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明/做為選民,我不敢投給蔡英文的原因

文/鄭偉明(政治所研究生)

總統大選在即,幾日前的正副總統辯論作為兩大黨候選人首次交鋒的「英倫」之戰,撇開政黨認同,單就辯論內容觀之,筆者以為朱王二人的表現較符合大眾對於辯論的期待。

副帥首戰中,陳建仁通篇讀稿,且誤引資料,雖形象良好卻難掩其政治知識及治國能力領域之缺乏。王如玄表則達清晰,法律人的論述邏輯與能力在辯稐場上勝過徐、陳甚多,可惜的是,王如玄依舊難逃軍宅案魔咒,輿論先入為主地批判其矯情、殘酷,將其提出的政見一併否定。

緊接著,三位總統候選人次日之戰中,蔡英文的表現在辯論內容上確實優於陳建仁,敘事流暢且蘊情感於文詞,但針對最重要的議題依舊以模糊仗帶過。民調落後而苦苦追趕的朱立倫在策略運用上沒有太大的選擇空間,卻能清楚的表達自身堅定的立場以及政策方向,雖然略顯掙扎,但讓聽眾們明確的接收到其所欲追求的價值以及國家路線,人民或支持或反對是一回事,但至少,至少讓選民有反對的點。

相較之下,任何政策都保持曖昧態度的蔡英文主席,希望的是爭取大多數選民靠攏,且能因時、地、人而採取不同的解釋,並且主打形象牌,以豐富的情感及激勵、渲染性的語句來打動選民,可謂是極具無台魅力的演講者。

然而,若在演講比賽中,蔡英文主席或許能拿第一名 ; 但在總統大選辯論中,蔡英文卻是不及格。辯論做為分辨不同立場之正確或優劣而進行的一種方式 ; 總統辯論是為了讓民眾在選舉前能夠藉由候選人之間的討論及詰問以了解針對不同議題之政策立場、俾其釐清諸多選擇之間的差異會如何影響台灣,並以其為判準決定支持對象。

鑑此,蔡主席在任何議題上咸以 「尊重民意」、「尊重不同意見」、「組成國家隊」、「增強實力」等空泛、曖昧、模糊的回覆,其策略運用與選戰開打時一貫,即藏身於名為「高支持度」的盾牌後閃躲一切可能失分的重大爭議。

有些問題能夠閃躲,但有些問題卻不能模糊──例如「九二共識」。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一詞用來形容蔡英文主席的遲遲不表態或許更為貼切。

在辯論會中,面對朱主席詰問是否認同九二共識,蔡主席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的選項之一,只要誠意溝通,相信兩岸關係可以維持穩定。」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言論在國際關係場域中等同於迴避九二共識,等同於向中國說:「除了九二共識,台灣還有其他對中政策」。

在此脈絡下、筆者不免擔憂,是否民進黨的臺獨黨綱也與九二共識一樣作為兩岸關係的選項之一呢?

九二年的兩岸會談是歷史事實,雙方達成共識後方有九三年的會談、甚至今年初的「馬習會」經由兩岸領導人會面並向國際場域做出得以確認的基礎,在在指出九二共識是一種兩岸相同的看法,兩岸的默契以及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同時作為中國對於兩岸關係的底線, 大陸學者對此表示:「若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底線,大陸方面跟蔡英文是沒有什麼好談的。」

不管蔡英文承不承認九二共識,但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哪也去不了。不管我們如何排斥中國,身處現實主義框架中亞洲權力風暴之下的台灣在許多外交場合及國際組織管道的爭取都必須將中國態度納入考慮因素。這不是恐嚇,而是事實。

蔡主席最讓台灣人懼怕的並不是扁政府2.0,也不是炒地疑雲,而是在當選後,能否在兩岸關係中找出一條台灣的生存之道?如果您還是持續的迴避閃躲,曖昧模糊,就算您贏得選票,卻可能輸掉了台灣的未來。

●作者鄭偉明目前為政治所研究生。本文為投稿,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聲音,來稿請寄至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