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航/鄭捷案還沒結束

▲3聲槍響,鄭捷終於伏法。(圖/記者孫曜樟攝)

文/周偉航

鄭捷在日前死刑定讞後火速伏法,排除政治人物的相關算計,這至少滿足或解決了一些民眾的心理需求。但鄭捷所留下來的問題,並沒有隨著他的槍決而解決,反而因為他的槍決而更容易讓民眾產生一切安好的錯覺

也就是說,民眾以為鄭捷案就此結束了,但其實還沒完。

身為專注道德負面行為的倫理學研究者,我們思考的主題總是「治本」而非「治標」,永遠是從「個案」想辦法延伸到「通案」。鄭捷案當然是個案,但就算犯案者和受害者都已亡故,這個案件所展現或引發的問題仍未解決。而這些問題之中,至少有三個不應忽視。

鄭捷留下第一個問題,是隨機殺人的成因到底為何,我們還是不清楚。

隨機殺人的發生率似乎正緩緩上升,但是這種犯罪行為或惡行的成因究竟是什麼呢?我們還是不清楚。學界唯一確定的,就是沒人對鄭捷進行相關的研究,「然後他就死掉了。」

我們對鄭捷的家庭組成不清楚,個人生命史不清楚,生理特質不清楚,甚至連犯案動機都有好幾種說法,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犯案過程與造成的人命傷亡。那至今為止的相關處理,對於解決後續的隨機殺人,有何幫助?

只要政府不主導,這種研究無法真正展開。但政府看來根本就無意從理性面來解決相關問題。把人當成研究的標的,或許可能違反研究倫理(但可以徵得當事人與家屬同意),但這會是我們破解隨機殺人之謎的唯一方式。如今,卻只是把他當成安民心的祭祀牲畜槍斃掉。

這就像人類突然被某種未知生物攻擊,損失很多人命財產後,終於抓到這種生物。科學家建議好好研究這種生物,瞭解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又該如何防治,但社會大眾一心只要「消滅害蟲」,政府就把這種生物給銷毀了。然後呢?下一隻什麼時候會跑出來?

我們只好繼續保持著無知的狀態,來面對下一起隨機殺人。

▲鄭捷槍決後,隨機殺人的原因,至今仍是一團謎。(圖/楊佩琪攝)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鄭捷留下的第二個問題,是犯罪者的教化問題。鄭捷在最後一次開庭時所提出的幾點個人看法中,包括了目前監所教化與勞動沒有效益的困境。除了勞役的產出低落,所學技能對於回歸社會沒有幫助之外,大多數的犯罪者未達教化效果,那他們對於社會的威脅並未真正減緩。但時間一到,他們就會被放出來。

監所的矯正與教化成效如何,當然「應該」科學評估,也的確有一些科學評估,但根據這些評估結果,目前監所教化成效真的好嗎?只怕和鄭捷所觀察到的差距不大。

如果監所的勞動與教化效果如此之差,那該不該改善?應不應該照科學評估的結果來改善?如果應該,那該怎麼做?

不是推說「鄭捷是死刑犯,沒必要聽他的意見」就可以結案。你不聽死刑犯的意見可以,但有沒有聽科學評估的建議?還是根本就不當一回事?那你們在幹嘛?薪水領得很安心?

台灣的監獄,如果只是把人關一關,啥都沒做,「懲罰以快人心」就好,那麼只是把「普通炸彈」改成「定時炸彈」,時間一到放出來,還是會爆炸。

活在這樣的世界,你很開心嗎?

第三個鄭捷留下的問題,是社會大眾之前很少思考到的,就是社會信任的機會成本已高到很難支應。我們應該為此付出高額的成本嗎?

就算不知隨機殺人的起因,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些事,但這些事的成本很高。像是設下滿街的監控系統,聘雇大量的保全,進行更多的演習,蓋更多的監獄等等。

先不論警察國家的問題,光是做這些事,就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因為我們只能用鋪天蓋地的網絡,去捕捉一個根本不知是什麼模樣,也不知會從何處跑出來的全民公敵。

就算你花了一堆錢,仍然有可能讓漏網之魚造成社會的重大創傷。那能怎麼辦?就只能再加錢,再加錢,再加錢。你要搞到像中共那樣,維穩費用和國防支出一樣大嗎?

昔日的農業社會之所以不會有隨機殺人的問題,是因為人的生命總是固著在一地域,生活環境中少有陌生人,大家都在人際關係網中,因此殺人總是可以從情、仇、財三個角度來尋求解釋,並且預防或有效進行危機處理。

但現今社會結構改變,我們必須與大量陌生人共處,甚至總是和陌生人相處。少了對他人的脈絡瞭解,我們只能把陌生人視為「均質的好人」,直覺的信任他們,否則我們就要耗費許多機會成本,對他們一一分辨、觀察、評估。

而隨機殺人者會破壞這種信任,我們就只能轉而花錢來建構防禦體系。沒有錢呢?就只能擔心受怕,最後陷入恐慌症之中,覺得所有陌生人都可能加害自己。

但網蓋得再密,還是會有漏網的隨機殺人者,我們就只能砸下更多的成本,直到有一天所有人付不起。國家付不起,窮人付不起,到最後,連有錢人也付不起。我們只能蓋起高牆,把自己關在裡面,不敢踏出家門一步。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反而是製造了監獄,把自己關進去。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當我們還有一個尚稱正常的社會,而隨機殺人犯還在監獄的時候,先做點有意義的事吧。

●作者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