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忠
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大陸官方立即宣布釣魚台周邊的領海基線,並發表相當強硬的聲明,稱「中華民族任人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政府不會坐視領土主權受到侵犯」。這場由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率先挑起的主權衝突,儼然已成為隨時會擦槍走火的危機。
提起沉重的心回顧,釣魚台問題就像台灣問題一樣,都是中國百餘年來不幸歷史的產物。大陸外交部的聲明,從歷史脈絡梳理釣魚台的主權歸屬,同時也告訴世界:日本若強佔釣魚台主權,就是否定中國人民用血換來的抗戰成果。
血,不能白流。但抗戰勝利、台灣回歸中國後不久,就因為國共內戰、兩岸分治,中國沒有代表出席舊金山會議,使日本規避了侵華戰爭的責任,還反過來向戰敗的國民黨政府拿翹。美國出於反共的考慮,製造「台灣地位未定論」,結果是在蔣介石的民族大義及後來中共「一個中國」的堅持下,維持住與中國的法理連結至今。
但那塊在甲午戰爭時被日本趁機佔領的釣魚台,本應是台灣的附屬島嶼,卻被送交給美國託管。一九七一年,按理該和朝鮮一樣獨立的琉球回歸日本,至於釣魚台,也被美國「暗渡陳倉」,「移交管轄權」給了日本。
兩岸中國人保釣的春雷,就此響起了。一響,響了四十年。
一九七○年,台灣《中國時報》記者劉永寧等人登上釣魚台,震驚海內外。在那時的戒嚴時期,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為了和日本共制北京,對釣魚台問題姿態極軟,《中國時報》記者此舉,本要被秋後算帳,後因在釣島的礁磐上寫了「蔣總統萬歲」五字,才被定調為愛國的行為。
保釣運動從此在海內外中國學生圈蔓延。那時的「中國學生」,主要都是來自台灣。然而,釣魚台未能收復,他們卻很快地陷入到國共的爭鬥裡。七○年代,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移轉,中華民國陸續和日本、美國斷交,海外的保釣學生分成左右兩派,就「我才是中國」激烈爭辯、示威。就像詛咒一般,國共內戰的陰影,又再一次籠罩釣魚台。
四十年後的今天,一批台灣學生卻在海外強調:「我不是中國。」
四十年前的保釣運動,實際上刺激了台灣知識份子對國家認同的思索。那一個中國?是不是中國?從左右再到統獨,既形塑了今天台灣藍綠政治的雛型,也困擾著台灣、大陸每一個熱血的中國人。
二○○五年,連戰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訪問大陸,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握了手,就在須臾片刻間,國共近一甲子再相逢。表面上,國共一笑泯恩仇,但千絲萬縷的情結,剪不斷,理還亂。除了左右,還有統獨;除了國共內戰,還有甲午戰爭。國共內戰造就左右之爭,引進美國勢力干預台海;甲午戰爭種下台獨根苗,使日本的「皇民化思想」禍害台灣。這一切拼湊在一起,挑動所有中國人的情緒,即便在中國崛起的今天,仍在隱隱作痛,錐心刺骨。
四十年,回首釣魚台。二○一一年的耶誕節,台北三軍軍官俱樂部,「愛盟」在這裡舉辦保釣四十年的座談會。所謂「愛盟」,全稱叫「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同盟」,當年在美國保釣,是一群包括馬英九的擁護中華民國政府的學生,與左派對抗。那時大陸尚在文革,左派學生甚至宣稱「不讀毛語錄,不是中國人」,純粹的民族情感不幸被意識型態綁架。四十年後,「右派」的郁慕明擔任愛盟主席,和「左派」的王曉波同台座談,一起宣示反對台獨、面對統一。
四十年後的今天,左右之爭的時代已經過去;統獨的鬥爭,才是當前兩岸中國人的主題。
釣魚台主權爭議引發的危機,同時也是兩岸和解的契機。四十年前的保釣運動,引發台灣知識份子探尋國家認同;四十年後的今天,當五星紅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一起在釣島上飄揚,台灣的有識之士應認真地想: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坎途上,面對美日外國勢力的圍堵,台灣該站在那邊?往何處去?
大陸國台辦已幾次呼籲兩岸聯手保釣。對此,馬政府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多次說,因為「兩岸仍有主權爭議」,所以「不考慮和大陸聯手保釣」。但是,賴主委所舉的原因正是致命的錯誤,兩岸就是對「同屬一個中國的主權」沒有爭議,才能形成九二共識,開啟和平發展。反對兩岸聯手保釣,可以有千百個理由,但說是有「主權爭議」,這是從中華民國憲法來看就站不腳的。
郁慕明日前代表新黨呼籲,馬英九可以宣布將釣魚台作為靶場,兩岸共同將此視作軍事互信的標的,一起展開聯合軍演。這話聽來有些過於前進,卻一點也不是天馬行空,釣魚台既是中國台灣省的附屬島嶼,由在台灣行使「中國」主權的中華民國政府,和在國際上普遍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起捍衛,有何不可?而且,本來實力不大的台灣,還能在當中凸顯和大陸平等的地位,這對台何損之有?
馬英九曾幾次宣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既是如此,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應是兩岸的共同利益。國共既已和解,源自於國共內戰的兩岸敵對,也應該正式以協議終結。大陸早非文革時的大陸,台灣也早就結束動員勘亂時期多年,意識型態的左右之爭實不存在,意氣用事的圖騰之爭只是作繭自縛。如能藉釣魚台問題,為台灣問題創造解決的條件,使左右統獨有朝一日能隨風而逝,則兩岸人民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作者王炳忠,台北,碩士生,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國際關係組,新黨青年委員會委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