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中華民國「最小化」能避就避

▲民國107年國慶日大典,總統蔡英文致詞。(圖/記者林敬旻攝)

▲▼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一個黯淡無光的中華民國國慶日又過去了。中華民國繼續朝「最小化」前進。

表面上,該有的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照常舉辦,還有在媒體上的前導片、在宜蘭的慶祝晚會、在花蓮的煙火秀等等。可是感覺上,整體的慶祝氛圍很弱,好像變成為了做而做。

從宣布今(民國107)年國慶的主視覺開始,刻意壓制中華民國符號,甚至荒腔走板的情況不時出現。

107年國慶的「雙十」主視覺是以美國的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英文字體為骨幹而設計的。仔細一看,沒有中華民國國旗,或者國旗的重要元素。創作者說,這次的主視覺設計是向1980年代的IBM字樣圖案致敬,這更讓人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什麼中華民國國慶的圖案要向美國私人公司圖案的設計致敬呢?

今年國慶的主軸設定為「台灣共好,Taiwan together」,與前述的主視覺設計結合在一起。不論加上英文適不適合,或者是為了符合行政院長賴清德宣示的,在明年將英語做為我國的「第二官方語言」,整個國慶主視覺設計都淡化了與中華民國107年國慶有關的呈現。

這樣的設計也用到在現場發送的總統蔡英文國慶講話文件夾,以及周邊慶祝小物。那個文件夾正反面的「中華民國」字樣是拿來紀年用的,不是以它為慶祝主體,主要文字的呈現反而是在裡外都出現的「二○一八台灣共好」、「Taiwan together」。至於慶祝小物的設計,也多是以前述主視覺圖案呈現。國旗圖案或意象在哪裡?看來是愈小愈好。

中華民國國旗旗海飄揚的盛況更不復見。從中央政府到許多縣市政府,似乎對於懸掛國旗一事,抱持應付一下的心態。這兩年在中樞慶祝國慶的廣場周圍,國旗的數量似也有逐年遞減之勢。今年又有前述「非典型」主視覺做為中央禮臺設計的重點,所以如果不從遠一點地方把周邊布置的國旗也看進去的話,國慶的味道還真淡。

 

▲民國107年國慶典禮現場發送的紀念小物。(圖/ETtoday資料照)

蔡英文已經進行3次中華民國國慶講話。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他使用「中華民國」一詞的次數如後:民國105年3次(另以「這個國家」取代中華民國8次)、去年7次、今年6次(包括「中華民國台灣」一詞)。

對「中華民國」冷處理

今年他特別在有兩岸對峙意涵的段落,使用「中華民國台灣」指稱我方,使用「中國」指稱對岸政權,一共2次。他說,「在中國的壓力之下,我們…讓越來越多理念相近國家,表達對中華民國臺灣的支持」;「我們精實的部隊和戰備,絕對有能力捍衛中華民國臺灣的主權!」這樣的說法不僅再次有違他在上任時所說的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更不避諱呼應陳水扁任內「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危險主張。

再從蔡英文以降的民進黨政府高官,冷處理(不慶祝)「行憲紀念日」、「台灣光復節」也可以知道,這些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連結有著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他們都能避就避。現在他們變成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員,但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根本卻認為台灣才是國家,中國民國不是國家,所以他們寧願選擇不作聲。

前面那些把中華民國「最小化」、把中(華民)國和台灣的連結淡化的荒唐事情,竟然是「這個國家」的這個政府帶頭做出來的,實在是太諷刺了。

熱門文章》
►蘇啓誠走後的省思:國內因素已明顯羈絆了外交打拚
►蔡英文出訪背後的外交困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系副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