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之約/勞動關係跨入服務業 罷工影響「人民福祉」

▲華航機師罷工持續。(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成之約/政治大學勞研所教授。

華航機師罷工已經延續多日,大家關注的焦點似乎多集中於為何罷工遲遲未能落幕。探討影響罷工持續的關鍵因素固然重要,面對層出不窮的航空運輸的罷工事件,勞動法制是否要有所調整,進而才能因應日後罷工事件的重演和影響,也應該是一項值得重視的議題。

華航機師之所以罷工,以及罷工遲遲未能告一段落,依個人看法,主要是與機師工會的兩項訴求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即「過勞航班增派人力」和「比照長榮航空保證第13個月全薪」等兩項。無疑地,這兩項訴求都直接會影響到華航的營運成本,而這兩項訴求也是勞資雙方最不容易產生交集的議題。尤其對於一家上市上櫃企業而言,營運成本的增加不是單純涉及到勞資之間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股東的利益和消費者是否會認同與接受華航票價上漲的事實,也就涉及到日後華航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資方不敢輕易讓步,就某個程度而言,是可以理解的。

就勞資雙方之間的談判和協商而言,這兩項議題直接涉及到的就是公司營運利益該如何分配,通常多會陷入「意氣之爭」,進而導致協商僵局和罷工的產生。此時,如果能透過專業仲裁的方式來加以因應,應該比較能避免勞資雙方兵戎相見的結果發生。然而,無法令人理解的是,對如此重大的勞資爭議,為何遲遲不見主管機關依職權採取強制仲裁的方式來加以處理,而任由爭議和罷工持續無法告一段落。

勞動關係邁入服務業

近年來,由於產業環境的調整,我國集體勞動關係已經從工業邁入到服務業。勞動關係也由傳統勞、資雙方與勞、資、政三方的互動關係轉變成為勞、資、消費者與勞、資、政、消費者四方的互動關係。在工業時代,勞方與消費者不盡然會直接接觸,不需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感受。然而。到了服務業時代,勞方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和處理消費者的問題,服務業的勞動關係要比工業的勞動關係複雜許多。尤其對於服務業中的公共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政府、醫療院所、水電燃氣等)而言,由於所提供的服務關係到民眾的便利性,一旦發生勞資爭議或罷工,民眾的福祉最容易且直接受到影響。

因此,對於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許多國家會就其服務與民眾便利性的關係程度和市場的競爭程度來思考勞動法制有關的設計。就以勞資雙方爭議權制度的設計而言,若市場競爭程度低而服務與民眾便利性的關係程度高者,可能就會對勞資雙方爭議權加以「禁止」或「限制」。例如,我國就針對水、電的服務提供者的爭議權採取限制的立場與規定;而些國家則會進一步針對交通運輸、醫療等服務的提供者的爭議權採取「禁止」或「限制」的規定。

罷工是否需要預告

針對這次機師罷工和前次空服員罷工事件而言,由於罷工確實影響到消費者行的便利,「罷工是否需要預告」因而成為討論的焦點。依個人看法,「罷工是否需要預告」取決於勞資雙方和消費者是否都認為國際航空運輸服務與民眾便利性的關係程度是高的,以及我國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的競爭程度是低的?若共識程度高,或許主管機關就應該思考對於國際航空運輸服務者的爭議權是否至少應該採取「限制」的立場來加以規範,例如「罷工需要預告期」等等。

我國的集體勞動關係早已經從工業進入到服務業的時代,消費者不再是勞動關係的旁觀者,而是已經成為集體勞動關係的重要利益關係人。由於消費者缺乏組織,不容易透過集體力量表意見和立場,這並不意味著勞、資雙方或勞、資、政三方在作為上就應該無視於消費者的存在。若勞動主管機關能夠認知到產業環境和集體勞動關係的改變,在勞動法制上能一併考量到消費者的利益和需求,或許也是一種「接地氣」的展現。

熱門文章》
►買機票的消費者該怪誰?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