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岸決勝」是不讓敵軍登岸建立營級以上登陸場,「濱海決勝」是不讓敵軍抵達泊地甚至上岸。(圖/軍聞社提供)
由於共軍近年已籌建大型兩棲登陸艦、氣墊船、直升機,甚至地效飛行器等突擊載具,無須再經由灘岸強襲登陸,而是從防衛軍陸上觀通與打擊範圍之地平線以外發動突擊,開始走向「超地平線登陸」。國軍日前結束的漢光33號演習中,更首度提出以「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取代「灘岸決勝」,為台海防衛最後階段之作戰概念。
「濱海決勝」意味著決戰點將不再是本島的「灘岸」,而將之轉換為所謂的「濱海區」(Littoral Zone)。若依美海軍定義,「濱海區」是指從沿岸延伸到60公尺等深線範圍內海域。另一概念,則涵蓋從沿岸內陸第一道交通幹線至離岸25海浬之海陸範圍。無論怎麽界定,「濱海決勝」的前提都需拓展台海「國土防衛作戰」階段之戰場空間(Battlespace)。
姑且不去探討一旦進入了「濱海決勝」階段,我方還能否掌握足夠制空權,以保障地面部隊用兵的問題。國軍於防衛作戰的這個階段,旨在將共軍來犯主力擊潰或消耗至登陸並在台灣本島穩健立足所需之最低臨界規模以下。而這場決戰則可能需要在離岸遠達25海浬左右(40~50公里)處進行,較傳統兩棲作戰的換乘距離(離岸約4公里左右),戰場空間將擴大至少數十倍以上!這,就會對我防衛作戰,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超地平線登陸」雖一改傳統「艦岸運動」,而走向美軍所謂「艦至目標運動」(Ship-to-objective Maneuver,簡稱STOM)之概念,卻並非是全無侷限的。礙於登陸載具疏運量、後勤補給與直接火力支援的限制,即使資源豐富如美軍,也不可能將所有兵力、火力都從地平線外投射上岸。現實是僅能將部分突擊兵力以STOM模式投射登陸,在攻占特定、但有限規模之目標(如:灘頭堡或港口設施)後,兩棲艦艇再駛近岸邊或運輸艦隊直接靠港下載後續兵力與龐大的後勤補給。
共軍兩棲兵力投射準則不詳,但若參考(共軍大力師法的)美軍對超地平線登陸作戰概念之參謀研究,一個以6艘大型兩棲登陸艦、6艘高速運輸艦、重型垂直起降運輸能力(直升機與MV-22魚鷹機)以及28個飛機起降席位能量組成的兩棲海上基地,在攻擊發起後頭24小時內只能登陸旅級兵力(約4,900人、560輛各型車輛),到第二天結束,也只不過能登陸總共不到6,800人及900輛各型車輛。
該研究中,假設美軍以夜間(週期約8小時)對沿海布雷之敵岸發動地平線外突擊,共出動195架次MV-22 魚鷹機、76架次CH-53E重型直升機、76車次快速兩棲登陸車、30艘次LCAC氣墊船與18艘次LCU通用登陸艇。由於美軍研究的想定,是以空運突擊距艦隊110海浬外之目標區,所以其計算結果應與共軍兩棲部隊結合大陸東南沿海各地陸基飛行器運兵來台相差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龐大三棲突擊能量所能投送之重裝備,卻只包括22輛主戰車、76輛先進兩棲登陸車(相當於共軍新一代的ZBD-05系列)、75輛8輪甲車、8輛重型迫炮車、6門155公厘榴彈炮等!
這種旅級規模登陸部隊固然具一定戰力,也確實可對我構成威脅,但畢竟尚難對我地面部隊主力形成壓倒性優勢。單是台灣北部第三作戰區就有相當於7個旅,搭配攻擊直升機及近400輛主戰車等兵力戊守。可見「超地平線登陸」並非不可一世的犯台法寶。共軍如欲攻占台灣或至少盡速攻陷台北以迫使我屈降之戰略目標,勢須以超地平線外搶灘/三棲登陸之外、較傳統的方式(如攻占港口)卸載大部隊登島作戰。
▲「超地平線登陸」並非不可一世的犯台法寶,因為台灣北部第三作戰區就有相當於7個旅,搭配攻擊直升機及近400輛主戰車等兵力戊守。(圖/記者季相儒攝)
而我們應對中共大力發展多元化、地平線外登陸能力之威脅時,國軍在需求思維上也勢須有所調整。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能有效掌握此遠較之前廣闊的作戰空間,要能及早偵知共軍兩棲艦船之動向,從而較精確判斷其意圖登陸地點,並掌握個別目標之位置與感測訊號特徵。如此,才有足夠時間組織兵力、火力,在其成功登陸前接戰摧毀。又,「超地平線登陸」對各種特殊載具(氣墊船、高速登陸車、直升機等)仰賴度極高,故我反制措施對這些載具造成的耗損,將不成比例的削減共軍兩棲部隊投射兵力之能量與頻率。
針對此,我們需大力加強情報、監視、目標獲得與偵察(ISTAR)能力。過去十年來,國軍在C3(指揮、管制、通訊)方面確實有重大進展,尤其透過籌建「博勝專案/迅安系統」所樹立的整合式戰術資料傳發架構與聯合指管能力。但在ISR(情報、監視、偵察)領域,尤其是在防空系統以外的作戰領域,對地面、海面目標之偵測、目獲及分析的投資卻尚嫌不足。
若國軍真有意建立反制共軍地平線外登陸能力,走向「濱海決勝」,則在此方面能量的構建亦需加強。不僅偵蒐方式必須盡可能多樣化(傳統雷逹、合成孔徑雷逹、光電、電偵等),感測系統載台也需多領域化。除我國歷來過於仰賴的陸基固定站台外,更應優先籌(增)建機動式感測系統載具(如車載、艦載)與空中偵監載台(如: 電偵機、無人機),且強化對國家級監偵資源(如: 影像衛星)之戰術應用等,以擴大、豐富我對敵情之掌握手段、並於戰時提升我監偵系統之強韌度與存活性。
除將感測系統賡續現代化並多樣化外,國軍也亟需研擬籌建「整合式情監偵系統」(Integrated ISR System),以更有效的蒐集、處理、運用與傳發來自各種載台的感測系統資料。透過併融情資處理系統以及任務指揮管制系統所個別提供之能力,以提供單一、綜合之戰鬥空間圖像。將ISR(主要對地面、海上目標)與聯合防空作戰系統在聯合作戰指揮階層結合在一起,將可讓多軍種在一個充分分享環境中有效合作並優化其作戰。
接戰手段也需重新考量,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思考如何在雷逹地平線外獲得,並確保武器能精準擊中各種不同性質的目標,也需正視成本效益等考慮。我們需要檢討,何種兵力結構與武器技術才是既能在這種新威脅環境下提供可恃戰力,但又能夠負擔、且具相當存活率的?
首先,欲有效打擊地平線外的共軍兩棲艦隊,其實在原則上與傳統的地泊攻擊類似。也就是需儘早攻破其登陸支隊之防空網,以利我方在共軍釋放兩棲突擊載具 (從而大幅增加並分散機動目標)前盡量摧毀其兩棲作戰母艦。因此,反制負責保護換乘區(泊地)安全的共軍區域防空艦與護衛艦,將會是關鍵課題。除傳統各型攻艦飛彈、戰機、增程火箭飽和攻擊外,國軍更需積極研究如何綜合運用反輻射飛彈、無人機與電子戰等手段暨戰法來壓制,甚至摧毀其賴以維護登陸艦隊安全之區域防空能力,同時也需盡可能破壞,耗損敵支隊之整體點/有限區域防空能量,以為我對其兩棲艦隻後續攻擊創造有利條件。在戰術、戰法上,更應加強對所謂「任務擊殺」 (Mission Kill)之重視與研究,亦即以毀損敵方棘手目標(如戰力強大的區域防空艦)之關鍵精密感測/指管系統,以破壞、削弱或擾斷其作戰效能。
其次,若干現有作戰構想或值得檢討商榷。陸航攻擊直升機出海攻擊的概念就極具爭議,非但相關準則闕如、存活性堪虞,也缺乏能同時接戰多目標,或適合攻擊較大型目標之武器。另媒體曾報導漢光演習驗證結果,顯示多管火箭對打擊船團目標精準度不足,軍方考慮採購M777榴彈炮,但即便M777搭配現有的(GPS)精準導引砲彈,也難在地平線外接戰低速活動目標!
▲傳感器引爆武器是一種集束炸彈,主要對付地面坦克群,彈頭上有雙模傳感器能導引彈頭飛向目標。(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有鑑於此,國軍需認真評估新興技術與武器概念。譬如,美軍重點發展中的「網路致聯武器」(Network-Enabled Weapon,簡稱NEW)技術,就是我們所應積極籌建的能力之一。其原理係將武器彈械之導引系統與各載台暨感測系統所構成之戰術網路連接,從該網路中源源不斷取得精準導引所需的目標位置或指令更新。該概念早於2004年11月下旬,在太平洋舉行之Resultant Fury 聯合攻艦演習成功驗證並展示雛形能力,而過去十餘年來進一步發展後,已推出相對緊致型「戰術網路資料鏈」(TacNet Programmable Datalink),亦即為可裝在精準導引武器上的Link-16無線網卡,讓彈械得以分享戰術網路所能提供之豐富資訊資源。早在10年前,就曾有專家建議國軍研究相關發展,但迄今仍無具體進展。
另一種值得考慮的技術,是類似美軍已在伊拉克戰場實戰驗證的「感測引爆武器」(Sensor Fuzed Weapon,簡稱SFW)。該武器整合多重感測尋標系統,可自主辨識目標特性對裝甲目標進行頂部攻擊,非常適合飛行器(戰機、無人機)投放,或用於遙攻武器(如「萬劍彈」)與遠程多管火箭之次彈械籌載。事實上,美軍過去近10年來就曾多次建議台灣在反登陸作戰中擴大採用所謂的「先進型集束彈械」,但我軍方似未認真考慮。
以上兩者均係精準導引武器之未來大勢所趨,可提供相對廉價、精準、強韌(難以反制)的同時對多目標接戰能力。對於在作戰場景中,極可能需對付大量快速機動之面目標(如: 艦岸運動中之兩棲突擊載具等)的台灣更是意義重大。我們雖不見得有能力(或必要)自己研發相同的系統,但卻務須掌握相關技術與發展脈動,並努力爭取獲得適合我國自衛所需之應用方案。
最後,「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只是台海防衛作戰分階段想定下產物的演化最新版本,也是在預算資源緊縮下可以理解的(近海/近岸阻絕作戰)思維走向。但台海戰爭真正的勝敗,恐怕還等不到濱海或灘岸階段就會決定了。蓋我國高度仰賴對外貿易,98%能源更全靠進口,石油(能源總消耗量48%)、煤(29%)與天然氣(13%)三項就占9成。其中儲備較困難的石油與天然氣(占全國能源需求61%)供應路徑安全,恐怕才更是敵人可對我施力的關鍵戰略脈門。
台灣每日石油消耗量約105萬桶,官方石油戰備存量號稱高達120天,也就是大約1,719萬噸!但政府戰備儲油量的計算,是包括了已在産地交貨及在航運途中的石油,實際石油儲備量,可能還遠不及60日。天然氣存量則更嚴峻。燃氣占台灣總發電量36%,因國內液化天然氣槽缺乏,故天然氣儲備量較石油更有限,夏季天然氣存量甚至只有7天!一旦局勢緊張或遭封鎖,即便沒有戰損,台灣在一週後就會開始缺電,一個月後就可能因能源短缺而嚴重影響經濟活動,甚而限制國家整體之運作(包括軍事需要)。
蓋能源運輸所仰賴的海運交通線之保障攻防,才是台海防衛真正的「決勝點」。國軍高層絕對不會不明瞭此點,在因應「濱海決勝」需要修訂相關建軍優先順序時,也應該不至於會過度聚焦於以近海、沿岸作戰為主的「海域拒止」(Sea Denial,傳統譯為反制海),而忽略了保障台灣周邊海空,以及海上交通線安全暢通之關鍵制海及(至少局部)制空能力。
好文推薦
●梅復興,台北出生,祖籍湘東,旅居美國。長期鑽研國防,嫻熟美台安全關係。曾創辦並主編《 臺海軍情》電子期刊,現為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