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台商家屬集體前往陸委會陳情,希望早日讓家人團聚。(圖/記者屠惠剛攝)
●蔡政修/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去年十二月爆發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兩岸社會關係的轉捩點。如果說,蔡政府第一任任期的兩岸政策主要在強調兩岸政治制度的差異,把兩岸關係視同兩國間的關係;第二任任期就是強化兩岸社會與人民的差異,這主要是透過兩個方式進行:一是給大陸及人民貼上壞的標籤(如疫區、帶病毒者),然後名正言順地加以差別對待;二是區分兩岸人民的身份、以及因為身份得享有的權利,把身份認同不同的人排除於相關權利之外。最終目的就是讓兩岸不僅是兩個國家的關係,根本就是具有本質性差異的兩個不同國族。
「我們」與「他們」 蔡政府如何操作差異政治
新冠肺炎疫情給了蔡政府操作認同與差異政治的良機。差異政治作為認同政治的核心,常見的作法是,先透過論述標示出身份認同的差異,再透過社會制度與法律,把建立在身份認同差異上的歧視性措施合法化與正當化,最終使得「我們」與「他們」的對立關係得以穩固地建立起來。
從去年12月30日武漢市李文亮醫生向外界發出防控預警,31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正式通報武漢出現27個不明肺炎病例後,當天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即召開院級會議宣布武漢直航入境的班機必須進行登機檢疫,入境旅客必需申報健康狀況。這個在全世界對武漢疫情與病例特性完全不瞭解的情況下作出的決策,其實是非常超前的部署。後來證明這個作法是對的,但這個決策在當時並非建立於完整的醫學評估之上,而具有政治操作的痕跡。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最終也染上新冠病毒過世,大批民眾前往哀悼。(圖/路透社)
這種將大陸人民視為病毒帶原者的貼標籤行為,也表現在政府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無視於中國國務院2月8日在記者會建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或世界衛生組織在11日正式命名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以使人們永遠記得這個疾病與「中國/武漢」的關係。
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2月12日的防疫記者會面對記者提問回答說,「那要叫中國肺炎不是更糟糕嗎?」直到2月27日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記者會中才正式使用「新冠病毒肺炎」,作為陸委會的正式用法。但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仍然以「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為名,綠媒如自由時報則在武漢之前加上中國,成為「中國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而陸委會網頁中繼續以「COVID-19(武漢肺炎)」為標題提供中國大陸疫情相關資訊。
貼標籤與歧視是一體兩面。一旦標籤被貼上,歧視就變成理所當然。
▲武漢封城,街頭一景。(圖/路透)
是「政治操作」還是「超前部屬」?
今年1月15日疾管局正式公告武漢肺炎為法定傳染病必須通報,隔日又提升武漢旅遊疫情建議級別。此前由於泰國已經發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1月12日),台灣應對疫情的措施算是有所本。
然而對照於世衛組織在1月23日仍稱將疫情頒布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為時過早」,直到1月30日才正式將其列入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卻仍不建議各國對中國採取旅行管制措施或停飛來往當地的航班。台灣交通部早於1月23日證實台灣往返武漢航班全面停飛,成為全球最早對大陸祭出禁航令的國家;同日新加坡與越南都發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使台灣的超前部署再度受到肯定。
口罩事件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引發重大社會爭議的事件,也是兩岸認同分道揚鑣的拐點。1月23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宣布自1月24日起暫停醫療外科口罩與N95出口一個月。一時之間,支持與反對口罩輸出禁令儼然成為區別台灣內部親中派與愛台派的指標。然而媒體後續有關台灣口罩存量不足的報導,說明了政府暫時管制口罩出口的政策站得住腳。但對照於日本企業仍大量運送口罩赴陸,使得大陸人民覺得理應是自己人的台灣同胞反而不如世仇日本人友善。
▲前往武漢台商隔離所進行消毒的國軍33化學兵群。(圖/國防部提供)
稍後武漢台商回台包機問題也造成兩岸人民嫌隙。2月2日武漢台商首批撤僑班機起飛,陸配及其子女到底可不可以上機引發爭議。許多台灣網友認為應以國籍身份認定。還有在台居留的陸配是否可以享有健保的問題,最近也成為民進黨議員批評的對象。種種以政治身份凌駕血緣關係或家庭親情的想法或作法,不管結果如何,其對兩岸社會認同的影響將不會被遺忘。
在港澳陸生來台的問題上,依照移民署公告,陸生自1月26日起暫緩入台,2月11日起連港澳學生也暫緩來台。邏輯上,當台灣人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可能因為沒有國籍而無法隨同搭機返台,當長期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親人都因為暫時未取得國籍而無法使用健保,那麼政府更加沒有理由同意讓在台灣讀學位的陸生回台,因為他們是關係更加遙遠的異鄉人。
其實學位陸生的隔離主要由學校負責安置,在技術上不至於拖垮台灣的醫療體系。而隨著台灣不同意學位陸生回台,大陸學校也拒絕陸生直接在當地學校交換。因為,「你視我為外人,我又何必幫你」。
▲蔡政府藉由這波疫情,正在逐步強化兩岸之間的差異。(圖/記者林敬旻攝)
能否加入WHO成兩岸關係重要指標
展望未來,由於政府對兩岸認同政治與差異政治的操作,台灣內部主張與對岸友好的聲音被整個社會氛圍壓抑。兩岸關係也在疫區的論述與人民隔離的實踐下成為「一中一台」的關係。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5日宣布:「整個中國已淪為疫區,中港澳回台一律自主隔離14天」。
新冠肺炎疫情拖得越久,兩岸認同就離得越遠。隨著兩岸社會對立的氛圍升高,兩岸關係也陷入高風險,包括中共軍機進逼海峽中線的事情頻頻發生,短期內兩岸在軍事上避免擦槍走火是當務之急。長期而言,北京政府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特別是參與WHO的問題必須要有更合理的安排,否則台灣人民對「一個中國」的反彈只會越演越烈。
選前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所稱,「盼民進黨達到國會3分之2席次以修改國名、國歌」,從民眾對蔡政府防疫表現滿意度高達85.8%(《ETtoday新聞雲》3月2日公布民調)來看,恐怕不只是說說而已。
熱門推薦》
►賴祥蔚/邁向2024大選 柯文哲的「關鍵少數」新策略
►黃奎博/從美國總統的髮夾彎判讀桑德斯台海政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