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訪休士頓NASA詹森太空中心。(圖/總統府提供)
許多人都認為,中華民國總統出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其實重點都是在過境美國。
這話不能說不對,因為美國對我國提供許多的重要支持。可是以當前我國與美國關係的框架限制觀之,過境美國這件事至多只是在測試美國對我國有限支持的空間有多少,還有對內宣傳台美關係穩定友好。
當前兩岸關係再度惡化、我們國際空間重新受到來自中共當局極大壓力的時候,我國元首去邦交國時所受的待遇,以及中途過境美國以外地方時的可能性與便利性,至少一樣重要。
邦交國是挺我主力
譬如說,我國元首造訪邦交國,必須在既定的援外計畫之外,還要帶著大禮前往鞏固邦交,或者我國駐地的大使必須歷經千辛萬苦才能為我元首安排見到該見的人,那就表示邦交狀況其實不是那麼理想。
與邦交國的正式關係,往往又與我國在重要國際組織的有意義參與息息相關。君不見像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或世界衛生大會(WHA)等重要國際政府間機關,只有邦交國願意(或敢)為我具名提案。那些嚷嚷著不需要這些邦交國的人,大概是不清楚箇中道理,或是想著台灣獨立建國,外交承認可重新來過。
這些邦交國也維繫了中華民國的國際法人地位,雖然我國無法與絕大多數主權國家平起平坐,但至少可說是一個還有18個主權國承認、正式參與了20餘個國際間政府組織的主權獨立國家。
例如這次蔡英文訪問的巴拉圭,其實是相對支持中華民國的。去(民國106)年7月,當時的巴拉圭總統卡提斯(Horacio Cartes)在台北接受我國軍禮歡迎式上,數次正面提及蔣介石及其貢獻,雖然被我外交部口譯人員不當「消音」(不予翻譯或曲解原意);今年8月中旬蔡英文往訪巴拉圭時,該國新任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在臉書和推特上都使用「中國—台灣的總統蔡英文」(la presidenta de China - Taiwán Tsai Ing-wen,連蔡英文都說阿布鐸的原意是指「中國民國—台灣」),這豈不等於是「一中各表」的國際實踐再添一例?
這次蔡英文也訪問了貝里斯,那是與巴拉圭一樣,屢屢在重要國際組織為我仗義執言的邦交國。又如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執委會中,我邦交國海地不顧巴基斯坦籍主席的數次攔阻,持續發言支持我國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邦交國對我國國際法人人格的維護以及國際參與的重要性,決不遜於美、日等國人眼中的重要國家,更比許多「新南向」國家的冷漠以對或強力反對來得有情有義。
可惜民進黨諸多要員只要一在野就鼓吹「邦交國無用論」,說邦交國「小、黑、窮」,執政時卻又想方設法希望邦交國能在國際場域伸出援手。如果民進黨政府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仍是繼承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道統、以華夏禮儀之邦自居的話,大概就不會有這樣不厚道又目中無人的論調了。
美、日等重要非邦交國不一定積極友我
美國、歐盟及其重要成員、日本、印度、澳洲與其他「新南向」國家等,少數或支持我國「有意義的參與」(meaningful participation)特定的國際組織,其他的不願在此議題表態,甚至持保留或反對的態度。
國人覺得最親近的日本,在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發言,僅表示全球化的效應讓國際間傳染病的威脅愈來愈大,地球上不應該有一個空白的地區,藉此暗示台灣應該參與相關活動,但並未明指日本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美國則在該執委會中主張,台灣應被納入全球衛生議程的經驗分享,並盼台灣於今年獲邀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但似未有進一步積極的支持動作。
我國的實質(非正式)關係不是只聚焦美、日而已,與世界上各國的實質關係也是推動涉外交流、促進經貿利益、保障國民海外權益的重要一環。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民進黨二度執政後,許多在非邦交國的駐外單位的工作變得相對困難,中共的外交封鎖與打壓甚於馬英九政府時期。對許多外交人員而言,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每次總統出訪,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這兩年,從對邦交國的外交關係到對非邦交國的實質關係,其實整體情況是嚴峻的。希望民進黨政府能正視外交困境,理性、務實、依法處理兩岸與涉外事務,並且自過去的「邦交國無用論」徹底覺悟,真心誠意地幫中華民國及人民拚外交。
好文推薦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