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介白/別眼紅受刑人釀醬油所領到的46K月薪

▲受刑人做醬油領46K,是鼓勵受刑人學到一技之長。

文/董介白

中秋連續假期期間,有一則酸溜溜的節慶應景新聞,屏東監獄參與釀造醬油的受刑人,當月竟然有46K的薪水,讓在監獄上班的基層管理員很眼紅;站在鼓勵受刑人習得一技之長的立場,這樣酸溜溜的心態,怎是一句心態可議了得。

回想起去年初爆發的高雄大寮監獄6名重刑犯挾持典獄長事件,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卻只有少得可憐的200元,而這樣的薪水也正是6萬多名在監受刑人平均的勞作收入,如果他們連自己都養不活,如何談獄政改革

對大部分的受刑人而言,會淪落到被關,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但卻有一個比較共通的原因,他們絕大多數是社會上經濟弱勢者,沒錢而誤入歧途,就獄政管理及國家的責任而言,如何幫助他們不再回籠,讓他們有自食其力的能耐,更是監所教化的精髓所在,讓生命更新再活一次。

受刑人到監獄服刑,每個人的刑期各有長短不同,但他們的時間最多,扣除參與作業下工場的時間,每天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須在狹小擁擠的舍房內度過;過去的獄政管理過於保守,只強調與社會暫時隔離的關而已,圍牆夠蓋多高就蓋多高,主要是怕受刑人越獄,但面對受刑人滿滿的時間,如何結合社會資源,引進與社會脈動有關的作業項目,作法上卻是矯情而被動。

▲受刑人有了謀生的專技,才能自食其力回歸社會。

實情是,屏東監獄參與釀造鼎新醬油的受刑人數只有28人,台中女子監獄頗有名氣的經典巧克力,更是只有5位女受刑人在製作,台中監獄的漆器班學員也是個位數,至於全國其他監獄稍有名氣的自營作業產品,能夠參與作業的受刑人人數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受刑人下工場的作業項目,都是過時到不行的加工作業,如填裝兒童玩具的泡泡水,手工摺紙盒,簡易的組裝原子筆等等。

這樣的作業項目,受刑人不僅浪費時間,也學不到任何有利於未來復歸社會的謀生技能,充其量只是換取累進處遇的假釋分數而已,日復一日捱日子,平均每個月200多塊的勞作金,奢談能夠因為這樣的工作,可提撥幾個錢作為犯罪被害人的補償金。這200多元的薪水,也正好是受刑人每天在監開銷能夠消費的最上限,如此之下,受刑人自己買套內衣褲都不夠,最後還要靠家人接濟。

屏東監獄的醬油賣的夯,重點不在受刑人能夠賺多少錢,而是他們擁有了不再心存僥倖,能夠踏實的一步一腳印。外界是該鼓勵加強而非眼紅才是;時間滿滿的受刑人,他們因為犯錯接受國家刑罰,只是人身自由遭到暫時的剝奪,但他們扣除作業下工場之外的時間,當然有他們自己可以自行利用的寶貴時間。

日前新店戒治所開辦汽車奈米鍍膜班,獄政管理人員小小的起心動念,正足以讓受刑人找到未來出路的機會,受刑人有了謀生的專技,不再只有200塊的薪水,能夠自食其力存錢待日後復歸社會創業,讓他們的家人以熱淚盈眶雙手環抱親人的歸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董介白,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土艸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