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倩
11月進入尾聲,台灣的大選開始白熱化。不分區人選公布之後,媒體與輿論對兩大政黨名單中的政治算計已有長篇累牘的討論,不差一篇文章一個觀點。但我們換個角度問:今年的選舉怎麼了?台灣的民主怎麼了?
台灣民主的進程中,總統改為直接民選是重要的里程碑。它代表的意義是選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最佳利益考量,對國家領導者是誰做出「資訊充足的決定」(informed decision)。今年,遙遙領先的蔡英文躲在忙碌的選戰「行程」背後,放棄了領袖和人民溝通未來願景的義務;行伍雜遝的朱立倫受到陣營內各種勢力的拉扯,至今逃離不了父子騎驢的困境、更沒有拉起理想的大旗。以致於距總統投票日不到50天,至今沒有一次完整的總統辯論,這是值得驕傲的民主嗎?
在所謂政黨運作的精算底下,如何造勢乘勢,天王何時合體最能拉抬選情,成為選舉焦點。久而久之,聰明人的台灣選民被政黨的選戰邏輯所洗腦:談議題沒有用、原則信念沒有用,選上最重要啦!在這套戰爭邏輯指導之下,為求勝選可以利益交換、可以招降納叛、可以詐術欺敵、可以言論霸凌、可以賄選買票!
台灣現行的政治體制,在行政權是「一把定輸贏」、贏者全拿,一人選上總統,便立即主導整個政府的運作與方向。制度設計上應該代表人民監督行政權的立法權,卻在人民對民意代表的高度不信任中,淪為政黨意旨的延伸。以立法院為例,不但平時藉由強力的黨團運作或法制化的朝野協商,弱化個別立委行使職權的能力,執政黨的立委更陷入必須政策護航,否則就是不聽話或不團結(下次就不提名你)的困境。
而且,台灣的兩大政黨都已經執政過,也都有可能再度執政。過去在立法院的議事與朝野協商可以看出一種「大黨邏輯」:反正兩黨都可能執政,所以對選票有助益或能拿來作政績宣傳的事,都會快快通過甚至加碼。真正節制政府權力、匡正政府組織或職權行使的事,執政黨拖延不說,預備下回奪取政權的在野黨也可能假打假罵配合拖延。
執政黨與準備執政的在野黨權力合流的另一個證據,就是提名人選。僅拿新竹一地為例:新竹市國民黨未提名篤定當選的連任立委呂學樟,而將選區讓給民進黨的柯建銘,財力雄厚的他幾乎包下當地所有的看板和公車。新竹縣國民黨提名了前民進黨的林為洲,民進黨支持前國民黨的鄭永金,再加上前國民黨立委、現任民國黨主席的徐欣瑩(現已退出,改擔任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如此錯亂的提名法,問問新竹人,那個政黨代表什麼理念,誰能答得出來?
過去政黨輪替的經驗教導了我們,當執政者運用高度集中的權力任意而行,小老百姓無法寄望目前由大黨掌控的立法院產生制衡,而是得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可能稍加抵擋。而且一旦法案通過,縱使因應民意而再度修法救濟,漫長的過程中產生的傷害仍難以彌補。
國會是憲政機關,它的改革無法由外部進行,而且必須前仆後繼才有成功的可能!筆者當年與丁守中、吳志揚、高思博等委員曾經提出一系列國會改革法案,也經由黨團建立了重大人事與議案的審查制度;但後來政黨運作的海浪,輕易沖掉當年沙灘上的足跡,有些名存實亡、有些只留在立法院公報與少數新聞記錄裡。
每一次選舉,套用李遠哲的名言,都是台灣向上躍升或向下沈淪的關鍵。若想讓立法權正當行使,能有效監督行政權並捍衛百姓權益,首先必須恢復民主選舉時政黨的價值認同功能:由政黨揭櫫政黨理念,提出代表理念的參政同志、在議題與人選上爭取選民認同;而選民在充分理解政黨、政綱議題、與政黨提名人的基礎下,做出最符合自身理念的最好選擇;最後經由個別選擇的加總,達至全體的最佳選擇。
民主政治的確是政黨政治。當現階段大黨仍無法或無意朝「負責任的政黨政治」邁進時,讓兩個可能執政的大黨在國會都不過半,支持其他願意如此努力,將自己的主張謙卑放在選民面前的政黨,恐怕是對台灣民主仍懷抱希望的人們最好的選擇!
●作者雷倩,台大外文系畢、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博士,東森電視公司董事、國票金控獨立董事。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88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