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惠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萊克多巴胺並非牲畜生長必須要素,乃「非必要之惡」。台灣開放萊豬需耗費大量的資源來把關,還要承受未知的風險,對我們沒好處,美國也賺不了多少、無利可圖。
況且,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日前宣布將停止與他國簽訂貿易協議,若真如此,台灣連與美國簽訂貿易協議的入場券都拿不到了,卻依然堅持進口萊豬、萊牛的意義何在?以下是對於「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疑慮及建議。
豬「內臟」應禁止進口
首先,反對豬肉內臓類進口,豬內臟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較高,因台灣攝食量與國際不同,豬肝國人吃得多,銀髮族、孕婦為了進補常食用豬肝、腰子等內臟,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銀髮族更是高風險族群(在做風險評估時會依據攝食量,此族群不能單純以平均值或加乘來看;吃得比較多但耐受力又較差)。
官方雖表示國人並沒有購買冷凍的豬肝等內臟的習慣,但未來的確無法排除進口煮熟的冷凍豬內臟的可能,那不如全面禁止才是最佳對策。
「台灣豬標章」店家隨便貼 欠缺公信力
那麼萊豬進口後,民眾怎麼分辨呢?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灣豬標章問題,農委會、衛福部各自推出不同的認證標章,讓民眾更加混淆、無從判斷,衛福部的標章甚至無需申請,從網路就能下載,這樣的標章有何公信力可言?標章任由店家隨便貼,到頭來只不過是貼心安罷了!
其實,爭論台灣豬標章問題根本毫無意義,就算貼了標章,國產豬以外的豬肉又該如何分辨呢?肉品是否含萊克多巴胺才是民眾最想知道的!
▲ 因應美國萊豬進口,台灣掀起一波「台灣豬標章之亂」,衛福部台灣豬標章(左)可從網路下載任民眾貼;右為須向農委會申請才能獲得的台灣豬認證標章。(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未標示瘦肉精 選擇將以口感、價格為主
因為產地與食安是兩回事,美豬不一定都含有萊克多巴胺,我們仍然歡迎「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進口。
以美牛為例,雖然政府要求進口牛肉需標示產地,但因無標示是否使用瘦肉精,國人選擇肉品時多以口感、價格為準。
美牛除了在2012年剛進口時銷量受影響外,當時僅佔20.02%,之後銷售幾乎逐年成長,至2018年衝破四成,2019年市佔比更超越紐澳牛,是不是很多人忘記美牛也含萊克多巴胺呢?所以時間久了,民眾是可能忘記「美豬可能含萊克多巴胺」一事的。
▲ 2019年美牛市佔比超越紐澳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標示真實性的前提 先做好邊境、流向管理
然而,官方主張不標示「是否含萊克多巴胺」,理由是動物用藥的品項眾多會標不完,但事實是,台灣針對其他動物用藥訂定的標準皆與國外標準一致,唯獨萊克多巴胺的有雙重標準(國外可用,國內卻禁用),因此針對萊克多巴胺做標示有其獨特與必要性,「動物用藥太多標不完」絕不是藉口!
不管標示「產地」或「是否含萊」,中央皆應從源頭監管,做好邊境、流向管理,標示的真實性才能建立。且地方政府後續龐大的輔導、說明、查核、管考的人力及檢驗的費用,所費不貲;亦將排擠其他更重要食安風險的資源。
美豬許多是散裝食品,沒有廠商名稱、廠商地址,所在地無法釐清,要罰誰、由誰來罰,只會更模糊不清,若查核後標示不實,亦可能無法裁罰。
▲ 美國對萊劑採0.01ppm為標準。圖為美豬,攝於美國大賣場。(圖/讀者提供)
台灣萊劑規範標準 比Codex寬鬆
且當政府口口聲聲說萊克多巴胺不是食安問題,但又花費百億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支持這個產業,真的有符合邏輯及公平性嗎?
再者,有188個國家都是遵循Codex標準,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成立,宗旨為制定食品安全相關的標準,有一套嚴謹的程序。
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明確將Codex標準視為食品安全的國際標準,但台灣對萊克多巴胺的規範卻不遵循此標準。
美國雖也採用0.01ppm為標準,但美國與台灣以豬肉為主的膳食習慣不同,且未知美國的檢驗法規為何;我國將殘留容許量訂為0.01ppm其實無形中放寬了標準,因0.0149ppm四捨六入五成雙為0.01ppm,將被判定合格!要到0.0150才會超標,相當於放寬至15ppb!反而比Codex標準寬鬆!不嚴謹又不科學!
Codex的標準採用ppb為單位,相較於ppm是更為精確的單位,我國應該更嚴謹來看待,比照Codex以ppb為單位(或於ppm的尾數加個0),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熱門點閱》
► 蘇貞昌漫畫打統編聲量排第二 盧秀燕向AIT「拒萊豬」聲量創新高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以美牛為例,雖然政府要求進口牛肉需標示產地,但因無標示是否使用瘦肉精,國人選擇肉品時多以口感、價格為準。