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教養,是許多爸媽待學習的課題。(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libreshot)
●邱淳孝/諮商心理師。
其實看我粉專的夥伴,應該發現,我很少提到做功課相關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學業成績這件事情,大多數的家長與老師,早就比我還要專業、投入、認真。大家都這麼重視的事情,我不必再多加強調。
但今天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在「功課」這個主題上,還是有著一些重要的概念在背後。
尊重孩子的發展階段
為人父母最困難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依照孩子不同的年紀,要給不同的教養」。
三歲之前,要給無條件的愛,有很多的肢體接觸,培養信任感。三到六歲,慢慢地要建立規範、自主、自我意識。六到十二歲,開始進入群體生活,更大量地社會化,學業成績慢慢地備受重視,發展對於成就感、積極進取的動力。
十二歲之後,開始進入所謂的叛逆期,孩子在依賴與自主之間掙扎,父母也要同時保有對孩子的關注,以及信任,讓孩子練習反抗權威、相信自己。
而以上這些不同的階段,會召喚父母親內在的不同狀態,考驗父母親內在的彈性。舉例來說,如果不喜歡親密接觸,或是過去生命經驗的愛補充得不夠充足,就很難給孩子身體或心理上高品質的陪伴。有些父母親過度焦慮,就會希望對一切都有著「控制感」,希望一切都能在「軌道上」,反而很難讓孩子練習相信自己。而對於很「需要孩子『需要自己』」的父母,就很難接受青少年的孩子,保有自己的祕密,甚至反抗與拒絕自己。
有點說遠了,回到主,所謂的「漸進式放手」的學問,背後其實是依照孩子的學習能力、心智發展年齡而訂的。
管理孩子 vs. 自我管理
很多父母親,內在都有個想像:「如果我讓孩子表現好,那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如果我讓孩子從小就培養好的習慣,長大之後他就會變成一個有紀律的人」。基本上,大方向是這麼說沒有錯,但這之中,卻忽略了一個關鍵:
究竟是你「管理孩子」還是孩子「自我管理」?
我自己是念台大的,我看過非常多的例子,是明明唸到台大醫學、台大電機,都是第一志願的,但卻被學校唸到當掉、甚至退學。為什麼呢?
第一,自我管理是需要培養的,因為父母親以為,自己在旁邊拖著拽著,監督管理,上了大學,孩子終於離家,自己終於可以「放手」了。但父母親沒意識到,所謂的「放手」,對應的是孩子透過父母親的放手,練習「自我管理」。而能夠管理自己,其實是一個需要培養的能力。如果在過去十八年來,你對自己的規範,都是透過外在,例如賞罰,例如父母親的要求,才讓自己所作所為上軌道,那麼你怎麼可能在十八歲那一天開始,你就知道怎麼樣管理自己?
第二,想放手,但太焦慮。當然,很多父母親都說:「我知道、我知道,要『放手』,可是...」,父母親會有很多的擔心與焦慮,看到孩子不寫作業,會焦慮爆表,會想到自己沒有盡到父母親的責任,會想到孩子繼續這樣子不寫作業、玩遊戲,未來的人生該怎麼辦。
所以在焦慮之下,又撿起了管理孩子的責任,孩子又沒辦法學會怎麼自我管理。又或者父母親會說:「那是孩子的個性不同啦,其他誰家的孩子,他們個性比較好,但我家的孩子,就是需要人念、需要人管。」但父母親沒發現,其實自己的管,跟孩子的「需要被管」,其實也是配對的。
最後,放手不等於放縱。當然也有一種父母,他也抓不准放手的「分寸」,以為「不管」就等於「放縱」。所以孩子當然也會變得更加無法無天。
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
所以回到「自我管理」的概念,父母親就不能夠只是想著「我要怎麼讓孩子符合我的想像」,而是需要「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想想看:「如果我是孩子的話,多擁有/減少什麼樣的經驗,會讓我更願意自願、自動、自發地,完成我應該要做的事情。」
例如讓自己的功課變成是一種成就感、減少對孩子因為提醒反而不小心施加的壓力、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相信、鼓勵孩子在挫敗中學習面對挑戰與困難以磨練自己的自信等等。父母親或許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讀書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讀書能力的培養之外,更能夠培養孩子對於一件事情的熱情、對自己的自信與自主。所以回到本篇文章中,所謂的「漸進式放手」,其實就是一種有意識的、有策略的、有計劃的,適當地拿起一部分的管理,又放下一部分的相信與自主給孩子。
熱門文章》
►如何幫助青年做到從聰明到自信的轉型
►台人出走、外勞急返鄉! 為何年輕人紛紛逃離台灣?
►我的小孩是同志 父母該怎麼辦?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邱淳孝諮商心理師」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