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賣場一大早就擠進搶購人潮,排隊看不到尾端 。(圖/記者吳奕靖攝)
●黃軒/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全球在封國,各地出現了大量購買而囤積起來的商品的民眾。甚至商品的有效期已經過了,你買了,你也沒來得及用上它們,聽說有的人囤貨,都囤到了能直接開店了的地步?
其實,這種狂買囤貨的行為是不是一種「病」?在這囤貨行為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效應在作祟呢?我簡單只有整理5種心理效應:
一、疫情中的「海潮效應」
我們知道,海水因地心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的時刻,就會出現大浪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浪潮。此乃海潮效應。當疫情昇級,從個位數字到十位字,在一般人心中,也許只是平常的海浪潮流而已!但當數字破百或百千,那就可不同了。
當馬來西亞的染病人數,一天只有增加43個,大馬國國民的心是平靜的,但是有一天,馬國忽然增加了190位,哇,這個衝量實在太大了,就引起了當地搶購民生物資潮。
其實這也如:當臺灣第一破百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也出現了大量的瘋狂採購民生問題,這就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海潮效應了!發生任何國家除了因為染病人數激增,也包括了忽然來了一個封城鎖國的浪潮一樣,都會是民眾社會巨大的衝擊!
二、疫情中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恐懼的時候,疫情愈來愈多,似乎愈來愈失去控制了,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對於外界的心理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這些人多半是缺乏主見、容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意見並付諸行動的人。
由於受外界的疫情影響,而讓自己的知覺、判斷和認識等表現出必須符合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從眾,就是這些人普遍的一種心理現象,因為也只有透過他人一模一樣的表現行為,才會使自己心情安穩下來的。
▲不斷增高的確診人數,讓民眾心裡更恐慌。(圖/記者林敬旻攝)
三、疫情中的「齊加尼克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作過一次頗有意義的實驗:他叫自願受試者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試者進行干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甚至感覺到不可能完成任務,對於這些受試者,持續給了很多同樣的旨令,叫他們一定要如此如此,但是似乎又永遠看不到可以完成任務的日子,於是這些人的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目標和持續相同旨令所困擾,他們心理上的緊張壓力,也難以消失。
而這種因工作壓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即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勤洗手,戴口罩」相同的旨令已經下達到民眾的人人心裡,但是抗疫任務似乎沒有完成的日子,反而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感覺,這些都是在民眾心裡形成了「齊加尼克效應」的不得安寧!
四、疫情中的「霍布森效應」
話說在1631年,有一位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在販售馬時,把馬匹放出來給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你多作餘的選擇。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稱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疫情持續一直到現在,你仍然保持自由移動的選擇,但國外到處都封城鎖國,有哪裡可以去呢?過了不久,看到很多國家封城都已經進入非常侷限活動的地方,例如只有呆在家裡,會不會哪裡不能去,相對屬於較缺失狀態,民眾已經是無從選擇的「選擇」了,也希望通過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舉動來吸引他人的注意,比如去瘋狂購物去刷存在感。
五、疫情中的「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一種期待效應。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1966年設計了一些實驗,試圖證明實驗者的若有偏見,一定會影響研究結果。
而這種個人偏見,可以是正向或是負向的。當一個人,在疫情流行時期,有了「海潮效應」或「巴納姆效應」或「齊加尼克效應」或「霍布森效應」的偏見,這些期待的偏見效應,會帶來了共鳴作用社會慌亂影響更大,大家就會缺乏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理性分析,容易一味沉溺在搶購囤貨,無法自拔。這些行為結果,當然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不好,但借這樣的瘋狂購物行為,似乎才能滿足自己的偏見和期待。
所以大家看看一下,在疫情流行中,囤貨,狂買的背後,也暴露出了,你個人心中的心理效應呢!
熱門推薦》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自方格子「黃軒醫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