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慶斌/治水舊思維行不通了 智慧氣候調適刻不容緩

智慧氣候調適刻不容緩。面對氣候變遷,不能無所作為的坐以待斃,也不是不清楚具體問題下盲目投入大量經費進行工程改善,更不可能透過一次的資金投入改善措施,就想可以一勞永逸。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不僅在變,更大的問題是一直在變,而且帶來更大幅度的變動。

「智慧氣候調適」在於利用科學方法,了解氣候變遷帶來之環境衝擊與氣候風險,進而規劃在適當時機採取適當行動,來適應新環境與降低氣候風險,而且有智慧的建立以科學為基礎的動態調適應變機制,來面對不斷變遷的氣候。

民眾指責排水無力,政府歸咎氣候變遷

2018年8月24日開始台灣南部極端強降雨帶來嚴重淹水事件,民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檢討之聲四起,指責政府工作不力的聲音未曾停歇,專家學者也紛紛提出看法。民眾指責政府施政無方導致排水防洪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歸咎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共同交集是排水防洪能力不足承擔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降雨。其實都對,但兩者合起來的答案才完整,政府投入大筆經費,利用傳統排水防洪工程思維,即根據過去降雨紀錄進行分析與工程設計,所以是可以解決過去的災害問題,卻無法防止未來不斷改變所帶來之更大災害。

氣候變遷的本質就是改變過去的天氣特性,而且不只是變,還是持續不斷的改變。2014年台中下了一場最大時雨量90毫米的暴雨,造成嚴重都市淹水;同年嘉義更下了最大時雨量116毫米的暴雨;隔年2015在台北市公館記錄到131.5毫米最大時雨量,導致捷運公館站淹水;2017年屏東記錄到181.5毫米最大時雨量。雖然發生在臺灣不同地區,但可發現強降雨發生頻繁,而且降雨強度越來越強。

須有能力推估未來,隨著動態調適應變

淹水可能導源於河川水位高漲,溢淹至兩岸地區,稱為外水造成之淹水,通常透過足夠河道斷面與堤防來防止外水溢淹;另一種為區域排水能力不足,區域內降雨形成地表流量無法適時排出,導致淹水,稱為內水造成之淹水,傳統透過建構排水與抽水系統來防止內水蓄積淹水。

以台北市為例,都市排水設計標準為排除最大時雨量78.8毫米的暴雨,所以當然無法處理2015的131.5毫米最大時雨量,結果必然淹水。那是否投入工程預算提高排水能力到處理131.5毫米最大時雨量?如果真的投入,屏東記錄到181.5毫米最大時雨量發生在台北,是不是繼續淹?是否又落入民眾指責政府排水防洪能力不足,政府歸咎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

氣候變遷就是會一直改變,因此,必須對未來有推估能力,隨著時間進行動態調適,不斷應變,決不是僅透過投入金錢提高排水防洪能力,而是需要系統性綜合考量。若未來處理降雨131.5毫米時雨量之事件,可能將排水設施提高到排除90毫米時雨量,則多出來的41.5毫米時雨量需要配合增加雨水入滲、雨水儲存、滯流等措施。

提供合適預報資訊,提升民眾風險認知

24小時累積超過600毫米的雨量,在台灣哪個城市可以不淹水?如果每小時均勻降雨,則平均時雨量才25毫米,台北市排水系統處理能力為78.8毫米,就不會淹水,很多台灣都會區也都不會淹水;但若在24小時裡降雨不均勻,有短時間超過78.8毫米就會淹水。國內習慣應用24小時累積降雨來思考大區域排水尚可,但並不符合小區域排水自然特性,可能導致工程設計錯誤與民眾誤解。

中央氣象局的降雨預報也多以24小時累積降雨為主做為暴雨的預報標準,但與民眾密切相關,是否內水淹水則是與最大時雨量有關。若台北市降雨預報暴雨的最大時雨量可能大於78.8毫米的排水設計標準,則民眾應該就要有淹水的心理準備。如何提供合適預報資訊,提升民眾對氣候風險的認知,非常重要。

可能打破過去經驗,傳統工程成效不彰

氣候變遷可能打破過去經驗,所以容易導致傳統工程達不到預期成效。但可透過科學方法掌握一定未來資訊,進行未來氣候風險評估,瞭解風險的變化,然後採取智慧氣候調適措施。而且面對氣候變遷帶來之極端化降雨,必需大家共同承擔,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區、甚至個人;中央水利署協助河道疏浚與堤防建設避免河川外水溢淹;中央內政部營建署與地方政府做好維護排水與抽水系統功能,以排除設計標準之降雨;地方政府輔導社區與個人透過增加透水面積入滲雨水、雨水花園與雨水儲集系統滯留雨水等來協助處理超過排水系統能力的雨水。

氣候變遷帶來的變化與影響太大,氣候調適必須重視科學知識之支持,在解決問題上,必須考慮過去經驗與可預期的未來有可能顯著不同,同時必須全民共同承擔推動智慧氣候調適,在適當時機採取適當行動來適應新環境與降低氣候風險。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童慶斌,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