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償分享、貫徹知識流動理念後,覺得氣場大幅度提升,只是這種提升的感覺,能夠量化嗎?(圖/pixabay,下同)
●錢世傑Dr. J/低調的法律及投資研究者
追求數學100分的人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親對子女的盼望,日前一張中國大陸清華大學高材生的生活作息表曝光,在網路上瘋傳,大家看到密密麻麻的日常作息,才驚嘆這就是與學霸的距離。所謂「學霸」,指從小到大被稱讚的高材生,通常都是聚焦在「智育」表現優異的學生,常見的評量方式,像是考試成績、智力測驗等。
只是除了智育,還有德、體、群、美等四育,體育與美育還有相關課程可以依據具體表現來衡量成績,德育與群育就比較麻煩了,老師很難計算學生是否有每天扶助老太太過馬路,也很難跟在學生的左右,掌握有沒有把作業都推給同組的同學或者是一肩扛起責任,據此來決定德育與群育的成績。
因此,能夠藉由考試、作品、運動表現、美術工藝,就很容易將學生的表現數據化,至於德育、群育就有點兒困難,我也在國小擔任教師的經驗,這兩育打成績的方式,就是平時記錄下來的學生表現,還有大腦中些許的印象;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特殊表現的學生,看這空白的紀錄本,打出來的成績通常是「甲」。
有一次某位也是同校老師的同事跑來質問他的女兒小莉為何不是「優」?當我回覆說小莉固然專注於學科而成績優異,但平常較為沉默寡言,比較少與他人互動、參與同學活動,因此與表現相仿的同學一樣,都打了個「甲」,是否有其他沒被注意到的特殊表現可以讓我知道;這個回覆無法讓同事滿意,只是平時過於看中智育,希望小莉未來大學能上台大,其他方面倒也不太重視,說不上來有哪些特殊表現,又不好意思直接要求我給個面子打個「優」,所以我還是維持原本的立場。
為什麼我這樣子堅持呢?假設分數是衡量一個人表現的優劣,就應該讓分數能具體呈現,對於高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已經不是一二年級儘量打「優」,成績偏重於鼓勵的年齡,而應該學著依據表現來爭取應有的評價,這樣子的評量機制才有意義;「優」是一個很重要的等級,不能因為鄉愿、討好別人而讓評價失去了等級。
看到這裡,大家會發現一件事情,智育與群育確實不好評量,因為他很難量化,由於很難量化,導致趨向於藉由最方便量化的智育去衡量學生表現的好壞,久而久之,數學成績好壞、賺錢多少、職位高低,就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表現的標準,社會也逐漸淪為偏重功利化的社會;還記得以前課堂上老師有介紹國父所說的「無論那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在現今社會環境中就成為毫無意義的一句話,人生必須要擔任總統掌握權勢、當個億萬富翁拿得出錢財,才是成功;換言之,這樣子的評量標準導致社會嚴重加功利化,有權有勢者才能擁有一切,一切向錢看,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能力幫助別人時,會得到像湧泉一般的回報?
工作賺來的錢,在損益表上是營收的正向數值,年薪300萬會比年薪30萬還更受到青睞。「如何月入百萬?」、「從10萬到一億」等廣告充斥著我們周遭;相對於薪資、投資收益而言,捐款屬於一種支出、負向數值,在人生的排序上就遠遠地拋在後面。
然而,捐款除了是一種負向支出的數字外,是否也會產生正向效應?這個正向效應卻因為難以被量化而被忽略?
知名的暢銷書「秘密」一書提到,當有能力幫助別人時,會得到像湧泉一般的回報。當時看到這些描述有點疑惑,甚至於可以說是非常的懷疑,因為金錢從我口袋拿了出去,感覺到自己的肉像是被割了一塊,又如何能獲得回報呢?
為了驗證這本書的論點不但空洞而且錯誤,於是我開始捐款,也鼓勵很多人一起捐款,隨著捐款的腳步不斷向前進,從每年收入的0.5%,到現在大約在8~12%之間打轉,加上自己研讀的書愈來愈多與大腦有關,我開始覺得有能力幫助別人時,確實會得到湧泉一般的回報。
只是為什麼如此,還有點模糊,於是我在自己的理財幼幼班第一集、第二集、第四集,陸續寫出分享的重要性,還有人跑來問我說:「教授你的書好像內容重複了,一直提到了分享。」實際上並非重複,而是對於分享這件事情,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感觸。
一、 無償付出,換來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場提升:
人在演化過程中,必須要團結合作才比較容易在野蠻荒野中存活下來,因此人本來就是有「互利」的基因,為了鼓勵互利這件事情,幫助別人的行為可以獲得快樂感覺的回饋,因為獲得到了快樂,才可能繼續互利,並讓生存的機率提高。
我常常付出時間進行「知識流動」的教育之旅,到處宣講理財、法律的知識,這些講座都不收取分文,內心真的很期待大家都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大家看著我付出了住宿費、交通費、場地費等金錢,長途跋涉到處分享頂尖知識,還和藹可親的拍拍大家的肩膀鼓勵打氣、關懷大家最近的狀況,都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很多人說我有一種讓人親近的感覺,聽到這樣子的形容還蠻高興的,回家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有親近的感覺嗎?如果真的如此,應該是大腦「利他」區域的腦細胞過度發達,導致展現出親和面相的結果,整個磁場氣場都有所不同。
二、 狂風暴雨環繞的颱風眼:
雖然我的課程不報明牌,但還是吸引很多朋友來學習,一來免費,二來可以吸收到頂尖的知識,三來願意長期無償付出者本來就是少數,大家希望在其身旁環繞,好奇地打量著為何有這個怪咖,是否與之相處能讓自己心靈昇華?
畢竟大家如同身處於狂風暴雨之中,每天在資本市場殺進殺出,職場上過著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的日子,在這些朋友眼中的我,如同颱風眼一樣無風無雨,不追求大家著重的數字目標,反而強調分享就是獲得的另類思考,沒有壓力衝突只有和諧親近。
在無償分享、貫徹知識流動理念的漫長歲月後,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氣場大幅度提升,只是這種提升只是感覺,很難加以量化;其次,別人對我的鼓勵、支持也愈來愈多,只是缺乏量化的鼓勵、支持很難成為說服別人的依據。
結論:找出新的量化方式
自詡為數據分析專家的我,必須要找出一些分享的正向效應,並且嘗試著以數據量化呈現,讓大家能夠知道捐款、分享等行為並不是只有負向效應,也有正向的成果。經過多年累積的資料,我逐漸找到一些可以呈現的方式,例如:
一、我的付出讓台灣法學基金會的募款金額、人數增加,譬如說2019年100人,2020年變成200人,更多人願意定期付出更多的捐款金額給各個公益團體。
▲台灣法學基金會捐款人數。(圖/錢世傑提供)
二、理財知識的分享讓大家投資順利而能夠賺取更多的數字,譬如這一次疫情的衝擊,透過問卷調查發現,許多好朋友透過「災難投資法」賺取了一些利潤。
三、法律知識的分享讓大家解決一些訴訟爭議,很多人打電話來問我法律問題,例如今年上半年就提供了大約50次法律諮詢,經過打電話關心後續發展,約有36件順利解決。
這些我都會透過各種數據的蒐集並加以統計,以量化的方式讓大家得知分享的正向力量也是非常強大,並不只是我口袋金錢的增加,整個社會都能因此而獲益;千萬不要以為南極看到的冰山只有露出的那一小部分,冰山的體積大部分是在水面底下,透過量化的方式,讓大家知道捐款、分享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強大的正能量,讓自己賺更多,也更有動力持續做下去。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捐款除了是一種負向支出的數字外,是否也會產生正向效應?為了驗證,於是我開始捐款,也鼓勵一起捐款,從每年收入的0.5%,到現在大約在8~12%間,加上研讀的書多與大腦有關,我開始覺得有能力幫助別人時,確實會得到湧泉一般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