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日本爭取印度重返RCEP,底牌為何?

▲東京在此時公開表態,主要是在盡最大努力,希望在月中首相安倍訪問印度時,能夠爭取新德里回心轉意,還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圖/路透)

▲雲論作者張競(圖/張競提供)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今年11月初在曼谷東亞峰會召開期間,原先預計要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16國,經過長達八年共計17回合協商後,完成主體談判,但印度卻在當時表示其將退出該自由貿易協議,而其餘國家隨即表示仍然支持RCEP現有條款,並且堅定表示並不排除明年在印度缺席下,仍然繼續簽署原協議。

事隔一月後,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牧原秀樹(Hideki Makihara)出面公開表示,日本不希望在印度缺席狀況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消息傳出後引起各方臆測,紛紛揣測東京當局由其出面放話,究竟底牌為何?

但其中最為離譜說法是日本希望拉攏印度,在該自由貿易體制下來制衡中國大陸,所以才積極遊說新德里改變其既定立場,否則東京將與印度同進退,以避免在該協議體制下受制於北京。

此種說法顯然是完全不理解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真正本質,將此種自由貿易協定比擬成可以在其中相互較勁,達成某種權力平衡狀態之國際組織。顯然就是將此等自由貿易協議,當成美蘇冷戰時期相互對抗之北約與華沙公約組織。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此種誤解誤判其實早在美國倡議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將其視為對抗北京所支持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就此存在,完全無視此兩個自由貿易協議所針對商品與勞務層次不盡相同,同時尚有數國同時加入兩者,完全就不存在任何矛盾可言,所有相關媒體論述,只不過證明冷戰思維到處流竄讓人迷失而毫不自知。

自由貿易協議是在於促進成員國內部間之貿易流通,而不是用來抵制或是對抗成員國以外之貿易往來。只要本身商品競爭條件夠,其實有時自由貿易協議成員國,亦會選擇與自由貿易協議體制外之非成員國進行貿易往來。

參加自由貿易體制係因所有會員國透過共同協議互惠條款,來降低貿易障礙,同時在較為有利貿易條件下,促進成員國間之貿易往來。但不會因為參與任何自由貿易協議,就限制成員國停止與非成員國進行貿易;假若在成員國以外找到更物美價廉之供應商,或是能夠獲得更高利潤時,成員國當然有權利與非成員國進行交易,此時其他成員國未見得能夠具有任何採購或銷售優先權。

因此東京在此時公開表態,主要是在盡最大努力,希望在月中首相安倍訪問印度時,能夠爭取新德里回心轉意,還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畢竟印度具有相當市場潛力,能夠在此體制內,對於日本開發市場來說,仍然是具有相當經貿利益,所以安倍才願意進行遊說。

但若是將東京此種立場,錯誤詮釋成東京希望爭取盟友,以便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體制內制衡北京,那就是完全誤解自由貿易協議究竟是如何運作,絕無可能在內部相互結盟制衡他國。

 

▲今年11月在泰國曼谷舉辦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圖/翻攝自《新華社》)

自由貿易體制下,所有成員國各自進行各自生意絕不相互干涉,就算是能夠相互影響,亦是依據商業市場經濟法則,在商品或是勞務質量與價格上相互競爭,而不是靠任何政治結盟關係影響。同時若是透過政治考量干預市場運作,其實更會受到其他成員國抗議,所以諸多媒體將東京刻意交好新德里,爭取其再多考量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之真正意涵,無端渲染到誇張地步。

不過話要說回來,就算東京如此表態爭取,其實新德里當初在退出時口氣太過堅決,莫迪無端地扯上中國大陸商品可能會傾銷印度,衝擊其本土產業,因此要求增加商品傾銷防衛措施,但其他參與協商會員國並不買帳,所以新德里才會因此憤而退出協商。

所以在此種狀況下,假若印度沒有獲得下臺階,讓其他15個成員國接受其所提出條款,其實真是覆水難收,無法再回到談判桌。新德里當初在談判時,其實未能真正發揮國際談判折衝樽俎耐心,硬是急躁地強硬攤牌就失去迴旋空間。此時就算東京願意幫忙打圓場,其實新德里真是很難拉下臉來,要是真要回頭,其實亦會相當難堪!

其實從這過程中,吾人必須從中獲得教訓,貿易談判其實過程艱辛,假若還要設立諸多規範不斷掣肘,只會讓貿易談判落於被動。但是臺灣社會面對大陸與世界潮流,不知道能否從太陽花學運反對服貿協議瘋狂中甦醒,不要再讓整個經濟談判空轉,否則永遠搭不上任何自由貿易列車!

熱門推薦》

►南韓放棄「開發中國家」待遇,會牽動北京嗎?

►印度拒入RCEP有損國際信譽

►看更多【張競】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