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欽/美中日韓貿易戰齊打 全球供應鏈有安寧之日嗎?

 

▲日韓貿易戰開打,短時間內中台兩國固然獲益,但長期而言,這種陣營化的選擇問題會益發尖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二戰時日本於本土與殖民地動員的結果產生「慰安婦」與「徵用工」問題,餘波蕩漾至今。

2018年10月30日,韓國最高法院判決新日鐵住金需賠償4名韓國徵用工每人1億韓元,令日本相當不滿,日本認為於1965年與朴正熙簽約給予韓國無償補助與低利貸款,已經約定不得再次求償,南韓此舉違約,因此對南韓展開貿易戰,限制製造半導體、手機與面板所需的氟聚酰亞胺、光阻劑及氟化氫等材料輸出韓國。

由於日本在此原料上的壟斷,韓國無力抵抗,今年5月,韓國購買的94%的氟化聚酰胺和92%的光刻膠來自日本,韓國對此的反應有二:

第一、韓國認為日本違反WTO協定,而一舉上告WTO。
第二、韓國正發起對日本汽車、電子產品到食品飲料的杯葛。

川普教壞日本?

日韓貿易戰很難不令人聯想到美中貿易戰,如果不是川普大舉對世界尤其是中國展開貿易戰,日本是否會有樣學樣、輕啟貿易戰呢?特別是日本於G20會後兩日宣布,是否已經在會上先與川普打過招呼?

表面上看來,日韓貿易戰源自二戰的歷史糾葛,但其實更反映出日韓在世界陣營上的分歧,日本對於韓國總統文在寅親北韓、親中不滿已久,懷疑將技術往北方洩漏,這在川普對中發起貿易戰後更為尖銳。不過可惜的是,多數評論者未能說明其中的關鍵機制。

理解這件事情的關鍵在於了解國際秩序具有公共財特性,二戰後各國所設立的聯合國、IMF,乃至GATT到後來的WTO,目的都在提供設立規則、解決紛爭等機制以建立國際秩序。雖然一直有人說這些國際組織為強權所壟斷,但是卻忽略公共財貨的另一項根本特性:事實上由於搭便車傾向,從成本收益比來看,小國平均的獲益比率比大國更高,因此建立這種國際秩序整體而言,對國際福利有所增進,只要這種秩序多少建立於自願性基礎之上。

喜歡帝國論述者通常認為以上論述有誤,帝國主義乃資本主義的高階變形,所有利益皆歸帝國主義者所有;但簡單的事實可以發現這種說法的錯誤:相較多邊協議,美國與中國更喜歡雙邊協議,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大國可以由雙邊協議的議價能力差距中,獲得更大的收益。這也是為何川普認為WTO過於偏袒中國,甚至有意退出之故,因為WTO對大國的強制力要遠超過GATT。

川普經常以商人的眼光計算美國在北約或是美日協議中所「多」負擔的金錢,正是從這種角度出發,問題在於大國不願負擔建立國際秩序的公共財後,所產生的真空,自然會發生更多的中型國家之間的爭議,除非美國退回門羅主義,否則日後美國將以更高的代價重新建立秩序。

因為缺乏國際秩序的結果,不僅是美國與中國陣營逐漸脫鉤,緩慢地發展各自的體系,即使是日韓之間也可能緩慢地脫鉤,最終都將透過全球價值鏈的重塑而影響到台積電、蘋果與華為等企業,世界半導體四強為美、韓、台、日,台灣與中國固然獲益於日韓貿易戰,但是若持續下去,長期而言,這種陣營化的選擇問題會益發尖銳,台灣選民與政客的鄉愿性格,恐怕要在此吃上苦頭。

諷刺的是,川普本人卻成為這種陣營化的缺口,雖然在正式對中國貿易戰之前,美國政府就先交好日本與歐盟聯合對抗中國,但是川普過於精於計算的性格,有時反而不利於結盟,從先前的鋼鋁對世界徵稅,到目前因為法國要課徵數位税,而將對法國祭出三〇一調查等,都使得美國在世界結盟上停停走走。說來真正幫助川普的還是習近平的缺乏人緣,除了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巴基斯坦,幾個非洲國家與半個北韓之外,在世界上的盟國寥寥可數,多數國家只得往美國靠攏,習近平反而助了川普一臂之力。

熱門點閱》

►台積電只能自謀出路嗎?

►日韓貿易戰 誰是最大獲利者?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專欄 沈榮欽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法國INSEAD博士,專長為策略管理與組織經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