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厭中所以反中,佔中是為了「港獨」?

▲香港佔中30日晚間轟暴雨!數萬人撐傘合唱,金鐘。(圖/《香港獨立媒體網》授權提供)

作者/戴晚郎

著名的中國、比利時混血作家韓素音(Han Suyin)曾以「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borrowed time in a borrowed place)一語十分貼切的形容了1997年之前的香港。

97之後,很多香港人以為可以繼續「借」。「一國兩制」、 「五十年不變」的觀念就是這麼產生出來的。香港人為什麼害怕改變呢?因為想改變他們的,是中國共產黨。

香港人對中共素來無好感。別忘記,香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潮,就發生在1949年中共建政的時候。當時移居香港的人。稱這趟過程為「逃難」。

之後「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中共每搞一次運動。就多一批人逃到香港。文革期間的1967年,香港爆發左派大暴動,歷時8個月。當時一度盛傳中共要收回香港,讓香港人心惶惶。

中共改革開放之後,港人最初接觸到的大陸同胞,多半一窮二白、「文化水平不高」。港人普遍對大陸同胞投以鄙夷的眼光。「阿燦」、「表叔」、「北妹」,全都是貶抑之詞。

改革開放後來產生了強大的後座力。1989年爆發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大大震撼了香港人(直到今天,香港還是全球最大規模每年紀念「六四」的地方)。這個恐懼陰影及隨之而起的危機感,迄今仍未消失。

港人希望香港永遠的「借」下去。遺憾的是,當年大英政府沒有向清廷租借九龍半島以北新界地區999年。因為只租借99年,期限很快就到了。傑出的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又未能在中英談判中保住香港(還在台階上摔了一跤),讓香港回歸中國成為定局。「九七大限」成為當時許多人心目中的「末日預言」。

1997年7月1日,英國政府將香港主權交還給中共。但同一時間(1997年7月至10月)卻爆發著名的亞洲金融風暴。 對許多香港人來說。這真的有點像是不祥之兆。

廣東話說:「好的不靈壞的靈」。九七之後接下來的16年裡,港陸接觸越加頻繁。陸胞移民、旅客大舉入侵,大幅壓縮本來很有優越感的港人的生活空間和品質。然而陸、港政府政策不當,讓問題變得更嚴重。

大陸人富了,卻因為在香港炒樓、土豪式消費、搶奶粉、「雙非」、以及許多缺乏公德心的「不文明行為」,再度撩撥起港人潛在已深對陸胞及中共的嚴重厭惡感,終於引爆這次為爭取「真普選」而發動的「佔中」運動。

但爭取特首「真普選」這個訴求是蠻奇怪的,被英國政府統治的155年(1842至1997)裡,港督都是英國政府指派的(通常是外交官或黨工),港人無權置喙,幾時聽說過港人為爭取「港督直選」而發動「佔中」示威?為什麼回歸後,反而要求比英國更不民主的中共開放「特首真普選」?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港人厭惡中共政府多過英國政府、信任英國政府多過中共政權(因為他們是共產黨)。「特首真普選」的真目的,其實是為了更大程度的「港獨」。

想想看,港人為什麼對現在的「特首普選」方式不滿意?因為以現在方式選出來的特首,是聽命於中共的。港人若一人一票自己選,即意味著這個特首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會變得「比較不那麼聽命於中共」,能滿足港人更大、更多的要求(例如遏止陸胞入侵)。

港人若獲得「特首真普選」之後就不再有進一步的民主要求了嗎?恐怕不會。受台灣啟發,港人未來必然會進一步衝撞體制,要求更大方式的民主:例如聯邦、邦聯、甚至更接近台灣方式的獨立形態。

這一切,習近平不是不了解。習近平支持革開放。但他支持的是鄧小平的版本(主要只有在經濟方面),而不是戈巴契夫的版本。戈巴契夫對前蘇聯所造成的後果,習近平是承擔不起的。

●作者戴晚郎,文字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