹黑(他們是民進黨黨工)。許多台灣人並不習於獨立思考,習於找個對象跟隨,當他們發現跟隨的對象有問題時,自然就不會再支持這個群體。
媒體的捧紅,也會讓許多周圍的人心生不滿。一個運動的成功需要許多人的幫助,但有些人急於成名,看到這幾個人紅了,心中容易產生芥蒂。加上運動路線總會有不滿的人士,只要從旁搧風點火,這些人士會藉由放話、逼宮等等方式對核心施加壓力,導致運動群體的分化、分裂。目前已有群體不斷放話意圖藉由進攻立法院奪取主導權,就可能是這個結果。
一方面透過媒體不斷的宣傳政府的話術,另一方面不斷分化權力核心,導致運動的運作失常,再以抹黑手段降低大眾對運動的信任度,最後就可以塑造出政府「不得不出手」收拾學運的狀況。
這些政府的手法,有兩個前提:一,大眾只聽權威者的話,習於跟隨盲從權威者,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二,大眾懶得去看原文,或懶得去查證消息來源,只想看好入口的簡單論述,完全相信媒體給予的論述。這兩個前提事實上在大多數台灣只看電視、只聽廣播的群眾身上,是成立的。
所以破解方法就是:一,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崇拜少數幾個人的狀況出現。大家必須擁有自己的想法,而非崇拜林飛帆、陳為廷、黃國昌等人,甚至對於他們的言論,一樣要保有懷疑的態度。保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力,就算這幾個人被鬥臭了,自然還會找到新的行動方式。如果跟隨、信任的是自己的良心,則運動就不容易被抹黑。二,將資訊透明化,並培養自己查證的能力。資訊透明化幫助更多人查證,方便查證,自然就更容易知道真相,而知道要查證,自然就不會被政府的文宣帶著走。
面對政府以舊時代的思維進行的媒體操作,只要我們保有懷疑的心,以及查證的習慣,自然就對這類的論述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而懷疑政府的態度,也正是民主政治的根基。只要我們持續深化民主,台灣的政治人物自然就無法說謊,也會更難以對民眾洗腦。
●作者雨蒼,自由軟體工作者,Python軟體工程師。目前於上海擔任軟體工程師,興趣為社會文化觀察。雨蒼的介紹:http://about.me/billy3321。雨蒼的Google+:http://goo.gl/HsZDM。雨蒼的文章採用創用cc by-nc授權發佈:http://goo.gl/4GxCZ。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