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標籤

 
▲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人口真的北漂了嗎?(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陳映竹/參與台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相信數字的力量,也相信網路是加強彼此連結、協助查驗真相的工具。

在閱讀我未經草稿而寫下的文字之前,請先閱讀 Fred Jame 的文章,也許能體會我的感慨。

自從2016年結束了台灣的對國外招攬人才的政策研究後,對於「人口遷徙」這件事感到見怪不怪,如同動物遷徙,水往低處流一樣,人也會往對自身有利的國家所移動,戰爭、氣候變遷、疾病、自然災害、人口減少、經濟或人才招攬福利…等,都會造就人口與資金的移動,其實是全球人口遷徙的趨勢,學者們也發現人口與相關資金的移動造就了世界的貧富差距問題。

當台灣選舉拿「北漂」兩個字作為選舉議題、指責政黨的政策或是歷史仇恨,忽略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政策…等對台灣現在或未來發展的影響。

人口遷徙的類別與原因從世界銀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資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時已有2.47億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國之外生活,且在之後的十年內,將會因為全球化和氣候變遷造成移民人口的壓力,同時自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八個原因:

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聯合國定義 60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自其報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趨勢則發現,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大多數國際移民人口的最終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國家。

2/環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該原因被定義為「由於環境突然或漸進變化而對其生活或生活條件產生不利影響的人或人群,有義務離開其慣常住所,或選擇臨時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國內或國外移動的人」。因為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必須越過國界臨時或永久遷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氣候變遷,因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島嶼的生活面積減少、水災、土石流、火山爆發、地震等,不得不離開的人們。根據該網站的報告,在2017年有135個國家,1880萬人因為自己國家內的環境改變而流離失所,南亞和東亞,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島嶼和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受到相當大的損害。

3/強迫移民或遷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們較熟悉的說法可能是因戰爭、武力脅迫下所造成的難民。自聯合國的文件裡所定義的難民則是「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的成員資格以及在其國籍國或永久居住國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離本國的人對此恐懼無法或不願意回歸它。」自報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在原籍國國內或境外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據聯合國難民辦事處 (UN Refugee Agency)的統計,2017年全球 68%的難民主要來自五個國家: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緬甸、索馬利亞。

4/勞動移民 (Labour migration):報告中談的是以勞務工作為主的國際移民工人,在台灣,我們用「移工」來稱呼這些人。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義為「…目前就業或失業並在目前居住國尋找工作的所有國際移民」;在聯合國統計司則定義為「接收國為接受國家內從事經濟活動的具體目的而接納的外國人。他們的停留時間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業類型限制。他們的家屬如果被錄取,也屬於這一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字,2013年全球估計有1.503億移工,其中1150萬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報告中,15至24歲的移工占了全球勞動移民人口數約八分之一 (12.5%)。

5/兒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義為「兒童」、「未成年人」,「無人陪伴的兒童」、「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無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從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這類移民略有增加,而歐洲和亞洲的流動兒童比例持續下降,大洋洲國家中此類的移民則相對穩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間,這類型的移民在歐洲、非洲、美洲則是增加的,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戰爭尋求庇護或是因災難造成兒童單獨移民。

6/非正規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於容易受到國家政策或法律的變動而變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紀錄,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邊境)、非法移民(例如簽證過期滯流、人口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這樣的移民出現,報告中提到亞洲國家則是以阿富汗為主要移民來源,多遷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和馬來西亞通常成為其他周邊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非正規移民的目的國。也曾聽聞過有人到了尼泊爾後,就把自己的護照給丟了,留在當地修行,當起非法移民。

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為自願遣返和強迫遣返兩種,在報告中還有更細的分類及詳細的數據。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國家是德國、韓國、西班牙、日本和英國,在亞太地區,自願回返人數在2017年則略有增加,而數據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

8/國際學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的定義「國際流動學生是指在兩個國家之間跨越國際邊界的個人,其目標是參與目的地國家的教育活動,目的地國家與其原籍國不同。」又細分為外國學生(就讀於高等教育學位課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換學生、遊學、留學的學生)。在2016年有超過480萬名國際學生參與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俄羅斯,這六國的教育計畫,而中國、印度、德國、韓國、尼日、法國和一些中亞國家則為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下圖是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中,針對要取得留學資訊者所做的頁面,也可以看到這個頁面是以簡體中文所撰寫,並在頁面上寫了:實習、就業、創業,積極的要留住國際人才。

▲瑞典的國家入口網站,並有 http://sweden.cn/,提供簡體中文所構成的留學、就業資訊頁面。(圖/翻攝自http://sweden.cn/)

Migration Data Portal 網站中還有許多詳細的圖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移民統計,有興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擷取出來的資訊,就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口移動並不會那麼簡易的歸因於台灣政客口中的幾個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動,許多國家也在徵求其他國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國家協助經濟活動。

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

看了這麼多聯合國對於「移民」的定義和趨勢研究,就可以發現造成「人口移動」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這麼簡單。自台灣內政部統計處網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遷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項:
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

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在外部幾乎受到美國、中國、南北韓之間的政局所影響,在內部則又受到政黨政治間的利益爭鬥,或是端出所謂的「牛肉」,卻不斷預支人民的未來。

氣候上,台灣其實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影響,除了水災、颱風、酷暑之外,還無法預測地震、火山爆發可能會帶來的災害。

這些國際學生通常也會受到需要招攬國際人才協助經濟發展的國家政府所注意,因為這些學生極有可能留下來在當地工作或定居,協助一國經濟發展,可能是技術移民或高科技技術領域人才。我之前曾觀察過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計畫、英國的國家入口網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國家入口網站,都會提供相關的就學、就業資訊。

關於台灣的人口移動數字

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去找台灣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內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查詢介面與查詢值來說,無法得知是:

1/統計2018年1月至9月的資料?

2/2018年9月份的單獨資料?

3/自何時開始至2018年9月的資料?

4/而所謂的「淨遷徙人數總計」,不知是「遷出人數 減去 遷入人數」或「遷入人數 減去 遷出人數」?

▲全國人口資料統計地圖。(圖/翻攝自內政部網站)

我只好再去找內政部的統計通報,找到了較完整、2018本年度的統計資料。簡單的說,從整體看起來,遷入台灣的人口數在2018年9月份來說,不論任何原因,台灣整體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讀一些數據如下:

●國際遷徙狀況:從國外遷入台灣有 26,557人,從台灣遷出至其他國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國家遷入最多戶籍為臺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國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

●本想再觀察其他縣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現市的人數,卻發現報表上的「自本縣(市)鄉(鎮市區)遷入總人數」和「往本縣市他鄉鎮市區遷出總人數」兩欄的數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再驗算。

 

▲自2018年1月至9月,台灣現住人口遷入、遷出登記,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圖/作者陳映竹提供)

未來科技對人類的影響

這陣子會用一點空閒的時間閱讀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書《21世紀的21堂課》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兩堂課裡,作者提到了未來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問題:

科技革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並創造出一種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型態無法處理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動盪。

往昔工業革命時代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重複性高的勞動工作,雖然減少了許多工作機會,也開啟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例如人類學習如何操作機械,和機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電腦普及化之前,有許多人工的文書作業,在電腦文書軟體變普及之後,這些人工作業完前被電腦取代。

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課程討論區裡,談到了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則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還擔任過辦公室應用軟體課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電腦、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來完成文件或統計數值。那時有許多的補習班在幫人們上課,也有師資培訓班,為的就是快速的讓軟體應用普及。當時的電腦化,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工作機會。

到了現在,2018年底,即將進入2019年,操作電腦、和辦公室應用軟體已經是我這個年齡層在就業時的基本條件,如果不會這些軟體,可能就喪失就業機會。更年輕的族群,較我年輕十歲、二十歲的族群都已在職場上就業,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機或其他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程式,更熟悉網路文化與操作手段,但卻不熟悉電腦操作。

世界的趨勢、台灣的政府政策皆則在討論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在未來的人類可能會被未來的機械取代,因為這些機械可比人類的學習能力更高、反應更快,就算需要人類去操作,人類不是無法短時間就能學會操作機械,就是隨時都要不斷的「更新自己」,已經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補習班學習,也來不及再去學習了,機械學習的速度比人類更快,而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但機械呢?沒有所謂的心理壓力,以往是機械搭配人類,未來可能是人類被機械捨棄。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

到了2025年,「無用階級」的出現可能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沒受過相關教育,還因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

結論

這幾年裡各種大大小小的選舉,不意外的,在媒體上出現的候選人們,都沒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數據背後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許多提出數據的候選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眾注意,但也沒有讓數據支撐他們自己提出的政策,習慣用激情、音樂、文字、媒體操弄來煽動群眾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種社會議題造成人民之間的對立。

對於新科技的發展上,看到的是經濟數字、經濟價值,卻未對「人類、整體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甚至是能銜接國際發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團體裡。

同樣也是在《21世紀的21堂課》裡,讓我十分感慨的文字:

過去推動俄國、中國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對經濟至關重要但缺乏政治權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國脫歐的,卻是一群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

就算不放大到國際上來看,每當我看著新聞上或其他談話節目上的名嘴們在討論內容或是台灣某些政客們的彼此攻訐、宣言,其實多屬於口號性的內容,都看不到實質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們的言行就是「雖然還想有政治權力、卻擔心失去經濟價值的人」。

人口遷徙,其實是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國際移動,更包含了國際資金的流向、一國在國際間的經濟發展或新科技的研發。台灣的政客、急著想吸引注目的媒體,卻把這個議題縮小、塑造出了台灣東西基礎建設、南北經濟發展的對立情緒與言論、拉扯政黨的政治利益資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國家內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後腿。

那麼也只能默默的讀著自己的書,為台灣祈禱好運吧!

熱門點閱》
►高雄人就選個「網紅」市長吧!
►「韓流」狂掃,牽動「六都贏家」鹿死誰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ium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責任編輯:蔡易軒)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