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初選】韓國瑜最沈重的勝選

●雁默/自由撰稿人

擾攘了四個月,長達七天的民調,國民黨「總統」初選結果為韓國瑜44.8%,郭台銘27.7%,朱立倫17.9%,周錫瑋6%,張亞中3.5%。由韓國瑜勝出。

如同高雄市勝選當天,韓國瑜這次直言「沒有一絲喜悅」,我想這是真話,因為2020大選能「操之在韓」的並不多,而若他輸,就會從雲端跌入萬丈深淵。不是登上寶座的國王,就是走上斷頭台的頭號戰犯,沒有其他結果,正常人都不該有什麼喜悅之情。

初選的勝負關鍵,不在於政見,而是支持者有沒有在家中守電話。要讓支持者死忠,靠得也不是理性,而是情感。至於郭台銘強烈質疑綠營支持者灌票,這其實是假議題,即便有,影響也極其有限,原因是,韓郭二人誰比較好對付,在綠營內部也有分歧看法,不好操作。

這次民調採15%黨內互比,85%黨外對比數據,此前已說明過,差別在於互比沒有納入外部競爭對手。在黨外對比民調中,五家民調公司數據平均 —— 韓47.7%,蔡15.8%,柯18% —— 郭29.2%,蔡14.1%,柯14.6% —— 朱20.7%,蔡15.6%,柯18.8%。

就數據論數據,無論是互比或對比,韓國瑜皆壓倒性勝出,不過,就像民進黨初選民調,這些數據都難以呈現真實民情,因為等電話的大都是鐵桿支持者,因此數據的參考價值很有限。以上三組對比民調數據可看出,挺韓者可能對「郭蔡柯」對比民調並不作答(「朱蔡柯」亦然),以致總比率少很多,證明待在家等電話的基本就是韓粉為多數

真正不利的是吹捧過頭的「毀韓產業鏈」

若看細項趨勢,對比與互比的數據差距,顯示非鐵票的流向,一旦納入蔡英文與柯文哲,韓郭的支持度就減少,朱立倫則增多,五家民調公司數據都顯示只要與黨外競爭者對比,韓流失的支持度比郭台銘大,顯示郭台銘確實能得到比韓國瑜多的非藍營鐵票。

▲郭台銘若脫黨參選,未必有利。(圖/記者林悅翻攝)

在我的親屬範圍裡,有一家五個兄弟姊妹,長女支持柯,二女支持韓,三女支持朱,四女支持蔡,五男支持郭。五人年齡在45歲 - 55歲之間,學歷只有二女沒上大學,皆屬中產階級。真是個民調的寶藏,但我不敢深度挖掘,怕大家吵架,不過從家人最粗略的背景也可看出這五個參選人的支持者版圖。

自認是中下階層庶民的,傾向挺韓。學歷愈高生活愈穩定的,傾向挺蔡與朱。政治立場較為中立的,傾向挺柯。背負沈重家計,不滿執政黨又有「反中」情結的,傾向挺郭。有意思的是,挺柯,挺朱與挺郭的家人們,原本對韓國瑜並無惡感,但因韓國瑜從美國回來後至今的韓粉暴走現象,以及挺韓媒體的過度促銷行為,這些人開始對韓與他的粉絲,和背後的支持勢力產生不良印象,而轉移了支持。

因此我數次強調,「黑韓產業鏈」只會讓支持者更團結,對韓國瑜鞏固鐵粉有利,真正對韓不利的是吹捧他過頭的「毀韓產業鏈」,這個產業鏈的高度排外,使挺韓意志不堅的選民迅速漂離。年輕人最喜歡反主流,反吹捧,他們這幾個月的大批出走,就是韓國瑜的大警訊。從社群網路的「譏韓潮」,以及從挺韓媒體的收視率下滑,皆可看出這個危機。

郭懂把初選搞得像大選 藍營棘手的整合之路

郭台銘的問題,則在於將大選策略擺在初選使用。這兩種選舉活動的差異在於,初選是支持者派對,大選是全民派對,支持者要的是在能贏得大選的基礎上,理念相近並有共同情緒的政治領袖,全民要的是,能展現新氣象,帶來希望的政治領袖。

郭台銘將順序搞反了,除了頻踩藍營意識形態紅線,在開始民調前,甚至想「引柯粉入關」加大支持度,這是觸怒藍營支持者的昏招,連一向支持郭的「知識藍」都不能接受。但話說回來,由於韓粉鐵板一塊,郭台銘還真只能往淺藍,中間甚至淺綠找支持。這便是為何挺郭者認為他打從開始就應該獨立參選,在國民黨的悶鍋裡,很難不悶,到最後,還得以「大哥拜託你」的低軟姿態向韓喊話。(大哥是指郭自己)

重點來了,若郭台銘以目前的策略脫黨獨立參選,在全民派對裡,國民黨會有勝算嗎?局面會非常複雜,但若硬要給出簡明的答案 —— 不會。因此對國民黨與韓國瑜而言,真正嚴峻的挑戰現在才開始,無論郭會不會脫黨,他已說過不會放棄從政之路,國民黨該怎麼整合很棘手。

截至目前為止,看不出郭台銘脫黨參選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因為藍營「立委」參選人不太可能脫離國民黨這條船,少了這個大選軍團,郭台銘即便財大氣粗,單打獨鬥無可能勝出。再者,郭台銘與柯文哲聯盟,更無利多可言,因為目前郭柯兩人的支持者版圖有不少重疊,1+1<2。若不能贏,郭找柯合作沒有意義,除非郭耍任性,只是想給國民黨難堪,但這不符合郭懂的商人邏輯。

由於韓國瑜全民支持度向下的趨勢很明顯,郭台銘看大數據也知道,自己的最佳位置在於補足韓國瑜的失分。甚至,一旦局勢到了國民黨不得不「換瑜」求勝的時候,郭懂是第一救援投手,脫黨等於放棄最佳位置。重點只在於,郭台銘能否在大選的議題主軸上享有最重要的發言權,以及韓國瑜大選勝出後得到分配大餅裡的最大塊。

政治分配還是要看實力,郭台銘若想建立自己的兵馬,就要在「立委」參選人上下功夫。以他財力資助「立委」候選人綽綽有餘,讓收編而來的「立委」拚上席次,才是郭在黨內叫牌的籌碼。

 ▲韓國瑜勝出後,難的是如何整合藍營的各派勢力。(圖/記者季相儒攝)

這便是為何,韓國瑜雖然贏了初選但大選卻「操之不在於韓」。韓國瑜背後有龐大的利益糾葛,地方派系、媒體大亨、黨內要角,再加上郭台銘所能掌握的支持者與財力。韓國瑜唯一能憑藉的,就是不計個人利益的鐵桿韓粉,但韓粉在黨內分配大戲裡,只會為韓減分。若韓國瑜傻到使用韓粉硬喬黨內利益,那是自毀長城,真正的分裂禍端。

所有人都想做「造王者」,也都必須是,悶歸悶,郭台銘一旦脫離,只會成為藍營千古罪人,頭上戴一百頂「青天白日」帽都沒用。

如果想贏,韓國瑜在接下來六個月能做的事只有一個,就是約束自己的支持者與媒體大亨,停止黨內鬥爭,引導槍口對外。而他不適合也無能力做分配者,只能讓黨中央去調和鼎鼐扮黑臉。

無論各有所好的國民黨支持者多麽討厭黨內競爭者,也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2020大選藍營只能打團體戰,光靠韓國瑜的嘴,郭台銘的腦,朱立倫的臉,都不足以致勝。所以我看不出國民黨分裂的可能,坐擁一切資源的執政黨才有分裂之虞。不過,外人也從來不敢低估國民黨的自毀基因,在分和之間,未來還有很多好戲可看。

郭台銘的政治第一戰能打到這個程度,已屬不易,柯文哲當初崛起的醞釀時間都不只4個月,可見郭懂的經濟人形象在台灣有一定的票房,他面對的可是史上首見的藍營民粹,柯文哲當時卻受到綠營的全力支持才冒出了頭,兩人誰比較有戰力,一目了然。

上了賊船就要當賊,這次郭懂應該深切感受到民主選舉的非理性,上了一堂所費不貲的普選民主課。與企業家不同,政治家要處理的是「人心」,那是大數據與理性無效之處。最艱難的地方在於,並不是操縱選民情緒就必贏,總還是有必須訴諸理性對選民講道理的時候,怎麼拿捏分寸,隨勢而動,需要高度應變的技巧。

群眾心理極端複雜,並難以捉摸,所以選舉結果從來不是「選到最好的」,而是選到一個「比較不爛的」。

是郭懂堅持初選,才有了這場初選,願賭服輸理所當然。那種因為初選落馬,而從「柯黑」秒變「柯粉」,為私利脫黨參選的政客才是真正的垃圾,國民黨不時會出現這種人,選民會唾棄之,例子可不少。

對於民進黨而言,韓國瑜是唯一能以藍營民粹對撞綠營民粹的挑戰者,這意味著過去綠營無往不利的民粹動員策略,會遭到很大程度的抵消。從韓國瑜初選後期對綠營支持者喊話,可看出他已瞄準高齡選民出手,若郭台銘從旁襄助,則對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倘若再加上柯文哲參選,鞏固較為務實的年輕與中間選民,蔡英文面對的是全年齡層的爭奪戰。

▲除了罷韓的聲量日漸擴大,也開始有議員要韓國瑜辭掉市長的聲音出現。(圖/高雄市議會民進黨團提供)

郭台銘的「嗆中」策略沒有在初選獲得成功,柯文哲的「和中」策略也沒有使他的支持度崩盤,而且還是在香港事件與美國對台統戰的高峰期。對綠營而言是利多出盡,「反中」戰場恐怕沒那麼可靠,而這是綠營唯一能選擇的主戰場。除此之外,若另闢戰線,僅剩韓國瑜的市政成績可以做文章,鬥臭之,對自己選情不無小補。

韓的核心弱勢:只有初選高度,沒有大選高度

韓國瑜的弱點,並不是離開高雄市北漂選「總統」,而是至今沒有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說服高雄人。選上後,每週三天在高雄上班,純粹是韓式笑話,原本對韓期望甚高的高雄民眾不可能買單。最有說服力的政見,應該聚焦於「總統」與高雄發展的深度連結為何?

不搞「遷都」,又不搞「台灣經濟中心轉移至高雄」的宏圖,大選後失高雄也是必然的。這種選戰議題,必須搭配郭台銘的經濟願景才有力量,而操作這樣的議題,不能用情感服人,須以理性訴求。設立自經區原本是很好的切入點,韓國瑜在初選時卻隻字未提,充分顯示韓在初選時只想靠韓粉熱情持盈保泰的保守,因此被批評「只有初選高度,沒有大選高度」,這才是韓國瑜的核心弱勢。

想靠耍嘴皮在大選勝出,沒有可能。

韓嬴得初選這一天,最有意思的新聞是「韓國瑜概念股亮燈漲停」,什麼是「韓國瑜概念股」?其實都是觀光,百貨股。投資股民最誠實,看好韓國瑜能帶動觀光、消費這類內需經濟,但是台灣真正的出口經濟命脈,股民不敢押寶「庶民總統」。

韓粉要的是「韓總統」,郭台銘、朱立倫、王金平要的是未來影響政局的實權;張亞中要的是復興國民黨黨魂;國民黨要的是重返執政;其他黨人樁腳要的是執政紅利。韓國瑜呢?只要2020不輸就好。這應該就是此刻的實況。

郭台銘會不會脫黨?韓國瑜會不會支持度持續下探?柯文哲會不會參選?蔡英文選情很穩嗎?

後面,還多得是戲。

►韓國瑜勝出 挑戰才正開始

►韓國瑜的課題是「開拓票源」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為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