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香蕉「價崩」 賭性使然

▲▼旗山新香蕉樂園(圖/記者于佳云攝)

▲歷經兩年價格大漲的香蕉今年卻慘跌,除了因農民同時耕種、同時採收,農政單位對於蕉苗的預估總量也不夠精確,導致蕉農無限制擴張種植。(圖/記者于佳云攝)

每逢颱風過境,蕉農的心情若用「讓我歡喜讓我憂」來形容也不為過。喜的是想透過颱風破壞人為不理性結果下的蕉價,憂的是萬一災損過了頭,一年的耕耘將再度付諸東流水,而這不理性的錯誤,總是再度循環。

舉例來說,今年7月底尼莎颱風過境台灣,照理蕉農會憂慮蕉園受損,然颱風過境後,旗山地區的蕉園受損面積只有8%,而這也讓蕉農「憂心忡忡」。為什麼呢?因為蕉農希望颱風過境能造成部份災損,讓香蕉的產量能夠向下修正以抬升蕉價,但結果風災損失輕微,根本撼動不了蕉價。

怎會這樣?其實蕉農的盤算是:只要漲價後的收益比災損金額高,颱風過境就是一場「划算的交易」。但畢竟人算不如天算,以致於香蕉的價格持續毀壞,但這一切,都是人為不理性下的結果。

看天吃飯,就是賭機率

台灣大部份的農民都是小農,比起商業性種植,小農的行為其實非常不理性,這種不理性趨近於「賭徒」性格,也就是賭中了就能大賺一筆,賭不中就賠。而且有可能只要賭中一次,就能抵得過賠了的好幾次。但真是如此嗎?(搶種高麗菜也一樣)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在《不當行為》(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一書提到「牌桌上的賭性」(At the Poker Table),當人們涉及損失時,會表現出風險偏好,也就是當農民遇上災損,除了有災損補貼外,他們更會想賭上一把。因為災損造成減產,所以蕉農預期下一期的農穫會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的價格,於是傾向擴大栽種。

然最後的結果,卻是去年颱風受損的蕉園,不但沒有根除還擴大復耕。當大部份的蕉農都如此盤算時,即可預期次年的香蕉產季絕對亂序。因為當屏東蕉大量採收時,就會碰上中部山蕉量產,供過於求的結果就是雪上加霜,非但沒有賺上一把,還損失更多,只能無奈賠了夫人還折兵。

蕉農可能無法理解,雖看天吃飯的確是機率,但大多數蕉農的非理性行為根本不是機率,而是可以預期的結果。我更好奇的是當風災過後蕉農購買蕉苗復耕時,農政單位為何未評估購苗的數量,進而勸說蕉農是否須調節復耕面積與採收季節,好穩定市場?或者,根本是農政單位無法消化同時購苗的蕉農?還是正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蕉苗「先搶先贏」,農政單位即便想干預也無計可施呢?

丟或賣?果農的經濟決策

香蕉若供過於求,絕對是「果賤傷農」。因為香蕉的供給和需求彈性本來就低,當蕉農想透過降價吸引消費者多買香蕉,其實質效果有限,因為消費者夏天香蕉吃得少,所以昔日香蕉滯銷時,常見成堆往橋下倒或任其腐爛,不然就是由政府收購,要求阿兵哥多吃一點「保蕉衛國」。

然而,當價格上漲,香蕉也無法適時提供產量讓蕉農多賺些。這時,蕉園裡任其自然腐爛的香蕉,就是最好的價格調節法。一方面收成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收成的成本,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之下,只好任其腐爛,否則只有賣得愈多損失愈多。再者,若因捨不得暴殄天物而採收香蕉販售,就會破壞價格。而這些都是出於自利,但卻是無奈的選擇。

好文推薦

鍾文榮/用餐折扣看罩杯大小 是歧視嗎?

鍾文榮/觀光泡沫化可預見,只是大家視而不見

鍾文榮/看懂星巴克咖啡因的價格秘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及資深產業分析師。經常四處臥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經濟分析轉成民眾能懂的文章,以上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