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引發兩岸的隔空叫陣。(圖/路透社)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圖/翻攝自維基百科)●趙春山/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兩岸和平發展是維持現狀的最佳途徑,認為台灣不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缺席。

習近平在中共《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不但引發兩岸的隔空叫陣,也使台灣內部出現許多「聾子的對話」,幾乎完全沒有交集。

身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蕭規曹隨」,當然必須在此關鍵時刻講話。習的講話,對內可以凸顯他的「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可以展現他已「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對外,他可以針對九合一選舉反映的台灣最新民意表態,說明中共對台政策的頂層設計和底線思維。與此同時,習也藉此警告外力,不要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共進行「政治勒索」。

既然要講話,就必須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習把引起爭議的九二共識,定調為「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兩岸同屬一中」。習也提出以「民主協商」來研討「兩制」的「台灣方案」。

針對九二共識一詞,習近平顯然已從它過去發揮的「工具價值」,提升到目前的「目標價值」,也就是九二共識不能只為兩岸的交流和協商服務,還必須為兩岸的和平統一服務,不能讓兩岸關係停留在「求同存異」,還必須進展到「聚同化異」。

九二共識是人為創造的名詞,它代表的意義其實就是辜老當初所說「心照不宣的理解」(tacit understanding)。這個理解是建立在雙方對「一中」的共同認知基礎上。「各表」是各取所需,雙方對此互不否認而非相互承認。因此,爭論有無共識是毫無意義的。從九二會談雙方來往的相關文件中,我們也曾看到「統一」的字眼,因為當時兩岸都把統一做為政策目標,所以雙方當時可以略而不表。

馬英九可以談「不統」,因為中共理解他不會搞「台獨」;馬可以強調「各表」,因為中共知道他不會表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獨」。中共現在把統一提上了議程,是因為對於台灣有些政治人物的表述,包括國民黨在內,已缺乏信心,所以限縮了當初給予馬英九「各表」的空間。

一國兩制是列寧當初所提「和平共存」的延伸,它代表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前的一個階段。由此觀之,一國兩制應是統一前的過渡,但因中共把它視為特別行政區的一個政治安排,這就突出了中央與地方的上下之分,台灣當然不會接受。

如果兩岸都堅持「一中」,則按雙方現行的憲法規定,目前就已存在「兩制」的狀態。在台灣方面,「一國」就是中華民國,「兩制」甚至「多制」,就是包括台灣地區、大陸地區以及港澳地區。如果對岸要提出比一國兩制更為與時俱進的方案,那就應該提統一的「台灣方案」。當然,台灣也可提出統一的「大陸方案」。

總之,當九二共識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大家就必須回到兩岸關係的基本面來,正視而非逃避當前兩岸分治的現實問題。台灣是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討論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等概念都不應該成為禁忌;民主協商如代表兩岸民間的意見溝通,也不應把它視為毒蛇猛獸。當對岸提出這些概念的時候,我們必須理解其動機和目的,不要只是隨對方的笛音起舞。對岸或許認為蔡政府的反應過當,但如果彼此事前溝通,則可避免錯估和誤判,兩岸也不會因名詞之爭而搞得如此劍拔弩張。台灣內部更不必庸人自擾,自亂陣腳。

熱門推薦》
►加強戰略定力,才能和平統一
►兩岸一家人,凡事好商量

►看更多【趙春山】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