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進行一年一度的「跨越—2016•朱日和」軍事演習。(圖/翻拍自中國大陸國防部)
文/夏守智(中興大學國務所陸生)
「韜光養晦」是鄧小平以降,中國一以貫之的對外交往總方針。但在中共十八大、習近平就任黨政一把手以來,中國的外交基調和對外政策發生了明顯轉變。雖然時至今日,在官方的話語體系中,韜光養晦依然被描繪為基本宗旨甚或行動圭臬,但中國外交政策由消極保守走向積極進取卻是不容辯駁的事實。
從某種程度上說,外交政策的轉向與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世界權力格局的週期性變遷有著本質聯繫。首先,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都需與本國綜合國力相配。對於經濟體量位列世界第二的中國而言,以往消極保守的韜光養晦政策不符合國家發展的整體趨勢。其次,中國外交政策的轉變也與世界整體局勢的變化也息息相關。隨著美國綜合國力的削弱,冷戰以來美國一家獨大的國際格局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鬆動,國際格局的重構只是時間問題。畢竟,新航路開闢以來500餘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國由盛轉衰、從霸主高位「退居二線」乃歷史潮流。以目前中國的體量和地位而言,填補美國戰略收縮出現的權力真空乃理所當然。
不可否認,中國的崛起,特別是經濟的高速增長,為世界創造了發展機遇。雖然,「中國威脅論」一直在歐美國家甚囂塵上,但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動能卻是歐美國家所不可或缺的。即使在去年經濟發展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仍在25%以上。但是,與經濟增長相比,外交的開拓卻顯得步履維艱。或許是長時間奉行韜光養晦政策帶來的影響,又或是國際格局太過錯綜複雜,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進取的外交政策雖收穫了一定成果,卻也激化了許多矛盾和問題。
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中國周邊安全緊張化以及與美國矛盾的尖銳化。
首先,中國周邊安全緊張化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朝鮮問題上陷入被動。朝核問題不僅威脅韓、日,對於中國區域安全和東北亞局勢也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以往,中國周旋于朝鮮、韓國和美國之間,試圖達到一種戰略上的平衡狀態。但金正恩政權挑釁舉動不斷且變本加厲,讓首爾下定決心部署薩德係統,這不僅標誌首爾在安全問題上完全倒向美國,也宣告北京平衡外交的失敗。需要強調的是,就在北韓7月份試射多枚導彈之前,金正恩的特使剛剛結束北京訪問行程。由是觀之,對於北京而言,重新審視對朝政策迫在眉睫。
第二,南海矛盾愈發激烈。7月12號,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毫無懸念中國成為敗訴方。雖然,從菲律賓提出仲裁申請伊始,中國便提出「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四不原則。但北京不可能對洶湧的國際聲浪毫不理會。更嚴重的是,南海仲裁案或者說近年來愈發尖銳的南海地區矛盾,已經嚴重加劇中國與南海域內諸國的矛盾。前不久一則越南入境處工作人員在中國公民護照上寫侮辱性語言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在指摘這一粗鄙行徑之餘,也可深刻感受到兩國矛盾之激烈。如何在外交拓展的過程中,化解與周圍國家的矛盾是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走不出「門口」,又如何走向世界?
▲中國於南海仲裁案結果揭曉後,釋出多張軍演組圖。(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第三,中日矛盾或成戰爭導火線。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日本的戰略壓力和心裡不適不言而喻。自從以安倍為首的保守派勢力上台以來,日本的右傾化已是不爭事實。而中日兩國的矛盾也從東海延伸到南海。日本心甘情願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並且,相較中美矛盾,中日矛盾激烈化或最終引發戰爭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因為中美之間有許多溝通管道與危機管控機制,但這些在中日兩國之間是稀缺的。因此,如何處理與日本的矛盾,是中國戰略精英們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畢竟這是一個連續兩次阻斷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國家。
第四,台海風雲再起。民進黨再次執政對於北京而言絕非好消息。蔡英文政府兩個月以來的種種舉動也凸顯其「倒向美日」的本質。未來,台灣會否成為撬動地區格局與權力圖譜的支點還未可知。但台海風雲再起已經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其次,中美兩國矛盾愈發檯面化和尖銳化。中國戰略精英階層深知「守成國」與新型崛起國家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早在習近平上台伊始就提出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暢想。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與歐巴馬總統同遊安納伯格莊園;2014年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陪同歐巴馬夜遊中南海,似乎標誌著兩國取得了相當的戰略信任,建構新型大國關係也頗有成效。但2015年以來,中美關係卻急轉直下。兩國圍繞著南海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博弈。為了對沖美國帶來的戰略壓力,中國積極需求與俄羅斯加強戰略協作。許多海外分析人士甚至宣稱,中俄兩國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同盟關係。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看,中俄兩國的協作並非「鐵板一塊」、牢不可破。在處理中國矛盾的過程中,一味尋求與俄國的合作甚至是戰略結盟或許並非絕佳選擇。
凡此,中國對外佈局和外交政策的壓力可見一斑。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聯想起19世紀末德國面臨的戰略環境。面對大英帝國這個老牌的「守成國」,德國的崛起之路也是步履維艱,中國戰略學者徐棄郁將其稱作「脆弱的崛起」。但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德國對外戰略一直保持著足夠的彈性,既避免和英國直接對抗,又在事實上拓展德國的戰略影響力。然而,威廉二世上台之後,德國外交政策完全轉向,拋棄了俾斯麥苦心構建的外交藍圖,開始與英國正面交鋒。於是,德英兩國的矛盾尖銳到了不可調和地步,戰爭成為最終選擇。
對於中國的戰略精英來說,需要以德為鑒。如何在消極保守和積極進取之間尋找「第三條道路」,讓中國能夠真正走向和平崛起,考驗戰略精英階層的「外交想象力」。今時今日,中國自然不能一味韜光養晦,但「時時亮劍」也絕非明智之舉。特別是在民族主義情緒不斷洶湧的大背景下,國家對外政策恐被拽入懸崖。這一切都亟待更多的想像力予以解決。
●作者:夏守智,國立中興大學國務所大陸學生,已獲授權刊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