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過來】隔代教養著重「教」還是「養」?三招協助和長輩溝通

▲其實時至今日有許多思想愈來愈開明的長輩是很能溝通的,只是我們尚未找到箇中互動溝通要領。(圖/達志/示意圖)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台南復健科職能治療部組長

現今雙薪家庭增多,許多家庭於孩子出生後交給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來帶已經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同時隔代教養也衍生出許多負面形象及家庭爭端,例如:爸爸媽媽們常感覺長輩們容易與自己教養觀念不同調而發生衝突,以及過多指指點點造成左右為難、身心亦充斥許多壓力,有些爸爸媽媽們也覺得長輩們的教養品質或許不那麼理想,將其視為不得不的「將就」選項,其實時至今日有許多思想愈來愈開明的長輩是很能溝通的,只是我們尚未找到箇中互動溝通要領。

接續舉出爸爸媽媽們常見的三個癥結點,並提供三策略來解開爸爸媽媽們與長輩之間常見的矛盾:

1.即使再忙也別忘了跟長輩共同來育兒,而非丟包式的育兒

解決策略:家庭成員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盡可能做出雙方均能接受的安排分配,同時我們要先釐清最初請長輩們幫忙帶孩子的目的,可能是短時間生活上照顧、需要外出所以請長輩幫忙看顧,這些均是偏向生活及安全的照料。長輩因其年齡想法可能與現今思維有所不同,因此在照顧、教養孩子的認知層面也會有所不同,在「教育」這一塊還是期待爸爸媽媽們都能夠盡量親力親為。

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拘束不必這麼多,這個觀念對於日後要讓孩子建構是非與承諾約定是相當不利的,注意孩子每次的試探,有時孩子們正是看家長與長輩間的分歧是否會造成其中一方的妥協,所以提醒媽咪及爸爸們不該妥協的就不應該遷就。

2.「你就是這樣養大的!」,教養意見不同調,該如何是好?

解決策略:常見孩子沒吃完飯或吃飯前就想吃點心與糖果,有一方可能認為孩子就是應該以桌上或備好的飯菜為主,非點心時間就不能給點心或其餘零嘴,因為已經和孩子有約定在先了。另一方則認為隨孩子的意,年紀還小、吃個糖果點心也無妨,不必大驚小怪。

遇到上列這種情形會建議先溝通彼此之間的標準與原則,例如您可以這樣說:「爸媽我知道雖然您很愛你的孫子,但是一直給小孩餅乾、糖果等一下他就不吃正餐了,加上這個化學成分多,容易影響孩子」,溝通方式轉個彎我們也可以換成說:「爸媽我們這邊有準備幾項較天然的零食,不用再麻煩您破費給孩子買,等一下大家吃完晚飯後再請您給孩子吃,謝謝」。

3.隔代教養的成功重點就是得懂得適時表達感謝

解決策略:彼此分工明確能夠建立和諧且完善照顧孩子的環境以及氛圍,但當分工不明確、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的心態,針對同一件事就會有許多分歧意見及針鋒相對,甚至容易導致養育孩子時感到彼此掣肘,多些互相感謝,感謝要針對「具體內容」,而非只是一句謝謝或辛苦了,讓每個人都從夠從照顧孩子上感到很有成就感,就更容易對自己的付出感到開心,即使單純的陪伴及照顧也是相當可貴的。

熱門文章》

別用手機養小孩!四招讓孩子遠離「數位海洛因」

►孩子生氣就打人 該怎麼教?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為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